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诗论家把他誉为“诗佛”,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相提并论,在盛唐诗坛鼎足而三。王维的写景诗具有高度成就,而在王维写景诗中数量更多、更富有特色的是山水诗。在山水诗的创作上,王维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由于王维的诗歌艺术修养很高,并在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这就帮助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山水诗创作的艺术技巧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王维诗画皆称一绝,其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他厌倦官场生活,试图从佛教的禅理中求得精神解脱,在山林胜景中寻求清静闲适生活的避世思想。以实行人格化教育的教育家李叔同,其绘画、书法、音乐、表演、诗词样样都高明。他的画、音乐刷新国人视听。他是中国裸体画的第一人,也是最早介绍西洋音乐的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但是,为了苦难中的芸芸众生,李叔同皈依佛门,成为千古佛学的又—传人——弘一法师。  相似文献   

3.
王维是唐朝很有才气的诗人。由于他对黑暗现实不满,后半生隐居乡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山水诗,《鹿柴》是其代表作《辋川集》二十首中的一首。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王维不仅是诗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很广泛,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这首诗体现了诗、画、乐的完美结合。教学这首纯写景的五言绝句,一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的;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首句“空山不见人”的“空山”不是指空旷无草木的荒山,而是指空寂清冷的山…  相似文献   

4.
怀素是一位书法家,也是早期的行为艺术家或者说是表演艺术家.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大多都同时精于诗书画甚至音乐.唐朝的书法名家无一不是诗文并茂,贺知章、李白、王维等大诗人都是书法名家.  相似文献   

5.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话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阔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  相似文献   

6.
田绿洲 《现代语文》2009,(12):31-32
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颇负盛名的画家。王维在绘画方面的造指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在诗歌创作中,他自然地融合了绘画的某些技法,使读者得到“诗中有画”的美感享受。本文从追求神似,“散点透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遣词造句五个方面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诗中有画动静相宜──王维诗的魅力李大年王维是位了不起的诗人.也是杰出的画家.还擅长音乐。他将绘画、音乐之理贯通于诗.把晋、隋以来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艺术推进了一步。唐末殷说:“王维诗词秀凋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①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说:“味摩...  相似文献   

8.
李白自从写完了《将进酒》,朝中上上下下都在议论他,说他是个好酒之徒,心中不免有些郁闷,就请了几天假,想找些朋友叙叙旧。这日,李白打电话到王维处想找他去钓鱼,可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打了五六次都是占线。李白是个急性子,立马叫了部三轮到了王维家,直奔王维书房,“我们去钓鱼吧,现在的鱼可肥啦!”说着就拉王维往外走,不料王维却站着不动:“不,我不去……”李白不禁纳闷,平日里王维是最喜欢钓鱼的了,怎么今日……李白抬手要去摸王维的额头,王维一把挡开:“别摸了,我没生病我是在上网。”“上网?你也上网啦,难怪你和杜甫那老小子一样都不肯出…  相似文献   

9.
夏目漱石一生写有二百多首汉诗。他的汉诗受到许多中国古代诗人的影响,其中王维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在王维和夏目漱石的诗中,“白云”的意象都很多,本文就试图从“白云”这个意象出发,来探讨夏目漱石对王维的接受。在王维的诗中“白云”是隐居生活的象征,进而也是一种宁静心境的象征,同样在夏目漱石的汉诗中,也有很多“白云”的意象,而且其中很多汉诗的意境与句法都与王维的诗相似,以此来表现一种宁静的心境或者对宁静心境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孔令玉 《语文天地》2015,(10):24-25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文,而且精通绘画,娴于音乐,擅长琵琶。本来,不同门类的艺术都有彼此相通之处,王维作为大诗人、大画家和著名的音乐家,以诗人的文学造诣、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去感受大千世界,敏锐地捕捉自然界不同品类的美,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具有形象美、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和意境美。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评价正揭示了王维山水诗富有绘画美的基本特征,具体表  相似文献   

11.
王维与佛教     
王维(701~761)是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其艺术成就生前死后都有很高的声誉,绘画艺术独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终身学佛奉佛,诗画艺术成就与其较高的佛学修证是难分难解的。后代研究王维的学者亦称其为“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全家均笃信佛,因此其早年即相信佛教。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并师事大照普寂禅师。维平生亦虔诚奉佛,且素服长斋。他对佛学造诣亦深,每为诗文,辄寓佛理禅机于其中,故世有…  相似文献   

12.
"诗佛"王维     
盛唐时期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王维这两个人虽然名气一样大,但他们的身世境遇、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却不同,诗歌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孟浩然终生隐逸,王维却到死都在做官,只是他的官当得很不投入,可以说他是边仕边隐、身仕心隐,所谓“仕”,不过是拿一份工资而已。由于历经变故,王维看破了红尘,悟透了人生,终于以佛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他的许多诗都充满了“禅意”,这正是  相似文献   

13.
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意与境相偕,情与景相融的意境,王维无疑达到了极致。绘画、音乐给了他作诗的技巧,禅宗佛教给了他诗歌的灵魂。因此王维的诗歌有两个中心意象:“空”与“静”。诗人正是从世俗生活中体会宗教情感,在“空”与“静”的审美境界中获得启悟,从而使诗人的个体生命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与困厄,完成了超越现实的建构,走向了真正的自由。“‘空’与‘静’是佛教最高的审美范畴,是佛教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抽象思辨。”王维诗歌中的“空”与“静”以佛教的宗教意蕴作为理念内涵,对压抑而无奈的生命作了美学和哲学的阐释,悠游于天地获得大…  相似文献   

14.
略论民间音乐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 ,不仅精通诗文、绘画、书法、而且还极为精于音乐。在他留下的作品中 ,有关音乐活动的诗歌就有几十篇。如他在描写其父苏洵弹琴的一诗中道 :“微音淡弄忽变转 ,数声浮脆如笙笛”;在赞李季吹笛一文中云 :“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这些生动形象的赞语和高度的鉴赏水平 ,足见苏轼的音乐素养之渊厚、音乐视野之宽阔。在苏轼的一生音乐生活中 ,对民间音乐的重视不次于对其他艺术的追求。在他的诗词歌赋中 ,山歌、民间歌舞都是他创作中所涉猎的对象 ,故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对民间音乐活动的素描。他重视研究民间音乐 ,早在青年时代就开始…  相似文献   

15.
王维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能诗擅画,又精于音乐,常将绘画、音乐之理入诗,塑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意境在其写景诗中尤多见。本文着重从他独特的观物方式--无我之境、把绘画技法融于诗而达到完善的意境,以及王维诗在艺术技巧方面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界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能诗擅画,又精于音乐,常将绘画、音乐之理 入诗,塑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意境在其写景诗中尤为多见.本文着重从他独特的 现物方式——无我之境、把绘画技法融于诗而达到完善的意境,以及王维诗在艺术技巧方面 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思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称誉的诗人。崇尚心性空灵的禅宗境界在其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有些诗臻于“字字人禅”的境地。也正是这样一位“诗佛”,他内心的虚静使他将自性、物性、佛性、诗性都融入到澄明静美的大自然本真体验中,从而获得“自然”的圆满、和谐。可以说这恰恰触摸到了中国山水诗的本真性,是大乘佛教的圆融与中国本有的“天人谐和”理念的巧妙化合,在山水诗歌的艺境创构上的诗性体现。本文试从王维的人生哲学、诗歌创作、审美体验三方面来论述他的山水田园诗的本真性——和谐。  相似文献   

18.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通音律,他的许多音乐诗歌中包含的音乐思想,都和嵇康的音乐美学有着相同之处。以嵇康的《琴赋》为例,其赋中所体现的一些音乐审美思想,如琴乐"和"的思想,即与意合,与天地合,表达自己内心所发的深刻感受、寄情于琴,将琴寄寓深刻情感,宣泄心中情绪的有生命的乐器,以及以琴悟道,追求逍遥闲适、心与道冥的古琴审美观,都在王维音乐诗歌中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9.
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意与境相偕,情与景相融的意境,王维无疑达到了极致。绘画、音乐给了他作诗的技巧,禅宗佛教给了他诗歌的灵魂。因此王维的诗歌有两个中心意象:“空”与“静”。诗人正是从世俗生活中体会宗教情感,在“空”与“静”的审美境界中获得启悟,从而使诗人的个体生命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与困厄,完成了超越现实的建构,走向了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盛唐诗人王维有“诗佛”之称,其佛教的“空”观思想在他的诗作中有充分的展现,主要集中一个“空”字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自然之“空”间接表达佛学禅意;二是以禅意之“空”直接体现自己的“空”观思想。“空”乃佛学之精髓,也是王维心灵追求的终极觉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