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适时改革创新.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界定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内涵、特征,从高校学生工作观念、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及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在新形势下构建"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高校学生工作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工作实效,实行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是符合时代的必然要求。明确学生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深刻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有效建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工作,其现行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提出并讨论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并从内容、理念、目标和组织机构等维度,对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后扶贫时代,高职院校实施发展型资助具有多重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减贫战略的落实,创新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高质量的实现教育公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破解高职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为了更好地落实发展型资助,高职院校可以从思想引领、精准帮扶、能力提升、范式转换和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发展型资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特点、学生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探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趋势,倡导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欧海燕 《广西教育》2023,(18):87-91
本文阐述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的内涵要义,认为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是遵循高校资助育人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和推动大思政格局的重大举措,并从狠抓日常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实施成效等方面提出实现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常态化制度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不仅在教学层面带来革新,也对辅导员工作带来挑战。发展型工作模式围绕学生的需求、成长、发展,以职业化养成为目标,主动融入职业教育,辅助教学开展。在工作中融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设计模块化工作流程、用大数据思维提升工作精度是有效实施发展型工作模式的路径渠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探索全面育人的发展型资助模式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工作课题。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要探讨如何以深入开展学生社区建设为契机,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与学生社区建设相结合,以实现“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给学生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发展的需要。本文从高职学生工作现状出发,通过对育人理念、育人队伍、育人过程、育人方式和育人载体等方面改革与创新的阐述,提出了构建"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型学务工作模式,是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文章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学生评价、维权助困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学务工作者全面发展的新型学务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与美国高校注重以人为本的"扁平化"组织架构相比,国内高校需注重在工作意识、工作架构、学生工作队伍等方面加以改进。提出构建以学工干部和两课教师为教育管理主体,以校院两级"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为服务主体的新模式,并对整个学生工作模式架构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保障型资助育人模式相比,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更侧重于精神帮扶、道德浸润和能力提升,着眼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目标、前提、核心和保障方面特色鲜明。但是,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在实践中还面临着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的诸多困境,亟需做好“加减乘除”,从资困帮扶、学生减负、学生赋能和政策程序等方面深化育人实践,构建集物质支持、精神熏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功能于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切实发挥高校资助育人资困助贫、立德树人的实效,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公平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着眼于当前资助育人工作困境,提出了发展型资助概念,界定其涵义及特征,探索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思维更新为基础、模式创新为途径、实践出新为目标的多维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高校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创新资助育人理念;整合新时代丰富资源,建构资助育人新模式;推进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资助育人新成效。  相似文献   

14.
学生评教是国内外大学普遍采用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手段。本文在终结型——发展型教育目标的理论框架下,整理并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实证分析评教指标背后所体现的大学教育目标及模式。研究发现,国外大学的学生评教与教育目标之间具有一贯性,其指标设计同时融合了终结型和发展型取向的评教内容,后者略占优势;在地区差异上,欧洲大学偏向于发展型的教学目标,而亚太大学中终结型模式仍然表现强势。分析结果也提示我们,应更深入地理解国外大学评教指标,促进学生评教与教育目标的整合性,推动先进教学模式的形成,从而提高我国大学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李玉翠 《文教资料》2013,(24):104-105
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发展型资助是一种以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的新的资助工作理念.本文从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构建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为目标,探索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资助育人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面临着标准差异、关怀缺失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明确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的关键点,紧抓经济帮扶、资助育人、能力提升、精准施策、教育公平等方面,以“五育”协同理念为指导,推动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改革创新;以项目式资助为载体,促进发展型资助体系与“五育”目标有机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以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实现资助工作的“五育”育人目标;以学生资助范式的三重转换为基础,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教育活动,构建“五育”协同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残疾人就业不充分,残疾人就业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型社会政策能在新时期给予残疾人就业保障新的发展路径,运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可较好解决河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不健全、就业模式单一等问题。可以通过健全保障制度、完善就业模式、改进投资方式、建立多元保障结构等措施,推动河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事业发展,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政策宣传和育人模式上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从以经济帮扶为基础、以精神引领为支撑、以心理关爱为保障、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四个方面阐释了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以期为解决当前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完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理论模型,采用中国4省市PISA2018测试数据,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中国4省市阅读教学的典型模式,并就不同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发现:1)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教学模式主要有综合发展型、普通支持型和纪律导向型;2)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科知识与理解、动机、情感与注意力和学习时间维度上均表现最佳,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各指标上表现较弱;3)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城镇和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容易感知到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更难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男女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为教师采用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创造条件、教师要强化元认知教学并关注课堂教学的群体差异与区域差异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型学生资助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具有尊重学生主体性、资助方式多样性、参与部门广泛性的鲜明特征。发展型学生资助强调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实践拓展、道德浸润工作,充分发挥发展型学生资助在“受助”“自助”“助人”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