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综观诸葛亮治蜀期间所施行的经济政策,看出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盐铁官营,蜀锦为主;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提倡节流积蓄,反对奢侈风气。  相似文献   

2.
汉水流域的汉文化激励着诸葛卧龙;汉水流域的南北文化培育了诸葛孔明;汉水流域是诸葛亮文化的胜地,诸葛亮一生中最光彩夺目的年华是在汉水流域度过的。  相似文献   

3.
汉水流域的汉文化激励着"诸葛卧龙";汉水流域的南北文化培育了"诸葛孔明";汉水流域是诸葛亮文化的胜地,诸葛亮一生中最光彩夺目的年华是在汉水流域度过的。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主动与其兄长诸葛瑾分属异国,各事其主.这与当时亲人团聚的社会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诸葛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客观上在于当时天下一统观已深入人心;主观上在于诸葛亮具有高尚功业观、知遇恩报观及忠诚观.虽然诸葛亮把事业放在了亲情之前,与兄长分属异国,但是,得益于蜀吴的结盟,他依然做到臣忠于君和弟悌于兄的统一.诸葛亮兄弟二人在两国都处于政权的重要地位,有利于两国的结盟发展.不过,其作用不可高估,毕竟政治形势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对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以及富国强兵思想、农战思想、军事屯田思想、人口政策、储备思想等组成了其独特的战争经济观。富国强兵即重本而强末,以盐铁官营、加强商品贸易、促进商业繁荣、改革货币政策为主;农战思想则表现在其以农为本、农战结合、寓兵于农、兴修水利的基本策略中;军事屯田和人口政策通过增加人口和占有土地的有机结合,缓解了战争与经济的矛盾关系;以律制和政令的形式,在民众中树立以战略储备为目的的蓄积节俭风尚,对蜀汉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诸葛亮笑里藏刀,三气周瑜,只动动嘴,就除掉了最大的敌人。真是太容易了! 时光倒流,周瑜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心想:诸葛亮,这次任你怎么说,我就是不生气,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相似文献   

7.
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11至2011年间国内外学术界公开发表的诸葛亮研究成果进行搜罗、比对、归纳与交叉分析。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关于诸葛亮的学术研究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并于1980年后形成研究热潮,期间经历1981--1985和1991--1995两个研究的小高峰后至2006--2011年达到学术研究最高峰。袁思强、沈伯俊、马强、谭邦和四位学者单篇研究成果处于高被下载和高被引用前10位,处于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1985年以前,关于诸葛亮研究的学术热潮主要集中在历史考诠方面,而近20年则主要集中在家世背景、成长修为和艺术形象方面。  相似文献   

8.
马谡所谓的“街亭违命”罪难于成立;“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也并非导致街亭兵败的真正原因.导致街亭乃至此次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蜀军的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街亭之败,马谡身为主将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其性质而论,尚不属指挥错误,而是指挥不力甚至是指挥不动的问题.马谡虽有罪责,但并没严重到非斩不可的程度.诸葛亮北伐的最终目标是北定中原,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稳扎稳打,决不作无谓冒险;二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北伐战争的规律,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进攻策略和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9.
摘要:成才需要三个条件是天赋、勤奋和机遇。诸葛亮成才的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家学的影响,南北地域文化的薰陶,良师益友的帮助,生活经历的磨难加上他个人的主观努力等几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杜甫诗歌通过渲染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情,认为他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将他的失败归为天命塑造了智圣诸葛形象;通过描写诸葛亮和后主刘禅的关系,提炼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忠贞的品质,塑造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形象;通过描写诸葛亮志在恢复汉室,与天命抗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和在上天面前他注定失败这一不可调和矛盾,刻画了悲剧英雄的诸葛形象;采用比拟手法,以物喻人,塑造了神明般的诸葛形象。杜甫塑造出如此完美的诸葛亮形象,基于他晚年生活在成都、夔州两地,有机会探访相关诸葛亮遗迹,感受蜀人对诸葛亮热爱;诸葛亮北伐大业未成的功业"残缺美"又激起功业上同样不得意的杜甫强烈共鸣;杜甫不自主将诸葛亮作为自己形象代言人也需要将诸葛亮提升到一个高度。杜诗中的诸葛亮形象也定型化了诸葛亮形象后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治政、治军、治国、外交的实践,及其三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证明了他的《隆中对策》的确是“旷世奇策”、“千古绝唱”,是世界谋略宝库中的精华典范。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中国历史,证明了他的确是“三国论”的首创者,蜀汉政权的重要谋划者、开创者,蜀汉外交的坚定捍卫者,“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的坚定执行者,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支撑的主要人物之一。诸葛亮出山从政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重要的“三国时期”。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及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诸葛壳出山从政后所形成的“三国时期”,尤其是他治理下的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他本人形成的诸葛亮历史文化与诸葛亮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之一的诸葛亮,不仅以其聪明才智为世人所敬仰,更以其让世人难以匹敌的口才闻名于世。说诸葛亮的口才好,这一定是大多数人都承认的事实;但说诸葛亮是骂人之王,恐怕就会让大多数人产生有拿板砖拍我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4,(35):59-60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三顾茅庐、隆中对策、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一幕幕有声有色、成武雄壮的活剧,千载传诵,有口皆碑。为此,诸葛亮被世代人们赞颂为智慧的化身——智圣。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诸葛亮,一个以足智多谋、叱咤风云而闻名古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雄中国北方:另一个以神机妙算、鞠躬尽瘁而名垂青史,他忠心辅佐刘备立下汗马功劳。二人在戎马生涯中留下许多书信。二人在处理国内事务、战争、外交时写下的书信内容有很多相似,风却有不同的表现。本试从这个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中学生阅读》2007,(11):30-3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身居隆中以待时机经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建立蜀国。后又继续辅佐刘禅治蜀,南征北伐,七擒盂获,五出祁山,最终病死五丈原。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为后世楷模。  相似文献   

18.
魏延被杀是魏延与杨仪为争夺权力而发生内讧的结果。对这场内讧,诸葛亮负有责任;他对魏延和杨仪两人的矛盾认识不够;他没有搞好权力交接;他不该在临终时有所偏废。魏延被杀与诸葛亮去逝一样是蜀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来扮诸葛亮     
提起书,我就会眉开眼笑,因为它是我最好的朋友。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看着一层层书架上摆满图书,恨不得一口气把它们都读完,省的妈妈总是那么小气,一次只允许借两本书。我在书海中遨游,一会跑到了《蓝精灵》的村庄里与格格巫和阿兹猫斗智斗勇,一会神游到《哈利波特》的对角巷制定魔杖,转眼又跟着《名侦探柯南》一起侦破疑难案件……在读过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还要数《三国演义》了,书中那位神机妙算、呼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专心”对于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