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已经进入 21世纪。面对新世纪的到来,整个社会都在呼吁: 21世纪,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 !  全新的教育新在哪里 ?  21世纪的教育将发展更快  21世纪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抢占加快发展的制高点,国内各地也都在谋求加快发展。百舸争流,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成为 21世纪的时代最强音。 21世纪的另一时代特征,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信息化。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以使自己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或迎头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美国在 60年代信息化已成相当规模, 80年代以来又进行了以信…  相似文献   

2.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的呼声甚嚣尘上的当下,怎样更为有效地把“拒绝遗忘,铭记历史”这一现实诉求建构于当代国人的主体意识中,是时下至关重要的课题。20世纪中国学作为中华民族近百年以来的“心灵史”,在其发展流变中为“抗战”这段历史的书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对这类书写的重新检视与挖掘,将使我们在另一重意义上触摸历史的质感,领略现场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国文教材里文言文愈来愈少,在华文世界里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辩论时,一方说,学子要学外语、计算机等等现代技能,古籍的阅读是一种太重的负担;另一方说,是的,可是文言文对于学生国文程度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在两方的论述里,文言文都被视为“传统”,只不过前者视之为减分的负担,后者视之为加分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背景构成及其历史演变来考察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构造和知识增长规律,是我们从学术史层面进行价值反省的重要课题。百年中,中国美学的建构存在一种具有知识生成意义的“两脉整合”过程,其中对于中西方美学的知识性传承和认同,与整个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于中国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和把握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美学作为一个特定知识存在形态,在理论形态和方法层面上直接影响着中国美学的现代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于21世纪的美学建设来说,可能有诸多不同的来源和走向,而中国的传统美学却仍然也必须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这在20世纪的美学成就中已经显露了端倪,现在我们可以有根据地展示我们的自信:中国美学在和西方美学的对话中得到更多的激活,得到当代的阐释,同时可以产生许多新的美学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已经跨入了 21世纪。对于我们这些在 20世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来说,不禁浮想联翩。 20世纪是在世界风云变幻中走过来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苦难,但正义总是会战胜邪恶,侵略者均以失败告终,人民赢得了胜利。我们期望着 21世纪能够持续和平,全人类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20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像科学技术制造了许多战争的武器,工业化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里,中国人能不能将民族复兴的辉煌写进世纪的史册,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足够人才,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使我们的学生能勇敢地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并具备应付的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怎样才能为孩子们积蓄成才的力量呢?一、学会学习,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创造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引导他们会学、爱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使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既是他源性的,又是自我的选择。现代性概念对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可以重构学史的词源学的方法。其次在反思现代性的视野中,我们不但可以发现学史的意识形态性,发现学的本细读法的改造性利用,同时这一理论视野可以有效地解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化语境中,中国学理论面临一种两难的抉择:拒绝西方话语,将被抛出当代批评浪潮之外;接受或参与西方话语,则冲击甚至动摇了本民族的传统话语结构。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学理论一直在自我迷失与寻求出路的焦虑中艰难突围。增强本民族传统理论话语的信心,坚持用我们自己的论话语发言,让世界重视我们的话语,也许这就是在世界化语境中我们最需要做的事,也是我们在与西方对话时能够拥有自主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国文教材里文言文愈来愈少,在华文世界里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辩论时,一方说,学子要学外语、计算机等等现代技能,古籍的阅读是一种太重的负担。另一方说,是的,可是文言文对于学生国文程度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在两方的论述里,文言文都被视为“传统”,只不过前者视之为减分的负担,后者视之为加分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世纪又翻过了新的一页,炮火硝烟的战场血腥在谴责声中渐近阑珊。以透视战争恐怖,扬塑英雄精神为经典品质的中国军事学作出了紧合时代的响应。本通过比较当代军事学在20世纪始终的本集群,重点指出跨世纪军事学与旧有学形态轩轾有另的三大新变,即:超拔经典的题材选择、打破传统英雄主义的人物塑造、新现实主义的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中国有了真正的女性写作。九十年代的多数女作家开始在女性的天地里建构着女性学谱系。她们的建构最终导致了男性在她们作品中的严重缺席——被拒绝或被抛弃。在对男性世界抛弃的同时,女性作家也一直在寻找和建立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世界,在不断对父权神话进行解构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寻找母亲,企图构建一个温情的女性联盟。事实上,要使人类在未来世纪创造出更美丽的家园,只有抛弃任何不合理的一方压倒另一方的观念,男女两性携手共进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男性联盟.也不是女性联盟,而是男女两性联盟。  相似文献   

13.
流行与时尚是新世纪最显眼的年轻元素,20世纪80年代出生者悄悄地建立起了另一种规则。虽然,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开始批判之前,对于真切存在的一种状态,我们需要面对面地感知。在感受流行的炽烈光芒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是时代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06,(2):79-79
外国学是指除中国学以外的世界各国学。世界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明的发弹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学瑰宝。在而后的岁月里,东西方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学批评史上,社会学批评有过一段庸俗化的历史,这导致了许多人对社会学批评的厌弃。然而,只有把学放在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构中进行社会学研究,才能真正摆脱学批评的“自恋主义”而走向科学化。从丹纳到布迪厄,社会学批评的科学精神一脉相承。布迪厄所代表的新社会学批评的崛起对纯美学批评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动摇了从19世纪的浪漫主义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的学批评的统治地位。如果不能说社会学批评代表了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唯一方向,那么至少可以说它是许多新范式中的富有生命力的一种类型。因此,今天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社会学。  相似文献   

16.
井上靖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日本作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他的作品开始在我国翻译出版,80年代形成译介井上学的高潮。外国学的译介,都是一种期待视野中的选择。而中国对井上靖的接受,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与学的变迁,从中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计算机教育与民族智商21世纪,中华民族已经当仁不让地走到世界发展舞台的中心。在民族复兴之际,我们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回答是:21世纪的竞争,是民族智商的竞争。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国民计算机教育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逻辑学科的发散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世纪的主流逻辑是现代形式逻辑,但在主流之下还有一种非主流的现代非形式的逻辑在发展和成长。非形式的逻辑是和我们的生活世界联系更为紧密的一种新逻辑,它已经在西方国家受到逻辑学者的关注,并在批判性思维运动和逻辑教学需要的推动下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用一种发散的思维方式把它也看作是现代逻辑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而不应排除在现代逻辑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多年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人所共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现有各种“史学概论”只是一种“拼盘”式教程,不是一门按“科学学”原则建构的理论性学科。作为“科学学”在史学领域的萌发,也曾有个别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史学学”命题,但未见“史学学”著作问世。不过,我们现在惊喜地发现,赵兴彬先生的《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在“润物细无声”中问世了。  相似文献   

20.
雷娟 《现代语文》2006,(8):62-62
网络学背靠“网络”,面朝“学”,从本质上讲,只是学借以传播的媒介或说方式不一样。我认为不管是传统学,还是网络学,只要是学都应是关注社会、历史,关注人人的心灵与情感。网络学也不应超出这个范畴,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媒介即信息”。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新方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作为一种新颖特殊的字样式——网络学的基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