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质性研究是研究者个人高度参与的研究形式。无论是资料收集.还是研究报告的文本撰写,都是研究者个人因素参与的结果。教育质性研究的这些特性凸显了研究者个人身份的重要性.走向个人身份的自觉乃是质性研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1质性研究方法的界定 教育科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以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索,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的发展,质的研究方法逐渐被广大研究者接受并广泛运用,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对质的研究价值考量的同时,反思其理论本身无法超越的局限和研究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偏差,以求更好地理解和完善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林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2,(Z1):121-122
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它从微观层面上把握教育问题,建构与人对话的方式,探求被研究者内心情感。从质的研究方法应用中探讨其方法的特点,讨论质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进行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选题是教育质性研究的难点,难于不知从何而起。研究者可以从教育现象入手,依靠研究者本身作为方法,遵循现象·话题·问题的序列交叉回旋,构建立体的漏斗状选题思路,逐步统一研究者的教育信念,拟定研究范式,筛选理论基础,最终聚焦研究问题,确定选题。研究者可以通过撰写教育自传、开展集体审议、运用扎根理论以及实质理论观照等策略,提炼、设计教育质性研究的选题。  相似文献   

8.
沈永辉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8):54-60,77
2015-2017年,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的质性取向突出.根据研究者资料收集与分析方式的不同,质性研究范式的教育政策研究具体使用了个案研究、民族志、话语分析、扎根理论与解释主义以及后质性研究方法.从这些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注"实践"中的教育政策,即存在于文本之外、活动于主体之间、无法脱离现实实践世界的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9.
由于教育行动研究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而学术界对量的研究方法的介绍相对比较多,下面对在教育行动研究的求“真”阶段如何使用质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由于篇幅有限,下面只讨论质的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主角波罗探长抽丝剥茧的侦探过程和社会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不谋而合,作为教育研究者也需要运用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太古乡进行实地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人(包括农村学生、家长及教育者)对农村教育的需求与期待,自下而上地反映农村教育中的真实问题,可以为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其次,本文旨在唤起研究者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农村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对美、日、中三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比较 ,向读者提示 :一个国家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畴受研究者共同体理念和目标的制约 ,同时又受到具有不同研究专业背景研究者实践的影响。本文还从后现代主义观点的视角分析了实证研究、质的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在此基础上 ,主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采用“质”、“量”结合的方式 ,并探讨了今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质的教育研究强调对教育研究对象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理解”、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教育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特征,为质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契机。从聚焦高职课程的具体问题到撰写研究报告整个研究过程,质的研究方法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程序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教育研究者之所以选择和运用质性研究,存在多种可能的解释:它指向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即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整体转换相关;它指向教育研究的现实诉求,即与当前研究的困境相关联;它指向研究者的个人选择,即关涉研究者的研究旨趣;它指向研究者的目的论,即与教育研究的知识生产目的相关。其实,方法论选择的过程是研究者确立个人身份的过程,它形塑着教育质性研究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5.
人种志是文化人类学特有的一种研究方法,着重指研究者深入异文化性质的田野从事调查研究、描述文化或人类行动的过程。该方法因能获得其他质性研究方法所不能获得的有关教育现象或问题的资料而越来越受教育研究者的青睐。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性、伦理性和研究过程中的循环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混合方法研究逐步兴起,并被教育研究方法论者称为是继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综合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各种优点,给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能唯方法马首是瞻,而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选择,以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有效又易于教师掌握的研究方法对教师专业成长十分重要。引导性日志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关注被研究者的内心的情感,被研究者可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通过日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为研究者获得了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引导性日志正是在质性研究的背景下正越来越显示出其新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关于引导性日志的结构、有效策略以及实施过程,为引导性日志在国内本土化的教育实践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借鉴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究竟该使用定量还是质性的研究方法常常使研究者感到困惑。比较这两种方法可以发现纯粹的定量或质性的研究方法在运用中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两种方法整合的必要性,而默会知识论也为其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并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作为校长.就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地创设平台,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共享中快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戴彩虹 《文教资料》2006,(17):78-79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其中就有对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与质的研究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的理解和运用。质的研究做为一种与量化研究有明显差别的研究范式,60年代以来,在国外的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者不断探索其研究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