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世纪中期以后,微观史学思想作为新史学转向期的一种探索趋势,对同样处在转型期挣扎的美国教育史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性。美国新教育史转向过程中,在研究视野上转而用社会群体置换了传统关键性单一个体,研究史料上试图涵盖各种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实践活动印记,研究方法上演变为以叙述为基础的问题史趋向,这些研究范式的转变让美国教育史学得以...  相似文献   

3.
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一股新的史学潮流.微观史学的兴起源于对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前提的质疑,其学术思想与法国年鉴学派、文化人类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马克思历史观具有深厚的渊源.微观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史扩大研究对象、转移研究重心、拓展史料运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微观史学带来了史学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了教育史研究的变革。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实践的微观史学,关注"小事件"背后的"大问题";强调边缘群体的个体经验;注重发现问题及自我反思。微观史学在教师生活史研究中的价值体现为:丰富人们对教育历史图景的理解;深化对教师个体经验的解读;为教师及研究者的反思提供客观依据。研究者在借鉴微观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师生活史的研究时,应关注教师生活及其特定背景,重视教师个体特质的研究,促进教师和研究者的合作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60年代之后的一段时期,是法国年鉴学派"总体史"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但物极必反,就在这辉煌之时,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总体史研究却日益式微。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史学受到全面的批评和质疑。80年代以后,这种批评和质疑就越来越多,"史学危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了矫正史学研究的弊端,史学家逐渐将研究的重心转到了个人以及与个人有关的细微事件上来了,于是微观史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在理论上,生活史将个体定位为"结构—个体—结构"链条中的一环;在具体方法上,它以个体的"生活故事"为出发点,通过对其进行"再分析"展现结构和个体作用的共存。这样,生活史便具有了整合宏观取向和微观取向的方法论意涵。  相似文献   

7.
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静 《教育史研究》2003,(1):1-5,20
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微观史学、口述史、史料采集四个方面来分析后现代文学理论对教育史研究的影响;并对此影响下的教育史研究中的宏观与微观以及教育文学的专业化问题作了思考;只有不断寻求教育文学理论与方法的突破才能丰富教育史学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微观史学是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史学研究潮流。作为体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体育史应该不断吸收西方国家史学研究的理论,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本文对微观史学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认为微观史学理论分别是对年鉴学派、文化人类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微观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史研究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需要大胆借鉴当代西方新史学理论,充实和加强自身理论体系.作为新史学的一支,微观史学"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研究视角与教育活动史研究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它对中国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启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微观化的研究取向;以问题为研究本位;总体史的研究宗旨;多元结合的大史料观.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宏大叙事"传统导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人学空场",进而导致研究的空疏乃至虚化,甚至造成人的道德、情感、价值、审美等精神追求的坍缩.西方微观史学着力于对宏大叙事史学弊端的矫正与超越,以小对象、小叙事、小格局的研究范式将历史研究落实到"具体人"身上.高等教育研究可通过借鉴微观史学范式,破解宏大叙事带来的人学空场,使"人"得以回归与复魅,"以人为本"构建适合高等教育研究特点的微观研究新范式,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的微观转向.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95-100
在扬弃19世纪兰克模式的基础上,年鉴学派在20世纪成长为西方史坛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模式,具有倡导总体史观、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强调史学家的主体认识作用和用问题史学取代叙述史学四个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在两个方面影响了历史学:研究领域和微观视角。其中微观视角给历史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同时也带来了碎片化的问题。本文分别从人类学和历史学两个方面考察历史人类学如何将微观视角和宏观视野结合起来,人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派和历史学中的全球微观史都试图通过全球视野来理解地方史,以克服碎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在微观层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通。日常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始源和归宿,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化与品德的实践性的冲突、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与人的主体性的隔阂、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化与生活的实用性的矛盾等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观念,在认知中为人所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空间,在情感中内化于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规范,在意志中自觉追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交往,在实践中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4.
15.
史学受众具有自我和他者两个面向,求真与致用两个维度.史学受众的问题实际上是史学认识论批判的内容.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教育史学的危机可以转换成一个受众流失的问题.教育史学应从内、外两个路径寻找受众,以摆脱危机,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故事性内含了史学的受众维度。史学受众具有自我和他者两个面向、求真与致用两层维度。史学受众的问题实际上是史学认识论批判的内容。从史学受众视角出发,可以发现教育史学的危机可以转换成一个受众流失的问题。教育史学可以从内外两方路向寻找受众,以摆脱危机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微观史学的含义进行分析,结合微观史学的特点,对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是当代西方史学新潮之一。微观史学把研究的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历史老师或许都遭遇过这样略觉尴尬的反问:“上历史课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讲故事吗?”这一观点固然片面武断,但细想起来,却也有几分道理,一方面,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这个观点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普通大众对历史学科和历史课堂的一种预设和期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研究历史喜欢以布罗代尔式的“长时段”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这种以宏观的角度研究历史往往忽略了小人物、小事件、小山村等等,而这些需要我们用微观视角来看待,将它们聚焦在历史的显微镜下,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它们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文中就以具体的微观史著作进行研究分析,不管是碌碌无为的小人物——马丁·盖尔,还是偏远的不为人知的小山村——蒙塔尤,都能反映它们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想,以此了解它们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历史意义,从而窥探历史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