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说语录     
<正>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去理解,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  相似文献   

2.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16):8
<正>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  相似文献   

3.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6):8
<正>学校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培养人?这是办学的本质问题。从对每一个人负责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这是被万事缠身的校长最应该告诫自己的。——荣获北京市百名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真正唤起人的一种自我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掌握、运用规律,认识自我的成长和学习,进而认识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师说语录     
<正>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去理解,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  相似文献   

5.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18):8
<正>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  相似文献   

6.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22):19996
<正>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  相似文献   

7.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20):8
<正>个性化教育契合了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满足了众多家长和学生对教育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教育把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关注对象,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个体量身定做最适合的教育方案,最大程度地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8):8
<正>学校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培养人?这是办学的本质问题。从对每一个人负责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这是被万事缠身的校长最应该告诫自己的。——荣获北京市百名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  相似文献   

9.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必不可少。这类阅读试题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种对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它侧重考查考生准确理解语言信息和综合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所选文章信息量大,体裁广泛,题材新颖,且试题占分比例大,分值高。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理解答题的好坏直接影响试卷的得分,学生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语言信息,推断一些隐含意义呢?笔者认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巧妙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习惯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得分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黄国敏 《考试周刊》2014,(30):39-39
正中考阅读题分值占总分值的近一半,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语文课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依托课堂教学,从平时抓起。一、引趣激兴,激发阅读渴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事物成功的开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通过介绍作者的轶文趣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交际行为,是学生与语篇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阅读时会动用自己已有的全部知识去理解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处于积极思维状况。这种认识结构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就是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初中阶段就应该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及训练,为此后高中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文章写作,往往偏重于对事或物的意念和感悟这种感性经验的表达,重抒情而轻理性思考,对实践和思维过程的训练重视不够。尤其是淡化文体训练之后,学生的作文往往成了"四不像"。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么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2007,(4):1-1
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就是教之以学,这个“学”,当然是“学识”,也更是一种学的方法和能力。否则,我们的学生就一辈子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所以,我们将学法指导尽力渗透到教学过程如概念形成、理论推导和方法思考之中,并凭借教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也凭借教师的教法来掌握知识,学会方法。这是一种“素质型”的指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渗透主要落实在传授阅读方法(直接学法)和培养阅读习惯(间接学法)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师说心语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是学生健康的训练者,教师是学生美感的培育者……概言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我庆幸,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高校开展学生评教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动因,认为学生评教要充分发挥其功能,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王楠 《山东教育》2012,(Z1):41-42
"阅读批注"学生自读自悟的阅读过程,也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一种阅读方法。它融思考、体验、评析于一体,通过圈点批注,潜心阅读,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由此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我有了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反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凸显学生自身感悟和思考的"个性化"阅读,还是显得微  相似文献   

19.
教育微语录     
《湖北教育》2013,(1):64
@本期微话题 健康课堂 教师阅读我心目中的健康课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论基础好还是不好的学生都能发自内心地动起来;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活跃民主,学生"活而不乱","严而不死";教师的目标——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黄石市第四中学王金秀健康课堂是每个人的课堂。作为教师,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追求,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境界,在一节课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不懈的追求。——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中心小学周雪  相似文献   

20.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学生的自觉自悟是不能奏效的,光靠教师的说教、规劝也是不能完成的。我们知道,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外部要有一种动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反复强化的训练,这种动力就是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找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突破口,才能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突破口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