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线性到非线性--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入手,反思课程开发背后的研究范式,探讨科学的研究范式转变之后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即从线性课程开发到非线课程开发。本文还将这种创新运用到高职课程开发之中,提出后现代课程观下的非线性高职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结构主义课程是在现代科学教育的背景下以结构主义哲学为依据发展起来的,它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化,其基本特征是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非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一种估计-工具变量估计,证明了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合性。  相似文献   

4.
回归与整合——课程观演进的一种关系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观、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是课程发展史上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从人与知识、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这三对关系中解读课程观的演进,可以发现“人的回归、、“生活世界的回归”、“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是其基本精神,同时,回归与整合也是我们新时代的课程精神。  相似文献   

5.
美国几种课程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课程计划或设计的推广、扩展、修正与评估等阶段组成的课程模式即为课程发展模式。本文对二战后美国形成的比彻姆、行动研究、塔巴转换、罗杰斯人际关系等几种课程发展模式作以简明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运用三维六类分析框架可以扩展课程思潮的研究空间。学科—活动维,分为学科中心课程思潮和活动中心课程思潮,前者重知识,主张以知识的学科逻辑来组织编排课程,后者重知,强调以学生的心理逻辑来组织编排课程;人—社会维,分为儿童中心课程思潮和社会中心课程思潮,前者主张课程为人的存在而存在,后者注重课程变...  相似文献   

7.
在校长专业化的重要意义越来越被学界所认知的背景下,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在全球各国陆续展开。课程领导研究在西方国家经历了缘起、发展后,于21世纪逐渐引入我国。本文整理了课程领导的学科起源与常见模式,指出我国研究的课程领导范式包括三个主要类型:分布式领导共同体模式、学科式领导共同体模式、层级式领导共同体模式。西方国家采用的课程领导的主流模式包括促进有效教与学的课程模式(澳大利亚)、学科课程领导模式(英国)、DIME模式(加拿大)、CLI模式(美国)。  相似文献   

8.
姜涛 《广东教育》2006,(11):3-4
一、问题的提出 非线性科学是关于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在非平衡条件下复杂(多体)系统的"无序"到"有序"或从"一种序"到"另一种序"的转变并形成系统"规则的序"或"貌似无序的序"(混沌)现象称之为"自组织现象".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中教师的培养目标应为“研究型“高中教师,培养模式应为“分离型“培养模式,课设置应是“教师专业发展“本位的价值取向。“三大领域“的课程结构,应是“以实然为主、应然与实然整合“的设置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课程的开发促使了课程权力的合理转换与分配,提升了地方的文化品味,对有效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和培养地方性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并确立了补充模式、审定模式、招标模式和再开发模式等几种基本模式。但也需要进行完善,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课程编制的不同模式隐含着不同的知识假设。目标模式隐含着外在确定的知识本质观、明确细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作为实现特定目标手段的知识价值观;过程模式隐含的是社会建构的知识本质观,整体综合的知识形式观,激发理解、促进解放的知识价值观;情境模式隐含着境域化的知识本质观、经验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多元化的知识价值观。分析课程编制模式的知识假设,有助于深入把握不同类型课程编制的特点,并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知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课程论的重要基础,一定的哲学思想必然会投射到课程论的各种主张当中,形成自己的课程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有着自己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反射到课程论中,就形成了科学发展课程观.  相似文献   

16.
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国内外背景出发,对近年来我国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及其重要意义作了分析,并对推动我国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8.
课程的迷失与回归——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追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造成了现代课程对科技、文化及其自身的一系列误读 ,反观迷失在“工具理性”中的现代课程 ,不难发现“陶冶”的游离与放逐 ,而“人”的发展则迫切地呼唤着课程指向人的“终级关怀”、指向人的生活、指向人的自由交流与对话 ,从而踏上回归路途  相似文献   

19.
给出拟Fisher信息达到其上界的充要条件,此条件为真得分函数是线性无偏的,即观测数据来自指数族分布,当拟Fisher信息太小时,提出了一种线性有偏拟得分方法,该方法能增加拟Fisher信息,从而改进了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20.
苏春景  江丽 《教育科学》2006,22(6):33-35
通过对烟台与青岛市部分学校的小学新课程改革进行问卷与访谈,发现已实施五年的小学新课程改革正在经历进展缓慢、进退两难的“高原现象”。本文分析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