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昌翌 《语文知识》2002,(10):17-17
为了表达对人思念的殷切,人们常用成语“一日三秋”来形容。但这个成语如何解释,却见仁见智,说法不一。请看下列释义: 1、[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之切。三 秋,三个秋天。《诗·王风·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三秋]义项②三季,九个月。《诗 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 兮。” 以上见《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7月修订第1版)。 3、[一日三秋]形容思念的殷切。语出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  相似文献   

2.
"三"与"九"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有这样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里的"三"、"九"都是数词,如果按数排列,三在四下,九又小于十。而这首诗开阔的意境、磅礴的气势,却是借助"三"和"九"来显示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正>秋天的味道逐渐浓郁了,凉风习习,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是美好宜人的时节。在我国古代,秋季有着许多如诗如画的雅称别名,考其渊源,十分有趣。国学经典《诗经·王风·采葛》曰:"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于是三秋便成了秋的别名。秋季有三个月,农历七、八、九月份分别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因而得名三秋。  相似文献   

4.
语言"专家"     
甲:(抱拳作揖)你好!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 乙:嗬!说大白话就行。酸不溜丢的,我 听着别扭。 甲:嘿,不瞒您说,我最近正在下功夫 研究语言哪。到现在也算是个"语言专家" 了! (双手叉腰,腆着肚子,做得意状。) 乙:你这是上嘴唇贴着天,下嘴唇够着 地,好大的口气!我看你是"开水泡黄豆",有  相似文献   

5.
正杜老师:在本刊2014第2期有一篇《有关朗读的遐想》,文中有一段话:"他发现每一次朗读,都会有一些遗憾,语气好像不贴切,情感好像不对味;再读,再回味,反复朗读中,文字背后的东西渐渐苏醒了。朗读,将他带到了此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此处"不可即"是否应该用"不可及"呢?"及"有达到、赶上  相似文献   

6.
"月九"新戏《Pride》的差强人意令媒体质疑起木村拓哉的魅力。不平而鸣的众本村粉丝却将矛头指向该剧的剧本创作。本来嘛,将众目睽睽的"月九"档交给江河日下的野岛伸司,究竟是谁这样大胆冒险?呵呵,这个吃错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富士电视台编成部副编局长--大多亮。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九"体的认识,有简单粗疏之嫌:一方面认为其自成一体,代相延续;另一方面,对其特点的总结又仅建立在汉代《九怀》、《九叹》、《九思》三篇作品的基础之上,汉以后的情况几乎无人提及。因此,有必要搜集历代的"九"体作品,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九"体创作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经典解读     
◆注释:①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纤维可以织布。②萧:蒿类植物,即艾蒿。③三秋:三个季度的时间。④艾:多年生草本植物。推荐理由:一读《采葛》,就会让我们想起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或“一日三秋”)。我们在咀嚼成语蕴含的无尽的相思的同时,还可以在诗歌的反复吟咏中去回味那真情的浓郁。当然,这首诗歌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早期的“流行歌曲”的特点。推荐指数:★★★★☆选自《诗经·王风》(一)采葛彼采葛①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②兮一日不见如三秋③兮彼采艾④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①。时李元…  相似文献   

9.
<正>重阳节也就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之所以被称为"重阳节",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在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我国古诗中描绘重阳节的风俗有很多。宋代杜世安的《惜春令》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当时重阳节的节日风物和节日民俗:"今夕  相似文献   

10.
正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片段一】解读主题图,建立等量关系表象(在整体浏览"水果摊"主题图后,出示主题图中的第一张天平图)师: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1个西瓜是4千克。(教师板书:1个西瓜=4千克)  相似文献   

12.
一日,翻阅《于丹〈论语〉心得》,《序言》中这样一句"……孔子只有温度……"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想:用"温度"来形容一个教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思绪转接到一个小故事: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一年级的时候,身体里竟长了个肿瘤。三个月的化疗,把她满头秀发全"化"掉了,一个亮亮的脑袋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是多么残酷。  相似文献   

13.
正杜老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一文里:"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的"驾"是否应为"架"?我个人认为,此句中的"驾"是作为量词用的。我翻阅《新华字典》时,发现字典中对于"驾"的三个注解中,并没有作量词用一说,而字典中"架"字的注解就有":量词,多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帝王和帝位被称为"九五之尊".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殿宇楼阁及所有建筑的尺度数字多以九为单位.紫禁城以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用"九路钉"装饰.每扇门上金黄色的门钉都是横九排、竖九排.共计八十一个.故宫"三大殿"高度都是九丈九尺.正阳门正楼也是九丈九尺.颐和园的排云殿同样是九丈九尺高.  相似文献   

15.
创造月亮     
唐传奇当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天黑的时候拿出来照照。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自然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颗围绕地球运行的冷冰冰的卫星想成了自我的襟袖之物;更加慨叹这三则小故事"创  相似文献   

16.
创造月亮     
<正>唐代传奇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分别叫做《纸月》《取月》和《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我被这样的故事深深折服了。自然是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  相似文献   

17.
陈健 《现代语文》2007,(5):63-65
1.引言"一律""一概"和"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个副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这三个副词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些其他的虚词著作也基本因循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说法。我们就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主要依据简要地介绍一下它们作为范围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注重"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出错,好像孩子是不能够犯错的,于是,一旦孩子出错,则群起而"教"之;为了防止孩子再出错,还要天天"教",月月"教",一刻也不放松地"教",结果物极必反,终于有一天,家长、老师们发现,自己的"教"失灵了,因而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地叹息:现在的孩子真难"教"!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宝库。研读《诗经》,不难发现,今天流行于世的不少成语,就源出于这部经典。一种是直接从《诗经》中引用来的,比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王风·采葛》。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想像他所怀念的人在采葛、采萧、采艾。诗分三章,其中一章写道:“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现在被用来  相似文献   

20.
"茅塞"探源     
"茅塞"一词的本义是被茅草塞住,引申为知识不足,思想不通,好像心里被茅草堵塞一样。"茅塞"一词由来已久,它最早源于《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