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康德曾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从小,一闻(wén)到臭豆腐的气味,我就想吐。所以,不管大家说臭豆腐多么好吃,我都不会动心,更不会去尝(chán)一口,因为我讨(tǎo)厌(yàn)它。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姐姐。妈妈让我陪(péi)这位姐姐到处逛(uàn)逛,顺便给了我点儿钱,让我们买好吃的。于是我们一起来到街上。逛着逛着,姐姐忽然看  相似文献   

3.
多变豆腐香     
卤虾豆腐条原料:北豆腐500克,鲜虾100克,酱油40克,精盐、姜末、虾油、植物油适量。制作过程:⒈将豆腐洗净,切成宽条状。鲜虾去头,去皮,去虾线,洗净。⒉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热,下入豆腐条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沥油。⒊锅中留油少许,下入姜末爆香后倒入豆腐条、酱油,加入少许精盐、虾油调味,加入适量清水,焖煮20分钟,放入鲜虾煮熟即可。  相似文献   

4.
醇醇豆腐香     
郑新 《良师》2011,(4):56-57
爹做了八年的豆腐了。那年,我正读高二。那年,哥哥扛着铺盖卷儿从矿上回了家,说是下岗了。  相似文献   

5.
6.
我的老家在长沙县跳马乡。老家楼上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做的臭豆腐,我最喜欢吃。不久,我家隔壁搬来了一位阿姨,她也会做豆腐。不过她做的可是香豆腐,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老奶奶不服气,决定要跟那位阿姨一比高下,看谁做的豆腐更好吃。星期六下午,她们选了我、毛豆、奥奥和小龙四个人做裁判,这下我们可有口福  相似文献   

7.
古语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时,缕缕豆香窜入鼻尖,将我的思绪拉回从前.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吟出这句江南俗语,我顿时眼前一亮,外婆正端着一盆早已泡过水的黄豆向石磨走去.瞧那一颗颗圆嘟嘟、胖乎乎的黄豆,好似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我来了兴致,缠着外婆讲由来.外婆娓娓道来: “豆腐豆腐,谐音'兜福'.古时候...  相似文献   

8.
代一冯 《红领巾》2010,(5):27-27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做了一道菜.这道菜的名字叫“绝色豆腐”。首先。爸爸和我一块儿来到菜市场.只听公鸡喔喔啼(ti)。  相似文献   

9.
6月10日星期五晴今天上古诗文课的时候,老师让张同学站起来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张同学慢吞吞地站起来,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读起诗来。“唐·豆腐。”啊?豆腐?同学们一听他把杜甫”读成了“豆腐”,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止也止不住,教室里炸开了锅,真像一个鸭子堂。有些同学看到老师严肃的面孔,只好用手捂住嘴,勉强止住笑,可一看其他同学的滑稽相,忍不住又“扑哧”笑出了声。没办法,谁叫张同学的“笑话”太好笑了呢!我想,杜甫要是地下有知,听到21世纪有人把他流芳百世的美名随意改成“豆腐”,非得“气活了”找他拼命不可。这时候,老师也忍俊…  相似文献   

10.
在《故乡》一文中,鲁迅先生用极其精炼的笔墨,勾勒出了20年间杨二嫂的形象变化。由于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杨二嫂形象又具有趣味性和可比性,所以,在帮助学生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典型时,可采用形象化教学与对比法教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人们居家饮食,吃豆腐应该说是太稀松平常的事了,平常得几乎不值一提。可是对我,每每吃起豆腐来,就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总不免回忆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老家当小学教师时吃豆腐的事。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只因有两个人提了个“公办学校下放大队来办“的建议被上面肯定了,  相似文献   

12.
韩福林 《科学教育》2007,13(6):90-90
鲁迅小说《故乡》主要写了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和“我”。在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只注意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分析,忽略对杨二嫂这一形象。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我”童年时代和少年闰土的愉快的交往以及20多年后“我”回到故乡与闰土重逢的场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而二嫂这一形象则是另一群破产者———城镇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和没落,反映了社会破…  相似文献   

13.
花未岁 《成长》2005,(6):52-53
我是扩招上的大学,昂贵的学费让我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变得更拮据了。所以,即便是男生,我也很省吃俭用。在饭厅里我总是打最便宜的菜。食堂里负责打菜的是一群新招来的年轻姑娘们。我常去的12号窗口负责打菜的就是茆霞,她和我年龄相仿,人长得清秀素净,同学都喊她“豆腐西施”。  相似文献   

14.
现在人们居家饮食,吃豆腐应该说是太稀松平常的事了,平常得几乎不值一提。可是对我,每每吃起豆腐来,就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总不免回忆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老家当小学教师时吃豆腐的事。  相似文献   

15.
都说“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过,要我说呀,吕士豪这个男子汉,只能算一块“大豆腐”。说这话,我可没冤枉他。  相似文献   

16.
“诚信”应该是能够维护社会正义的真诚守信 ,应该是有益于社会和广大人民利益的言行一致。当前 ,“诚信问题”严重的原因是多样的 ;因此 ,现在要“共铸诚信” ,也应该综合治理 ,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7.
我想自己做一道家常豆腐。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奶奶,想不到她非常支持。我们去菜市场买了一盒豆腐,可是这豆腐滑溜溜的,怎么切呢?看着我犯难的神色,奶奶指点我:切豆腐也是有刀法的,横一刀,竖一刀。我笨拙地拿起刀,按照奶奶说的刀法,划起了格子。虽然不美  相似文献   

18.
8月6日的《人民日报》教育版全文登了今年的两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和《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其中《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深受好评,有家报刊转载时给它作了这样的按语:“用语双关,幽默诙谐,主题鲜明,形式上更具创新色彩。”笔者认真地拜读了这篇作品,读完全文,不禁感慨不已:“无减信”的考生谈的却是“诚信”的问题;一件“仿制品”也有人说它是“展示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今年高考、进而在素质教育中的分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篇考满分作文是抄袭(或曰“背袭”)杂文作家苏中杰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该文发表于2001年5月16日的《三湘都市报》,后转载于《杂文选刊》第七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除添加、删除少数语句或改动少数词语外,其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表现形式与苏文毫无二致。现  相似文献   

19.
奇歌夫,诚实单纯,充满活力,行动迅速亦常常急躁,热烈直率也时时抱怨,偶尔哭哭鼻子,但仍不失为一名聪明成熟的小男子汉(摘自老师的学年评价)。  相似文献   

20.
题:有一块长方体形状的豆腐,长为24cm、宽为2cm、高为6cm,将它切成形状完全相同的4块,请问每一块的表面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