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素养"的内涵,众说纷纭,有偏于理论角度的"素质说",有偏于实践角度的"能力说",也有两者兼之的"综合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段阐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文字看,我以为"语文素养"应是指一个人在语文方面养成的基本的学识、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暗示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暗示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中极为重要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暗示能力必须具有渗透性、启发性、愉悦性、自觉性和协调性等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暗示策略 ,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暗示能力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语文教师应不断追求、永不满足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这一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广泛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其语文思维。  相似文献   

5.
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学习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第 8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在语文学习中主动探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语文实践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善于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语文学习应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为基本目标 ,以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所应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学生个人亲历的丰富体验、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等方面的总和为基本内容。语文研究性学习把新的时代精神融入了原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们认为,语文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除了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外,还要突出“三化”,把握好四个关系。一、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必须突出“三化”1.语文生活化——在模拟语境中培养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实践”的手段,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把人们共同使用的规范而又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是其审美修养的主要体现,与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关系密切。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知识基础,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关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具备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树立小课堂大语文的意识,并将大语文的观念和注重课堂实践的思想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坚持思维参与和语文实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语文素质实际上包括语文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两个主要方面。语文的接受能力是基础性的,语文的表达能力是主导性的。语文接受教育是指在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探究等,达到对语文的呈现形态形成良好的接受能力。学生语文素质养成这一主导性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接受教育的成功实施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言素质是以语言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语言素质至少包括他的语言能力、语言积累、语言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小学语文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小学语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素质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小学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语文素质实际上包括语文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两个主要方面.其中语文的接受能力是基础性的,语文的表达能力是主导性的.语文接受教育是指在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探究等,达到对语文呈现形态形成良好的接受能力.学生语文素质养成这一主导性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接受教育的成功实施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语文"能力的研究在高师院校中文系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育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活动中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语文"能力的研究。这种能力一般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和讲话能力四个方面,因而施教者只有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在磨练"语文"能力上下真功夫,才能为构筑特色鲜明的"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理论大厦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更要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  相似文献   

14.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各项综合能力发展水平,包括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几个方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对语文的自主探究充分挖掘自身学习潜能。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和简单的作文创作能力,教师要着重对这一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各项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到底有哪些性质 ?根据这些性质 ,在语文教育中又应该采用哪些相应的操作策略 ?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语文的“工具性”与“实践”的教育策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工具性是语文的重要性质。为什么说语文具有工具性 ?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试想 ,如果离开了“语”和“文”,“交际”如何进行得了 ?既然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那么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只有当言语能力发展了 ,“交际”方可成为可能。因为要“交际”,所以就一定要有“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如何形成 ?靠“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的语文情感、认知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用语文知识,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思维的艺术,它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所以语文教师要张扬语文魅力,善待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走进语文、融入语文、嗜好语文显得多么重要。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就我个人而言,我重点从阅读这一领域来升华孩子的语文素养。一、通过阅读教学,深化语文素养;二、通过美文积累,净化语文素养;三、通过阅读与写作的交融,升华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讲明白一点,学习语文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