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人才是发展壮大新经济的首要资源。工程教育以面向社会生产活动培养人才为根本特征,加快发展新经济必须建设发展"新工科",健全新经济发展人才支撑体系,探索人才培养质量新标准。本文针对新工科形势下学校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通过对政策文件的系统梳理,回顾了我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进而明确了我国在政策层面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然后以制造业强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国之一的日本为研究对象,对其三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的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梳理,分析三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特点的异同,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海燕  李宇  薛焕堂 《考试周刊》2015,(26):151-152
本文从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问题出发,分析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和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对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出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能使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而改进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为指导,通过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艺术工科是一个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专业,对该专业的定位有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主体间尚缺乏共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挑战。厘清艺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与基本内容,有助于指导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程序的构建,促进艺术工科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形势下工科建设的需要,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要求,阐述了人才培养新模式。从重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课程思政建设几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实力薄弱、发展缓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应明确发展思路,彰显石化特色,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单科学院,又不同于纯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等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当今高校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从高等工科教育的共性特点出发,在结合平顶山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一省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设计到实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师范院校开始发展非师范工科专业,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地方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遵循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突出特色,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德 《教育探索》2008,(11):40-4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应做好以下工作: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务实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改革实践教学,着力解决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开展院企合作,积极寻求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方向,全面阐述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该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基于工程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历史背景。重点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近5年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过程装备与控制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满足了辽宁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本校其他专业和其他学校相关专业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职业活动特点、公众责任和学制三个方面将工程人才分为工程师、工程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员三类,并界定了工程人才的三个成长阶段。其次,从工程人才类型、人才发展路径、国际协议类型以及所涉及质量标准等方面,对国际工程联盟(IEA)的六大国际互认协议进行了概念特征阐述。再次,针对"六大国际互认协议"的知识体系、毕业生特征和职业能力标准等内容进行了翔实对比分析,总结了三类工程人才国际质量标准的共同点和核心差异。最后,结合我国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应根据多元化工程人才需求,分类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正确把握工程科学家与其他类型工程师的培养比重,将普通本科工程教育向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引流;完善高职高专到本科工程教育的有机衔接,拓宽工程技术专家以及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通道;构建中国特色的分类分层次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积极加入多类型工程人才的国际互认协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从课程体系出发分析了学生就业渠道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认为应用型本科应该构建良好的实验平台,确定办学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是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项重大工程。台州区域经济发展对材料类专业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院校应科学定位材料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基地建设方案,解决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介绍了比较法教学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应始终注意将相关物理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严密的、能动的物理概念体系;通过选择合适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进行创造性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剖析了现阶段校企合作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个角度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体现办学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关系到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独立学院如何遵循"依托母体、相对独立、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培养出适应市场竞争的、具有开拓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在办学特色与质量方面独树一帜,成为独立学院要解决的当务之急。论文采取了纵向(历史与现实)对比研究和横向(独立学院与研究型大学)对比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具备应用性、能力性、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史学人才培养的重心在应用型人才,方志学是历史学科中较为典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目前已在国内个别高校开展。通过方志学专业在高校的探索与实践,探讨高校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指出依托历史学专业实行人才分流培养和开展校地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史学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三个模式:根雕艺术的塑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是精品;自助餐式的选择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竞技体育的竞争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特色。三个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张扬个性,消除劣性,约束顽性,就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真正培养基础厚、能力强、能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