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安徽省局部县域实地考察,选用熵权法分析县域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动态及其差异。研究显示,安徽县域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动态整体不佳,但有向好且均衡化发展趋势,且与地区人均GDP水平、金融资源配置正向关联,与金融交易成本负相关。针对其发展困境,文章从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金融资源配置、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等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维护农村居民的经济安全,保证其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农村普惠金融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概况,指出当前农村普惠金融还存在金融服务的供需不平衡、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有限、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众多低收入人群及中小微企业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对可投资资金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供给。大量金融资源又集中于富人或大型企业等"强势群体"手中,因而最终导致了"融资难"和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调控杠杆功能。金融中介是普惠金融调控功能的关键主体,基于两部门金融中介模型思想,分析经济市场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投资与储蓄的调控杠杆机制,可以发现以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加强金融中介的普惠性职能建设,完善整体经济环境,有效降低分摊在单一弱势群体上的资金风险,提高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二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以风险控制为关键考察要素,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缩小国民收入差距。三是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群体金融资源的获得面,降低金融中介的财富积累"门槛水平"。四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建设,宏观调控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健全财政、货币监管政策,建立有利于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在微观调整方面需要各省市因地制宜调整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各新兴金融机构的信息中介定位。五是提升商业可持续性,坚定普惠目标,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金融创新,最终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7,(3):47-50
县域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使社会所有人群享受金融服务,社会普惠属性居于其中心地位。协调县域农村普惠金融的社会普惠属性与金融机构运营的效益中心导向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发现,农村普惠金融推进实践中金融机构在基础建设等诸多方面都以其效益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农村普惠金融效力,导致县域农村金融服务在实践中未能满足农民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金融供需总量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匹配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最突出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实践能够有效化解农村金融供需难题。应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供给机制;并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教育水平。通过完善供需机制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何有效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从根本上突破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成为国家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金融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支持各种农村资金联合模式的探索实践.在这一契机下,内蒙古进一...  相似文献   

7.
自从"普惠金融"概念提出,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从普惠金融的内涵、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紧扣普惠金融最新研究进展及趋势,指出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是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给予展望,希望对我国普惠金融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的需求,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农村普惠金融尤为重要。结合国家2016年出台的普惠金融政策,文章详细的给出了中国农村推行普惠金融的几点建议。期望解决中国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难"、金融抑制等现象,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汤敏 《留学生》2012,(12):24-25
普惠型金融是一个能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在中国建立普惠式金融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覆盖不到的小农户和贫困地区提供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最近,浙江丽水农村金融试点便是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水平逐渐提高,普惠金融主要突出金融业务普及和惠民的特点,可以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为小型企业和个人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这种银行服务形式,有助于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普惠金融业务的特点,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成效,指出了目前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2月22日举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金融供需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普惠金融在我国被高度重视。为了推动普惠金融迅速发展,应从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加强小微金融机构建设、强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3.
14.
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相比于传统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让金融服务渗透进农村地区。利用大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突破农户没有固定收入、缺乏抵押品等不利因素,让其也享受到金融资源。然而,数字普惠金融也面临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居民金融知识薄弱、农村征信系统不完善、金融监管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沿着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优化数字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村金融征信系统、健全农村普惠金融监管等路径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16.
提升农民金融素养水平是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金融意识、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3个维度,构建了由储蓄意识、信贷知识、财务计算能力等18个指标组成的金融素养测度指标体系及其维度指数和综合指数,基于908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民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和创业农民的金融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农民;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使用程度对西部地区农民金融素养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与金融机构网点距离的影响显著为负。据此应采取广泛开展"金融保险知识下乡"等金融知识与金融技能普及推广活动、加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充实农民金融素养普及推广队伍等措施以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金融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在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财政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和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随着我国普惠金融政策的推广和深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挑战,需要不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商业可持续机制以及实施普惠金融差异化战略,才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18.
普惠金融可助推乡村经济产业发展,进而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从乡村企业、个人征信和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普惠金融小微贷款服务话题为入口,探讨普惠金融在乡村经济建设进程中的应用与普惠金融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延伸,契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创新的本质要求,未来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数字普惠金融必然是重要的驱动力。基于中国2011—2020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通过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这一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替换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按人均GDP门槛值将我国划分为欠发达、较发达和发达省份三大区间,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经济较发达和发达的省份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即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提供了重要的“数字机遇”;但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农民却面临着明显的“数字鸿沟”。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等“新动能”催化下,数字金融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进一步纾解城乡间数字基础设施鸿沟、破解城乡居民数字化应用鸿沟、缓解金融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中提出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即要使所有的穷人和富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金融服务。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距离普惠金融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面较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较弱以及减少农村贫困的效果有限等方面。基于此,创新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十分必要,如正规涉农金融机构应建立高覆盖率的农村金融互联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和减少信贷成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应努力建立减少农村贫困的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