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书序两篇     
《桂苑杂识》自序拙集编纂既了,例当穿靴戴帽。不便问序于人,权且"夫子自道"。 顾来路:走出桂子山,依稀青春犹茂;走进出版界,转瞬鬓已惊秋。忆此行:劳劳作嫁,衣于人,自许尚有佳制;碌碌砚边,留余墨,不堪成为行头。  相似文献   

2.
变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一是小学阶段变序阅读教学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使孩子们可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孩子们更易于理解,理解的更深入。二是“变序”有利于防止“串讲式”课堂结构程式化。三是“变序”有利于对学生接受信息的内外部条件实施最佳调控。四是“变序”强化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垃圾联系,有利于保持和加强文章的整体性。五是“变序”有利于加强语言训练、思维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读书的指导就是学习的指导。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书读"活":问答读,了解表达顺序;对比读,品味语言魅力;增减读,感受生动形象;变化读,体会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开篇第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屋建瓴,气势全出。一个“共”字为下文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上的“张力”存在于文本内部,体现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表现在由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引导下课堂所呈现的状态上。因此,教师可从教材文本中发现和彰显“张力”,从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互动关系上认识“张力”,从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状态上把握“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海梅 《快乐阅读》2011,(18):43-44
"假设式"探究是个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其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而这点恰好可以和语文阅读教学相得益彰,非常有利于增强阅读探究的兴趣,对提高深入文本细节研究的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7.
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独特方式,它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所产生的对文本内容、思想、感情的呼应、认同、体验,它的产生是独特的,是独一无二的,它表现在精神上,是不可言传的,它以精妙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握意境,感受形象,品味词句,从而创造出"妙悟"之境,  相似文献   

8.
张瑜 《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20-221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过程,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和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感受与体验,阅读教学也是师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多元解读。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提倡"多元解读"的同时,我们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也应该坚持"多元有界"的指导思想。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了阐释:文本维度、主观维度和社会维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解析逆向设计、“双线”融合式教学的概念。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6 My e-friend(Story time)为例,开展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双线”融合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对标素养,明确预期的学习目标;立足素养,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落实素养,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以期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的关于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重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有这样一些核心的、精华的内容需要我们把握:立德树人,课程性质,核心素养,学段要求,文化教育,学习任务,实践活动,学业质量。我们需要了解新课标所表现出来教学背景,提升教学理念,形成自己优质、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有了明显的发展是教学有效、高效的标志。因此,在教师、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应放在首位,教师只是共同体中的首席。从而,把传统的“教”与“学”转变成“学”与“教”。“学”要有方向,“学”要有目标,鉴于此,本课堂教学主要抓两点:1.提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教学对话就是建立在这一原理之上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畴的对话。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激扬地呼唤对话,执著地拓展对话,让学生置身于对话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弹奏出创新的音符,让学生的心笔写出动人的华章。笔者在教学中围绕这一问题积极探索、反复实践,认为以下四个要素对于深入对话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四维互动”阅读教学模式探索《愚公移山》的阅读教学,使文本回归其在《列子·汤问》中的语境以激活作者文本;通过解读单元导语、阅读提示等编写系统要素以吃透编者文本;通过抓住文中的“人”和“神”之别以创设教者文本;通过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愚公的行为以放飞“学者”文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该篇文章时容易出现的解读较为浅显、脱离文本内容、过度联系当代生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留作业,学生做作业的局面。新课程阅读教学倡导师生双“悟”,平等、自由对话,与文本发生情感碰撞、进行心灵交流,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话题式”阅读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设计一个或几个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深入文本进行探究,以获得语文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重点突出、整体感强的特点,避免了零敲碎打的教学方式和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都沉浸于话题中兴味盎然,甚至高潮迭出,给阅读教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话题式”阅读教学较好地实践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肢解式”阅读教学的弊端而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16.
朱瑛 《辽宁教育》2006,(6):31-34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的“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感到在学生的“言说”权得到保证,在学生们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的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课堂上是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对话”,热热闹闹。但冷静观察却发现,这种“对话”、“热闹”缺少深度,缺少质量。“对话”成了…  相似文献   

17.
能否准确解读文本,直接关系着能否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系着阅读教学的成败。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准确、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我们常常提及的“文本”包含了多重含义:立足于读者的角度,它代表的是作品;立足于编者、教者的角度,它代表的是教材;而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它代表的是“学材”。  相似文献   

18.
钟碧梅 《考试周刊》2014,(11):21-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陶岩 《考试周刊》2013,(98):32-32
现代语文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为目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应从确立阅读教学新理念入手,建构起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导读式"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品评式"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理解和领悟能力,是一种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整合度较高的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猫》为例说明"品评式"阅读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