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代初期,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文艺界对肖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进行了简单、粗暴、不公正的批判,从而没有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现在,我们从作品实际出发,予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
<雷雨>是一部超越"命运"与"性格"悲剧的新的悲剧的形式:生存的悲剧.<雷雨>历来为人们归为命运悲剧一类,但其实作品中所指的命运只是一种托词,是对于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呼喊.<雷雨>并非宿命,是人性在苦苦挣扎中迫于生存而走向了毁灭,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即人性深处的冲突在周朴园与侍萍等人中得以演绎.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作品文本,重点从“以性言他”的角度剖析李昂小说《杀夫》中存在的人性悲剧;然后从造成人性悲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揭示对人性问题的反映及对封建制度化迫害的控诉所具有地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4.
异化民俗下的人性悲歌--解读《边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的描写在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沈从文的<边城>不仅仅被看作是一曲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爱情颂歌,它更是湘西本土"巫鬼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一曲异化民俗下的人性悲歌.  相似文献   

5.
作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经典性剧作《原野》,其复仇只是表层的,而在深层中,则是通过戏剧人物外部及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传统文化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在本质上,使人物外在或内在的冲突提升为人性的冲突,生命的悲剧提升为文化的悲剧。在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与碰撞中,完成了形而上生命和文化命题的感性表述。  相似文献   

6.
《红字》因其深刻细腻的心理分析和娴熟的象征手法以及所揭示的人性悲剧的深刻内涵而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本文试图通过藿桑对主人公所处时代的铺叙和对主人公心理发展历程的挖掘与分析,去揭示人性悲剧产生的因果。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的悲剧精神在神话、宗教、戏剧和哲学的维度同时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由神性(必然性)与人性的对立所构成的张力,并由此构成了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性的基本要素。悲剧的结束是因为人性的确立和神性的退位,并因此使哲学理论也同时缺乏了悲剧性的深度而日益变得世俗。  相似文献   

8.
琼瑶的《烟雨》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小说 ,敢于直面人生 ,构织紧张剧烈而又充满情感的戏剧冲突 ,在冲突中塑造和体现人物性格。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冲突和人物性格造就了人物对命运的抗争 ,从而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和齐灵窝斯的悲剧人性,前者在于其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开的自我与隐蔽的自我的冲突;而后者在于其对人性的践踏和蔑视所产生的变态欲望与自我毁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鲁彦周作为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皖籍作家,长期以来坚持将自己敏锐的触角深深地探进历史的夹缝中,以历史言说人性,以人性诉说历史,对历史和人性进行深刻而持久的反思。其迄今为止的四部长篇小说《彩虹坪》、《古塔上的风铃》、《阴阳关的阴阳梦》、《双凤楼》表现出内在意蕴的一致性,即人性遭受神秘力量的戕害而扭曲异常,而人性的自赎和复归却也是经历心灵煎熬和斗争之后的必然,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出"戕害—扭曲—自赎—复归"的人性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作品之一。作品通过对超自然因素以及多种意象的描写、对麦克白这一矛盾而且复杂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权力与野心对人性的摧残与吞噬。文章针对麦克白人性悲剧的始末进行分析并阐述麦克白的悲剧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作为英国著名的乡村作家,理查德·杰弗里斯在《捡橡果的孩子》中描述了工业革命后乡村里社会习俗的转变,并且刻画出两位主人公的悲惨人生,以及产生这样人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电影《暖》都包含了一个残酷的故事内核,电影通过诗意的镜头语言传达出脉脉温情,使观众感动而非震颤,本文结合当下的影视创作简略地考察了急剧变化的现实以及变动时代中灵魂的躁动和脆弱。  相似文献   

14.
吴姿梦 《成才之路》2014,(13):94-94
从文本自身和整体的角度审视余华的作品,探索残酷与温情交融的现象,进而发现其暴力温情后存在的更广阔的空间,并最终让人深思人性的内涵,指出对美好人性的渴望是他作品的内在灵魂。  相似文献   

15.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危机的揭露、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的出路的思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的主旋律就是道德危机以及灵魂与人性的堕落与救赎。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抛弃人性接受现实后杀了人也迷失了自我。最终在苦难的象征索尼娅的爱的感召下皈依宗教,拉斯柯尔尼科夫走上了一条用苦难来净化灵魂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6.
爱情 ,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 ,爱情每每带有悲剧色彩。在西方文学作品关于神职人员的爱情的描写中 ,便有了“人性”与“神性”的抗争。本文试从三部作品诠释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7.
《诗学》中包含着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和悲剧效果根源的见解:悲剧人物有善良的一面但并不善良到极点,具有美学上的“崇高”特征:最好的悲剧冲突是内部冲突:悲剧效果的终极根源在于它让人在面对悲剧人物时感到自己渺小而又伟大。与长期以来文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些观点和倾向相比,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见解更值得肯定,因为它更符合文学作品实际;理论视角更加恰当;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与经典作家的悲剧思想更为相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与此同时将其子女委托给老家的亲戚邻居代管.以底层民众为书写对象的刘庆邦敏感地捕捉到这一社会现象,在短篇小说<养蚕>中,他把细腻的笔触聚焦于留守老人和儿童,通过这一独特的群体来展现主体缺失的乡村生活图景,以此来揭示温情脉脉背后并不温情的生存状态,探寻何处才是人类的家园、通往家园的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红字》主人翁海丝特·白兰悲剧人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所处时代的铺叙和对主人公心理发展历程的挖掘与分析,揭示了悲剧人性的真正原因在于人与社会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德莱塞的经典之作《美国悲剧》描述了在消费主义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变成了占有物质的多少。在这种主导人生观的影响下,传统的道德观念渐渐被人们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物欲的渴求。研究《美国悲剧》不仅可以深刻剖析主人公克莱德的成长经历和性格,而且能够在分析其所处时代社会特征的基础上,寻找悲剧人生的根源,探求消费主义意识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