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菲菲 《青年记者》2009,(24):86-8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所指的“新兴媒介”无疑是网络。与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诸多优势。近年来,许多社会热点事件无不是通过网络曝光后迅速成为公众话题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参政与公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劼 《今传媒》2011,(6):103-104
公民网络参政是网络背景下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我国公民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社分离趋势的加强以及民主制度的日益完善而觉醒,这正是公民网络参政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公民网络参政作为公民非制度性诉求的一种新兴路径,是彰显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推动政府重视公民网络参政,积极引导公民这种非制度性参与,并逐渐将其纳入制度化轨道,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个重要而深远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陈咏梅 《新闻世界》2011,(7):134-135
舆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只是消极地反映社会,体现公众的集合意识及其倾向,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活动与行为方式。网络舆论成为整个社会舆论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也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网络媒体一出现就承担了这种不可推卸的使命,并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把舆论监督开展得有声有色。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双重作用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本文也对网络监督的这种双重性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论公民图书馆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图书馆意识的培养,是图书馆公民意识的一个具体行为措施。图书馆通过各种努力,发挥和利用各种优势,进行公民图书馆意识的宣传和培养,让更多的公民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热心读者和忠实朋友,就能使图书馆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和发挥,更好的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表达与公民意识两者的逻辑关联在于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同时公民意识的提升有利于促进舆论理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借助微博、博客、论坛等多种媒体平台自由的发表意见、传播信息。由此,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应运而生,即由公民进行新闻制作和信息发布的公民新闻。公民新闻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对于新闻传播的垄断和控制,然而由于公民新闻自身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之处,也引发了诸如虚假新闻、道德失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8.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党报一贯的强项和优势所在。近年来,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兴起,民间舆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影响面也越来越广。面对这种信息多元、复杂多变的多媒体格局,传统媒体如何强化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影响力,是党报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与公民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成为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公民意识的含义及其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公民意识的成长,公民意识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话题。公民意识又称公民精神,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是指公民对于自身享有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包括独立人格(主体意识)、自由意识、民主意识、人权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宽容意识、公德意识、科学精神等内容,其核心是独立人格和权利意识。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曾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舍此则不可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樊巍 《青年记者》2004,(5):51-51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即公众的意见。意见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舆论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的集中,组织和扩散才能反映公众对事物的评价。形成有效的影响力量。因此,虽然舆论不只存在于大众媒体中,但舆论监督通常意味的是新闻媒体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传播媒体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公共事务进行评论、批评,表达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湾  杨希 《新闻世界》2012,(8):127-128
在社会的大转折时期,舆论监督这一词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也越来越期盼舆论监督。而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开始普及。人们开始借助网络来进行舆论监督,相比起传统媒体,网络有着自由、全民的优越性,虽然也有其缺点,但不可否认,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①他所指的"新兴媒介"无疑是网络.与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诸多优势.近年来,许多社会热点事件无不是通过网络曝光后迅速成为公众话题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作为肩负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记者,应该充分运用舆论监督的职能,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影响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舆论监督是否收到效果,暂且抛弃被批评对象故意刁难、指责不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素质的高低。而素质的高低又集中体现在从事舆论监督的过程之中。因为舆论监督不仅是批评某个人某件事,它还要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对各项政策的实施提出建议和意见。因此,记者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不为主观臆想所在右,使批评对象口服心服,这些都要求记者有着良好的思想意识。笔者在从事广播批评报道的实践中,深深…  相似文献   

14.
“公民媒体”条件下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在公民媒体条件下有下降趋势,其原因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行动的滞后以及Web2.0的出现引发公民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为实现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地位的回归,就必须处理好与公民媒体的关系,找准成为“引领者”的途径,既要与其竞争,又要与其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5.
孙玮 《新闻爱好者》2010,(1):139-140
对公民概念的界定有许多,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民社会的研究成为西方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重点。本文研究中,我们把公民社会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公民社会在形成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如何、新闻舆论监督存在哪些问题、在我国公民社会形成中新闻舆论监督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道弘 《新闻前哨》2009,(10):38-39
当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限制和阻碍。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媒体方面找问题,主要是缺乏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一味追求舆论监督的轰动效应。只有把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放在第一位,才能够顺利地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18.
论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传播与公民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琛 《东南传播》2011,(9):77-79
微博的兴起推动公民新闻传播不断发展。在微博传播机制之下,公民新闻的扩散性、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从社会政治学角度看,公民新闻也在不断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本文从话语权、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探讨了微博时代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提升之间的紧密关系,旨在揭示微博技术给公民新闻和公民意识带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民数量的激增,一种新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逐渐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辩证地分析了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两面性,并对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