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的现实状况是规模大、质量低。政府责任的缺失与错位,企业的管理不规范,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过低等等都构成阻碍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强化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建设,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强化社会责任,提升正确用工理念,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六个方面着手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就业满意度是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薪资收入、专业对口率、就业期望值、工作权益保障等。“95后”高职毕业生呈现出更关注薪资水平、就业期望值高、实践水平不足等特点。因此可以从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企业用人机制三个方面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满意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东莞市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实际年龄、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性别、婚姻、收入状况等个体异质特征因素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是否拥有责任田、对农业的熟悉程度、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所处行业等农业背景、务工背景因素及受教育程度因素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农民工作为同质群体在教育行为选择上具有趋同性.政府应通过提高农民工收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及途径,并运用中国大陆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均等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呈反相关关系,即收入不均等程度越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越短,收入不均等对教育型人力资本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对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差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相关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在总体层面上,受教育程度、就业稳定性与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意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更愿意参加职业培训,不同行业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意愿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代际差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相关因素对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影Ⅱ向方向还是显著性,新生代农民工和全体农民工之间均表现出较高的趋同性,但第一代农民工参加培训意愿仅受受教育程度、就业稳定性等个别因素的显著影响。文章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若干县市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7.0统计方法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受个人特征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企业环境因素、政府政策因素、经济形势因素五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年龄、就业渠道、担任的社会角色,住房及医疗保障、参加培训情况、政府政策、子女就学难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成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享有的社会待遇、拖欠工资情况、工作环境恶劣、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项惠及2亿人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有望在今年内推出。基于分层分类保障的原则,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其养老保险有望纳入现行的城保制度;不稳定就业者,则可能将其社会保障权益直接记入个人账户。据悉,正在酝酿中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将是一套以个人账户为基础、费率较低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强和收入低的两大特点。根据该特点,办法将为他们建立个人大账户,将个人缴费和单位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缴费都纳入这个账户。  相似文献   

10.
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报酬、就业满意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考量就业质量的指标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表现在就业领域以“民营企业、个体”为主,就业稳定性较低,劳动报酬低于预期,专业对口率不高,职业期待吻合度低.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用人单位、政府政策有一定关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法是基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根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关键,完善政府就业政策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农户受教育水平对农户就业选择与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就业选择和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就业选择和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天津市2003年的家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农户人均纯收入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倒U态势;较高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提高了农户非农就业的概率、非农就业的工资率和非农就业的稳定性,而且劳动力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更容易在第三产业就业.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0年东部六城市的农民工问卷调查,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进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与收入变化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其他重要变量之后,工作稳定性(即每份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对收入变化具有正向作用,但会经历一个二次增长的过程。对低收入与高收入者,随着工作稳定性的提高,每份工作时间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适当更换工作有助于其提高收入。但对于数量最多的中间收入者而言,随着工作稳定性的提高,每份工作的边际收入递增。因此,该收入群体为增加其收入应减少流动,提高工作稳定性。通过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市场监管、改善工作环境、鼓励农民工创业等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存在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全国各地区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重视农民工问题,保障其就业权益,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珠三角地区的实证数据调查表明,农民工高流动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社会保障对农民工高流动有比较明显影响。建议应从政府、企业及农民工三方对农民工高流动就业特点,制定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和稳定就业的有效政策,推进农民工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重庆市女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对重庆市750名女农民工的收入消费、身体健康、家庭婚姻、业余休闲、生活满意度、未来期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女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消费存在代际差异;多数女农民自感健康,但普遍缺乏常规体检;与配偶生活的女农民工婚姻生活满意度高,女农民工都关注子女受教育问题;业余文化休闲生活时间少,活动方式单一;生活满意度较好,但新生代女农民工需要更多关注;近一半女农民工未来居住选择城市,但希望能有工资、生活环境、子女教育以及住房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有意愿差别,对供给的社会保险项目存在偏好位序。经测算,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最为强烈,其次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这样的参保意愿偏好中,农民工个体层面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条件中就业保障形式、工作时间、月收入,以及保障能力层面和了解社会保险政策的程度等9个因素,对农民工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要结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重点、有先后地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非正规就业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途径。现行劳动法未能对非正规就业予以相应的规制,导致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权益被边缘化。要有效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权益,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就业权和报酬权以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权益;2.加强政府扶持,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发展权益;3.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实现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权益。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受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难题,主要是由于在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复杂的利益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诸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关系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和决策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地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武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对武汉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工进城所存在的问题,如农民工的地位边缘化,户籍制度制约,就业道路曲折,劳动力素质低,保障制度缺失,子女教育受阻碍,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树立平等意识,建立统一的户籍与就业制度,提供平等教育机会与社会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策与建议。通过各种渠道保障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定就业并乐于安居,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在工资保障、社会保障、劳动保障方面已取得成就,但农民工在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社会权益和文化权益上的缺失不利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在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模式及教育制度上予以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