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防止"左"右倾错误思潮的干扰,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邓小平从中国实际状况出发,积极领导全党开展反倾向斗争。本文从六个方面揭示了邓小平反倾向斗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倾错误给我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特点主要是"左"倾错误的干扰往往多于右的干扰;"左"倾机会主义者,大都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强加给中央,在中央形成决议,危害极大;"左"倾错误往往是在压制和打击正确主张的同志中得到推行和泛滥的;共产国际对"左"倾错误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倾错误之所以会有如此特点,有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左"倾机会主义给我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我们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来说,开展反倾向斗争,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确开展党内的反倾向斗争,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至关重要.党内政治性的错误,通常被划分为"左"与右两种类型.毛泽东在民丰革命时期曾经是反"左"的英雄.但建国以后却在"左"倾道路上渐行渐远,虽然偶尔也否定"左",但总体看法是"左"比右好,而且常常本身并不自觉.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制定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很有稗益.  相似文献   

4.
这篇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论文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跨越论",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毛泽东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进行了一定探讨.重点落在对马克思、列宁特别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分析.文章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提出,都富含深遂的历史唯物论思想.在当代中国,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发挥党的先进生产力代表作用,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在方法、途径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无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统一,在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宗旨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开放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邓小平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依据.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理论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化视野.从此,中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有了历史理论根据,进而拓展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时空范畴,使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度"思想,渗透在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的适当,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机遇的把握,在制定政策时既要反"左"又要反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要切合实际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尚会强 《文教资料》2008,(28):316-318
本文通过论述语文的"意""义"特质对语文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当前高等学校"两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教学的新课题.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思想道德理论特质及其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统领的意义和如何实现这一统领过程,是本文要探讨的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左意味着革命、进步,我们要反对的是"左",而不是左.一般地说,超越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政策,就是"左";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政策,就是右.开展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错误倾向就反对什么倾向.必须正确理解邓小平所说的"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的论断.错误倾向是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的,世界上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要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1.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在课程中所遭受的不同境遇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想的变迁.自西方近代以来,"圈养"式课程与"游牧"式课程企图用不同的方式关照人的命运,都难以真正与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传记"式课程为我们理解课程及其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迪:课程即人生传记过程,课程就在生活中.课程只有回归生活本身,才能促成"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形"与"神"是中国人物画历来所探讨的话题,"形神具备"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则是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绘画思维的基础。后人又把"形"与"神"的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实际,来理解"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量词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因其意义源于造字之初的名词或动词,所以量词的语义特征、语用及其修辞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初形式的烙印。文章论述了近义量词"堆"与"叠"的演变轨迹、自身所带有的语义特征;并在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邵南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2):107-109,137
现阶段居家养老仍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因而就要分析当前影响居家瞻养难度增加的几个因素,并改善居家瞻养质量.建立现代居家养老的新形式——“亲情社区”。  相似文献   

16.
"what"和"什么"在语篇中常常表现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手段等各种衔接手段。英语使用"what"作为下指指称的频率明显高于汉语中"什么",而汉语通过零形式指称或干脆用重复等词汇衔接手段的现象却远远高于英语;"what"和"什么"也可以替代下文的某一个成分作为话语标记语;汉语倾向于运用省略手段,而英语倾向于运用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7.
幼儿自发开展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的游戏,称之为本体性游戏;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称之为手段性游戏。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可以采用手段性游戏的方式。健康领域的教育尽可能地采用本体性游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晏子春秋》中"酣""酲"二字字义的分析,以及对后世不同时期文献中这两个字的字义的分析,并结合《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查阅,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酣""酲"二字字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一字多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词汇语用及两种语用充实的分析,探讨了英语"Blue Moon"的直译汉名"蓝月亮"所引发的截然不同的感悟,并联想到"Blue"的种种巧妙用法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此来拓展和加深对"蓝"颜色词的进一步掌握.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言志”和“缘情”是两种互相对立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要求为政治教化服务,“诗缘情”则只求自由抒发性灵,不考虑政治教化。文章表示不同意此种观点。作者认为,“言志”和“缘情”的意思没有根本的差别,“诗言志”是说用诗来表述内心所存想,“诗缘情”是说诗依照内心所存想而作。这两种说法本身都不涉及与政治教化的关系问题。作者还认为,志、情两词的含义原可以兼包所谓偏于理性的思想和偏于感性的情感,因此,认为“言志”偏于理性、多指表达思想而“缘情”则偏于感性、多指抒发情感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