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建国至今,我国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得到不断地完善,对五保对象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五保供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五保供养法律制度还存在着其制度建设不健全、部分地方五供养标准较低、五保供养资金不足,社会捐助不多、敬老院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所以,还应该从不断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法律体系、不断扩大五保供养资金融资渠道、鼓励多种五保供养方式和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在税费改革后由于五保融资层次较低,农村社区建设和供养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致使“五保”老人供养应保未保率上升、五保内容不全、供养标准下降。因此强化政府责任,提高融资层次,完善相应制度,加强社区服务就成为摆脱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村五保供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为例,在税费改革以后,农村五保供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如政府预算投入相对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为此,宜将五保供养资金融资集中到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理顺政府与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将五保供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经营敬老院,制定合理的五保供养层级标准,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五保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之一,在对贺州市钟山县五保供养的实证调查中发现,五保老人供养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规模相对滞后、精神需求在日益增加、娱乐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针对实际,注重资金投入多样化,夯实“五保”变“六保”工作基础、科学规划,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设施完善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构建五保对象幸福乐园、党委政府重视、强化部门配合,共同推进五保老人“保乐”内容落实,以促进五保老人共享革开放成果,提高其幸福指教,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相似文献   

5.
从家庭到院舍——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方式选择自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传统的五保供养方式主要是选择居家生活的分散供养和敬老院居住的集中供养两种,五保老人的养老,从家庭到院舍的决定过程可以分为需求萌生期、需求增长或消退期以及决定期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不同他人对五保老人自主性都会产生影响。应将居家五保老人作为敬老院的潜在院民和外展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尊重他们的自主自决,并为选择不同供养方式的老人提供不同形式和重点的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6.
笔者介绍了唐山市丰润区新的农村五保供养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以及提出下一步供养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日,某村长来到法律咨询室,陈述了如下情况。他们村里有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姜某,因为满脸麻子且嘴有点歪,所以未曾婚娶而独居至今。目前,姜某除了一个远嫁他乡的妹妹之外,没有其它亲人。近来姜某年老体衰,已无什么劳动能力。他妹妹因路途遥远,只能偶尔带点钱物过来探望探望,且她自己家境也并不宽裕。因此,姜某曾多次找村长商谈,要求对其实施五保供养。因该村从未有过此类先例,村长尚有许多疑问:五保供养对象有哪些人?像姜某这样尚有一个妹妹的老年人也需要村里养老吗?五保供养的经费如何筹措?五保供养可以采取什么形式?有些什么标准? 在旧社会,没有亲人的老年人、孤儿因为没有任何生活依靠,日子过得往往比较凄惨而无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党和政府,为“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理想之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制度保障。为做好农村五保  相似文献   

8.
贺州市"离家不离村"的五保村建设模式,具有集中供养方式的优点,避免分散供养方式的缺陷,确保五保老人住有其屋、食有其源、乐有其所,有利于转变农村的生育观和养老观,有利于积累一批公有资产.贺州市通过科学规划、多元筹资、给予优惠、合理设计、加强领导等措施,确保五保村建设工程顺利实施.贺州市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建立和完善五保村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达球 《红领巾》2004,(2):24-25,51
贺州市“离家不离村“的五保村建设模式,具有集中供养方式的优点,避免分散供养方式的缺陷,确保五保老人住有其屋、食有其源、乐有其所,有利于转变农村的生育观和养老观,有利于积累一批公有资产.贺州市通过科学规划、多元筹资、给予优惠、合理设计、加强领导等措施,确保五保村建设工程顺利实施.贺州市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建立和完善五保村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割析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改革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分析整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后,指出在目前阶段高校内部改革制度创新路径应当转向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而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以认识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改革,制度变迁的主体是高校和高校师生.为避免制度变迁低效率,甚至失败,应加强政府与高校的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