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永勤 《寻根》2014,(6):12-17
<正>围棋也称"弈",相传尧舜时期便有围棋了,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做围棋以教之。"此传说虽无可靠的根据,但说明下棋具有教育功能。迄今为止,我们确切知道关于围棋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左传》:"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问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  相似文献   

2.
学人寄语     
戴璉璋 《中国文化》2013,(1):2-F0002
马一浮先生讲述六艺,绝对不只是要传授一些古代文献学方面的知识而已。他有使人人"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的弘愿,他要凭藉六艺之道使人们"尽己之性,尽人之性",以体现"圣人之盛德大业"。马先生说:"六艺之教莫先于《诗》";又说:"六艺之教终于《易》而已"。所谓六艺,毕竟有"六",如今只著重《诗》与  相似文献   

3.
《寻根》2017,(1)
<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八陈图,一名八阵图。或问:八阵图是什么?答案莫衷一是。一曰诗歌。民间流传不少歌咏武侯《八阵图》的诗,其中以杜诗最为有名。杜甫晚年离成都草堂南下,由云安移居夔州,有《八阵图》诗一首,其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文本本义(或称原义)和意义(或  相似文献   

4.
曹丕(187-226)的“文氣說”對我國文學批評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他的理論體系中,“氣”是評論作家作品的一個重要標准,正如劉勰(465?-520)《文心雕龍·風骨》所言: 故魏文稱“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論孔融,則云“體氣高妙”;論徐幹,則云“時有齊氣”;論劉楨,則云“有逸氣”.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異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并重氣之旨也.  相似文献   

5.
蒙文通曾云:“我國舊籍之訛誤紊亂,無過於《老子》.”①此殆以其人其書具哲學之思辨,故清以前之注本幾數千家,②今可考者尚有四五百種,③近代以還之研究專著亦數十百種;復以其人其書為道教所用,故行迹怳惚神秘,撲朔迷離,書主由治國而治身,牽涉仙道養生.千百年來,儼然爲一治絲而棼之難理公案.上世紀古史辨思潮興起,就其人其書之異說,竟有二十九種之多.④因未有新資料,各家之是是非非,只能以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卷陆肃宗代宗本纪云:赞曰:蓋自高祖以来,三逊位以授其子,而独睿宗上畏天戒,发于诚心,若高祖、玄宗,豈其志哉!寅恪先生批云:睿宗亦未必发于诚心,欧公猶为旧史所欺也。锦(?)案:先生之批注,诚为卓识。旧史多言睿宗逊让,玄宗孝友,故欧以认为睿宗逊位乃发于诚心。  相似文献   

7.
忆太炎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憾得很,1936年太炎先生逝世之际,国内外学术界的挽诗挽联很多。而我当时正在苏州从先生受业,哲人云亡,竟没有写下诗、联以寄哀,同门师友多怪之。其实,我并无他意,只觉得,先生的学术造诣与革命的一生,决不是几句挽诗,或一副挽联所能概括;而先生对我的谆谆教导与扶掖奖许之厚谊,更决非语言所能表达。故与其言而无当,倒不如缄口“心丧”,更为得体。  相似文献   

8.
“寸阴寸金”之说,来之惜时的古代文人。“寸阴”一语初见于汉。《淮南子·原道训》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自此,以“寸阴”指称时间大为流行。唐末王贞白有世所传诵的名句:“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鹿洞二首》)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父之》云:“共惜相从一寸阴,酒杯虽浅意殊深。”朱熹《偶成》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未可轻。”诗中“寸阴”显然是指极短的时间,然而在“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中,“寸阴”是一个有一定值的时间。那么,“寸阴”如何求解其值呢?光阴,意即光的投影。光影当…  相似文献   

9.
蒙文通曾云:“我国旧籍之讹误紊乱,无过於《老子》。”①此殆以其人其书具哲学之思辨,故清以前之注本几数干家,②今可考者尚有四五百种,③近代以还之研究专着亦数十百种;复以其人其书为道教所用,故行迹悦惚神秘,扑朔迷离,书主由治国而治身,牵涉仙道养生。  相似文献   

10.
在早期周礼乐语之教中,《周颂》被用于祭祀、太学之教、天子视学等仪式中"升歌"的素材。周礼乐语之教在升歌之后有一种针对"歌"的"既歌而语"仪式,这种仪式是用"兴、道、讽、诵、言、语"六种不同的方式("乐语"),对"歌"之义加以阐发,以体现、强化仪式的教化功能。《大雅》部分诗篇是据周礼乐语之教中的"乐语"而创作,"乐语"的性质决定了《大雅》部分诗篇与《周颂》有一种对应关系──《雅》诗是对相应的《周颂》诗义的阐发。这种对应是由礼仪决定的。周礼乐语之教在《诗》的创作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从西周到春秋,《周颂》的地位经历了由高到低的变化,这决定了现今《诗》文本的编排顺序和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祆教及其教义琐罗亚斯德教源于古代伊朗,因教主名叫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该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是光明和正义的代表。然而,以教主名字命名的琐罗亚斯德教,在古代中国并未流行其音译的名称,而是称为祆教,是其教徒拜天之故,即通过观察其礼俗,按其礼俗最明显的特征来命名。据陈垣先生考证,在  相似文献   

12.
陳寅恪先生<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云:"研究當時士大夫之言行出處者,必以詳知其家世之姻族連繫及宗教信仰二事為先决條件,此為冶史者之常識,無待贅論也."他批評梁啟超"取己身之思想經歷,以解釋古人之志尚行動,故按諸淵明……所出之家世,……所發明之新說,皆所難通."①陳氏之治史方法,於此可見一斑.  相似文献   

13.
<正>学与问原为两事、两义。《说文》曰:"斅,覺悟也。"意为知晓、觉悟,虽非其本义,但许慎所选字形加了"攴"旁,视教、学为一体,其实是对的。甲骨文"学"字乃从臼持爻以教膝下子之形,是个会意字。后又加表庐室的秃宝盖,《说文》中秃宝盖意为蒙昧,表示启迪童蒙,故其本义为接受教育、学习,颇有点今日上学的意味。从中亦可见教与学原为一字,后来才分化为两字。《尚书·兑命》曰:"学学半。"意谓教和学各占一半,教和学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会通”,我国古代文献最早见诸《周易》,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闽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力……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节日的形成 风俗者何?民国版《辞源》云:“礼,履也。国人所践履,定其法式,大而冠婚丧祭,小而视听言动,皆有其节文也。”《汉书·地理志》对风俗的解释为“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中颇多描写“梨花”的作品,诗人尤好以“梨花”喻女子之白皙。例如《全唐诗》卷164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二云:“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根据张为《本事诗》记载,《宫中行乐词》系李白醉酒后应唐玄宗之召而为,诗咏杨贵妃之雍容华贵。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云:“研究当时士大夫之言行出处者,必以详知其家世之姻族连系及宗教信仰二事为先决条件,此为治史者之常识,无待赘论也。”他批评梁启超“取己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故按诸渊明……所出之家世,……所发明之新说,皆所难通。”陈氏之治史方法,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儒之为世诟病久矣,初不始于鲁哀公与孔子问答之时也。顾自汉以前,儒乃术士之通称,故《史》、《汉》叙及秦之阬儒为“阬术士”。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而后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孔子事儒之称。故高诱注《淮南》云:“儒,孔子道也”。是汉人之通义也。观孔子教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此蓋以能识大而可大受者为君子儒,但务卑近而已者为小人儒,是孔子之所谓儒,固有广狭之不同,亦即昔人所谓“君子务其大者速者,小人务其小者近者”之意也。孔子周游列邦,而“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其不得志于时,亦已甚矣。此后二千余年,中国社会,虽有崇儒之名,乃属行眨儒之实。窃商其情,  相似文献   

19.
来新夏 《寻根》2007,(6):126-127
家谱为表谱之一种,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与族人事迹之编纂体裁。肇端于远古,甲骨、金文已见其雏形;商周以还,官私撰述,为数不少。太史公撰《史记》即参考春秋之前大量谱牒,故其《自序》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惜多已亡佚难求。  相似文献   

20.
北宋的苏东坡 ,是以诗、词、书、画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载入我国文化史册的。他的作品多富于哲理性 ,这从他的两首绝句《琴诗》和《题西林壁》就可窥见一斑 :《琴诗》是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题西林壁》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琴诗》是说弹琴要有琴 ,还要有具备弹奏技巧和音乐素养的弹奏者 ,缺一不可。其概括意义在于阐明一切创造 ,都是主客观交融而成的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云萦雾绕、岭重峰叠的景象。其概括意义在于指出研究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