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差;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粗暴,缺乏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紧密。这些家庭教育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促使笔者提出了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6个城市农民工的调查,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接受公办教育和优质教育有强烈需求,但流入地城市教育供给总量不足和供求结构性矛盾,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比较突出,学前教育阶段尤其明显。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城乡户籍制度与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加大中央与省级政府统筹力度,实施“两个全部纳入”政策,在教育管理、教育财政和办学体制等方面实施深层变革,方能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与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亲职教育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子女的健康成长成才。实施亲职教育是提升个人教育水平,成为"有效能父母"的重要途径。文章选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通过剖析其亲职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对策,以期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亲职教育素养,促进家庭教育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的"断裂",现有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培养后代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国至今,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仍然很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部分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一起流动而成为流动儿童.由于大多数流动农民工家庭居无定所、收入低等原因,其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社会各界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民流动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发展,以促进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成才和全社会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吴燕 《家教世界》2013,(6):276-277
农民工迫于生计,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再加自身素质及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根本无暇顾及,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成了教育的"盲区",亟需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关心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识之士充分关注和研究这个日益突显的问题。本文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论述了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并阐述改善农民工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农民工聚居地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总量、学习环境、教养行为和亲子关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研究分析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因素,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构建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沈群英 《考试周刊》2010,(37):217-218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把孩子带到城市生活和接受教育。文章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类型,并探讨了该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边缘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所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适应性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调查长沙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现状及社区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和职业技能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但仍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阻碍了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强烈,但存在经济障碍和时间缺乏.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应该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作为第一要务,通过短线培训和长线教育,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采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文化素质,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呈现五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向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城市集中:在城市出生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新生代入学规模日趋庞大;农民工随迁子女主体开始进入高中阶段: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城市学校发展的突出任务;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出地农村、乡镇校舍闲置大幅增加。各级政府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意义。建议提前规划中小城市教育布局,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中小城市。缓减大城市人口压力;条件成熟的地区在城市管理中实施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试点,也可探索实施异地中考和高考:因地制宜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同时,强调流出地政府要科学预测适龄人口、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规模效益,利用闲置校舍发展学前教育,避免教育浪费。  相似文献   

12.
通过随机抽取阜阳市2 00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分析,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亲情期望的高追求与月收入呈高度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打工的经历与经验不仅使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坚定了终身学习的决心,而且他们还会把自己实现了的及未实现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因而,要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培训与子女的受教育保障;进一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从业目标的指导与流动流畅性的保障。以最大程度地引导亲情教育期望高追求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的集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务工谋发展,有的人将子女带进城市,一起接受城市的教育,但是,这部分来自不同地区的务工子女,家庭教育仍然是"稀缺品",这也导致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从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心理问题显著,无形中给教育带来了难题。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让这些"被遗忘的花朵"美丽绽放,成为当前不少教育者探究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流动人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加速人口流动。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现状、特点、心理诉求、教育需求、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等问题,探究提升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新路径和保障机制,以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更好地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农民工的研究很多,而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是关注的一个焦点,综合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子女受教育权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体现在:与城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相比,农民工子女教育整体上处于弱势,农民工学校办学条件差,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困难,等等。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子女这个弱势群体的教育,笔者将当前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农民工的研究很多,而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是关注的一个焦点,综合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子女受教育权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体现在:与城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相比,农民工子女教育整体上处于弱势,农民工学校办学条件差,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困难,等等。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子女这个弱势群体的教育,笔者将当前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崛起的社会阶层,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却未能享有基本的社会权益和应有的社会保障,被城市和乡村双重边缘化,其父辈所遭遇到的就业歧视、工资拖欠、保障残缺、子女入学难、政治参与渠道逼仄等问题同样存在。这就要充分估计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困难,采取更加综合的措施解决他们的问题,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边缘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所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适应性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调查长沙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现状及社区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次从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的学校教育断链、家庭教育断链、社会教育断链,剖析了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断链的成因。从学校教育的衔接、家庭教育的优化、社会教育的关怀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断链的对策,以促进农民工流动子女在城市的良性发展,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进城农民工子女存在自卑、缺乏学习动机、敌视、无归属感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加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要从政策上加强对其利益的保障,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