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2):120-125
甘肃汉语方言(以下简称"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西北官话.按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甘肃方言内部可分为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三大片;按地理及内部特征,甘肃方言可分为八个小片.甘肃方言声母一般是24个;韵母一般是32个;调类有些方言是3个,有些方言是4个.甘肃方言声韵调跟中古音系、北京音系都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依据中原官话区、兰银官话区及西南官话区三个甘肃方言分区,对甘肃方言音系的声母、韵母、声调作近些年的梳理总结,并发现各个方言区的研究呈不均衡的态势。不同于传统语音学的口说耳辨,一些语音研究开始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提供了语音的声学参数。另外,语音工程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甘肃方言研究,其中兰州方言的语音合成研究成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甘肃方言特点举要(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中、南部汉语方言分属于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及西南官话.本文归纳、比较了数十个县声调、声母、韵母的同异,并从语法角度进行了人称代词、“数-量-名”结构及介词“拿”的音读与用法的比较,为官话方言下位分区提供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官话区量词的特点为参照,选取西宁方言和银川方言为代表点,呈现了西宁方言和银川方言的量词系统与特色量词,并与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兰银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的量词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次方言区量词体系的扩充方式,考察了各点通用量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入声是古代的一个调类,在今官话方言中都已消失,分派到平、上、去声中去了.就《方言调查字表》所列入声字对照兰银官话、中原官话陇中片方言、东北方言做了穷尽性的统计,比较了这些入声字在上述方言中的分派情况.  相似文献   

6.
甘肃汉语方言语法特点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汉语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两种类型,虽然语音差别较大,但语法上有较多的一致性。笔者综合全省汉语方言的语法特征,归纳出"子尾、儿尾,们,指示代词的二分和三分,给,可、都,副词+不+动词,动词的体貌,把字句,动宾短语,反复问句"10个语法点,并对每种语法现象作了具体分析,个别还作了溯源性推论。  相似文献   

7.
晋语、兰银官话、中原官话银吴片方言中都有"耍笑"一词,而且"耍笑"在甘肃、内蒙、陕北地区的婚嫁习俗、地方戏曲中也经常出现。本文结合《汉语大词典》,对"耍笑"词义的演变及作为文化词在西北地区婚嫁习俗、二人台等民间艺术中的表现进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8.
官话方言方位介词与体貌标记的关系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不同音,如: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冀鲁官话.一种是方位介词和持续貌同音同形,如: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一种是方位介词和持续貌完成貌同音同形,如:江淮官话、西南官话.方位介词与体貌助词关系的地域性分布与移民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官话方言方位介词与体貌标记的关系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不同音,如: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冀鲁官话。一种是方位介词和持续貌同音同形,如: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一种是方位介词和持续貌完成貌同音同形,如:江淮官话、西南官话。方位介词与体貌助词关系的地域性分布与移民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11.
辽宁方言语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同是在幽燕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从史的角度不宜分开。联系借鉴燕商同祖等燕山南北考古研究的新近成果,或可认为长城地带的幽燕方言是原始华夏语的渊源之一,参与了汉语的起源与构建。辽宁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幽燕方言,近代的形式是汉儿言语,现包括东北——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境内可分为:朝峰小片、辽西小片、辽东小片、盖桓小片、登连小片。  相似文献   

12.
甘肃徽县方言是北方方言中西北方言的一个分支,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从对徽县境内各方言点的调查情况来看,徽县方言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其内部差异也是明显的。在此,我将徽县方言(以城关口音为代表)与普通话进行对照,找出其在声韵调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进行辨正,以方便徽县境内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咸阳话重要的语音特征,认为咸阳话属官话方言中原官话区关中片与秦陇片的过渡带方言,其内部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内部区域差异和新老派差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先从中原官话南疆片方言语音系统中声调的差异和方言形成发展概况方面入手,排除了吐鲁番话和南疆各地方言成为其代表话的可能,而后在明确伊犁和伊犁话之所指的基础上,从伊犁的地位显豁、说汉语人口数量可观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伊犁话堪称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甘肃西和方言是北方方言中西北方言的一个分支,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从对县城境内各方言点的调查结果看,发现本方言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其内部各方言片之间也有所不同。在此,我将西和方言(以县城口音为代表)与普通话进行对照,找出其在声韵调方面的差异并进行辨正,以便境内的人学说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赣榆方言在官话方言中非常有特色,一直为国内外语言学界所关注。本文总结了赣榆方言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赣榆方言归属矛盾的本质,明确了赣榆方言应划归中原官话,同时提出了对赣榆方言深入研究的两个方向,对深入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甘肃省靖远县方言内部的口音差异及县城口音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和普通话作简略比较揭示了音韵特点,最后总结了两字组变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国内语言接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们有关语言接触的探讨,在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方法、接触的机制、与其他学派关系等方面;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研究中关注于接触与语言的变异、借词、语法渗透、语音干扰、翻译研究等方面;在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研究中主要涉及接触与汉语方言的特殊语言现象、方言系属、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交互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冀洪泰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17-18,114
冀州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发音和韵母发音上都存在差别,根据发音差异可将冀州方言分为5个片区:冀州镇片区、南午村片区、西部片区、堤北片区、王海庄片区。部分冀州话用词方言发音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20.
定西方言是中原官话秦陇片的一个地点方言。定西方言的声韵调特点,跟甘肃东部以及关中、宁夏南部差不多,而从其单字调来看,平声不分阴阳,但从连读变调来看却是分阴阳的。内官营方言跟城关镇方言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普通话翘舌音声母拼合口呼字的读法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