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极型教师群体是指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一系列的与学校交往的过程中,因个体的某些需求或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继而对管理者产生不满甚至怨恨的一些教师自然形成的一种群体。他们往往以消极的心态用个体或群体的形式抵制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使学校内部产生各种离散现象,教  相似文献   

2.
教师群体实践行为的内在法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实践行为是教师工作的终端,研究教师群体实践行为内在的流通法则及其可能发展趋势便成了预知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角度.从社会化的群体活动、统计学意义下的"平均人"理论、教师实践行为的合法性、教师文化、时间与空间局域性、穿越群体的个体创新行为等方面看,教师群体实践行为具有丰富的内涵.个体教师的实践行为应从整体性和凝滞性中获得解放,寻求更大的个体性、差异性和流变性.  相似文献   

3.
自Ferris等人1989年提出组织政治知觉概念以来,国外与此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所谓组织政治知觉(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是指个体对组织中他人、群体或组织致力于追求自我利益的活动的认知评价和判断。组织政治知觉理论认为,当个人对组织前景感到模糊时易于产生组织政治知觉,此种认知极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个人政治行为增加,最终将会影响到工作目标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4.
策略一:理性认知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指导作用,认为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情境的认知及所作出的评价,这些评价又受到个体的信念、判断、想像、价值观等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挫折情境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挫折反应。因此,调整认知、健全自我认识有助于增强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减轻、消除挫折对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又称文化价值观,是人们心目中一种比较稳定持久的标准体系。它可以确定一个人、一个群体或整个社会选取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行为模式或交往准则,以及何以判断是非、好坏、美丑、爱憎。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几乎影响一个人、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的所有活动,因此,它必然对特定社会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传统价值观念中对教育影响极为深刻的是重视功名。在我国封建社会,官的地位历来很高。旧中国有三教九流之说。在上九流中,除  相似文献   

6.
教师组织承诺是指基于对学校办学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教师对学校产生的一种责任心和义务感.它是教师愿意忠诚于教育事业、为学校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较高的教师组织承诺是达成较高学校效能的重要心理基础和必要条件.在学校管理中提高教师的组织承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1从众行为原因表现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在组织中个体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跟从他人的倾向,当个体发现自己与组织不一致或与组织中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8.
教师组织承诺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组织承诺是指基于对学校办学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教师对学校产生的一种责任心和义务感.它是教师愿意忠诚于教育事业、为学校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较高的教师组织承诺是达成较高学校效能的重要心理基础和必要条件.在学校管理中提高教师的组织承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的思维是抽象的,但人的思维模式却是具体的.人在不同性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体制及不同人员结构的具体组织中,就会形成不同的个体思维模式.影响个体思维模式的因素很多,在组织中个体的收入水平、激励机制的运行、领导的人格魅力以及系统环境等都会影响个体思维模式的形成.组织中的个体思维一般具有组织为真、上级为对、个人为动和众人为正的特点.个体思维模式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对周围人群产生间接影响,对组织产生整体影响,而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则应利用组织中思维模式的相互影响有效控制个体思维模式,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所以,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增强办学活力,是当今中小学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分类理论指出,在个体心理融入群体心理的过程中,可以以群体特征,即群体的信念、态度、感受和行为来规范自身,最终产生群体认同并形成群体特性。由此可以推知,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个体心理向群体心理的融入过程。鉴于此,学校行政管理应当遵循相应的个体心理规律来进行,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结构由个体知识结构和群体知识结构之分,在这里,我们只谈个体知识结构。所谓个体知识结构,是指某人所具有的各种知识的质与量的对比关系。所谓质的对比关系,是指该人具有几种不同方面或领域(专业)的知识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质的对比关系表明了该人知识面的宽度;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其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致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我校的核心价值观。长期以  相似文献   

13.
郭宏照 《江苏教育》2007,(11):45-46
反复阅读、揣摩这则案例.觉得其间蕴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展现了个体与群体的新关系。传统的价值观要求个体服从群体,讲究小局服从大局,崇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观念在一定层面上过于强调了群体,而忽略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个体自身成长的需求。诚如案例中所说.学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规章制度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组织内外不同群体需求的不一致性、优质资源的稀缺性、组织内部的相互依存性,以及矛盾运动的永恒性,致使高校教师评价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组织冲突。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博弈行为和博弈心理。常见的博弈模型有以下几种:"拒绝游戏"的博弈,对等个体之间的"困境"博弈,非对等个体之间的道德博弈。分析这些博弈行为有利于改进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师组织是具有专业性组织和教师工会双重功能的社会组织。作为既定利益的代言人,教师组织为了教师群体的利益,经常通过集体谈判、政治结盟、罢教、支持或参加选举活动和司法行动等政治行为对学校和政府的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发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活动,其教与学的行为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助的过程。任何人都有一种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需要,促进个体与周围的人发生关系,结成特定的群体。根据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人具有生存、活动、交往、发展和成就的基本需求,交往和归属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学生在学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需要相互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消极型教师是指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一系列与学校交往的过程中,因个体的某些需求或利益没有得到尊重、满足,继而对管理者产生不满甚至怨恨的教师。他们往往本着消极的心态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抵制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使学校内部产生各种离散现象,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转化与调控。  相似文献   

18.
“扰乱型”课堂问题学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难点,因为故意扰乱行为通常发生在所有学生都在场的场合。社会心理学的许多实验都证明,同一情形下,人在“单独时”和“有人在场”时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在“相互影响”的层面上,人更产生出个体活动中所没有的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机制。有的实验还证明,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加,表现在个体身上的受暗示性和顺从性等也会增加。如果教师仅仅是冷处理,那么很容易为其他儿童提供不良的行为榜样,影响健康的班级风气;如果教师简单粗暴地压制处理,则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我认为,根据学生不同的扰乱行为(言语扰乱和行为扰乱)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教师群体是高校的基本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显示出相近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对组成教师群体的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群体心理的研究和管理,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16,(4):19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育个体良好品格,进而减少因价值观多元而引发冲突,不仅关乎个人能否独善其身,更关乎不同群体、组织能否和谐共处。由此可见,品格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象牙塔内之事,更是一个具有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共赢意义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