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当学生对教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态度时,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老师所交子的工作。哪怕遇到很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协调,由于学生对教师不信任和逆反心理作怪,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学生体验到了快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颓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育实践都表明,调动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教育能力,也取决于教师热爱学生。爱生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憎、善与恶的情感意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著名的“教师期望的效果”试验的结果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道理十分简单,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爱护和帮助,内心产生满意喜悦的情绪体验。在这样的情感因素的激励下,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学习。反之,受到冷遇或厌弃的学生,也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老师的偏心和歧视,内心  相似文献   

3.
幼儿在和老师的接触中,常常伴随着情绪与情感的体验。而幼儿对教师的教育态度的体验又是最敏感、最细微的。孩子们渴望从老师那里汲取爱的温暖,受到彭舞,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因此,教师对幼儿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对幼儿的情绪与情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而教师的教育态度对幼儿的情绪、情感的感染力是最大的。如在一次游戏中,有好多小朋友刚玩一会儿就走开不玩了。这时我参加到游戏中,和小朋友一起玩,那些走开的小朋友,看见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玩得那样热闹,又都回来参加游戏了,而且玩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任务,对有了缺点、错误的学生,教师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让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加以改正。而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不应有的对立情绪。学生对老师教育,或默不作声,或掉头便走,使教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有时即使服从,也是口服心不服。教师看学生不顺眼,学生见老师不高兴。这种对立情绪不及时消除,就不能建立正常师生关系,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难以正常开展。这种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是怎样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消除?本文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经常会体验焦虑、抑郁、消沉等负性的情绪。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学会倾听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是班主任的必修课。然而,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观念,使得一些班主任根本就不会倾听。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类似“我的话还没说完,老师就……”  相似文献   

6.
论课堂学习情绪的微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的情绪极性 (正或负 )、情绪水平 (强或弱 )以及情感体验的丰富性 ,对其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课堂学习情绪微观调控的涵义是 :教师通过操纵各种教学变量 ,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 ,引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 (学习 )状态。这里的“微观”调控 ,是相对于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等“宏观”措施而言的 ,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调控措施。一、学习情绪微观调控的必要性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当教师讲完一个问题之后问学生 :“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问题 ?”往往会有部分学生不知老师讲了什么 ;当…  相似文献   

7.
陈莺 《儿童音乐》2007,(2):56-58
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审美体验,课堂中那种来自师生自我涌动的群体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点,与上课老师则有重要的关系,老师情绪的好坏会带给学生最直接的影响。我认为教师走进教室就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对每一个学生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关爱,用亲切和蔼、风趣,幽默的语言,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感染全体学生。当老师合着美妙的音乐和学生的喜悦情绪融入一体时,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9.
焦虑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教育焦虑”可以概括为人们因教育过程中某些不确定因素对个体发展和需要构成威胁而产生紧张、不安、恐慌等复杂的心理状态,个体的焦虑情绪被群体感知而聚集和扩散传播,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群体性焦虑情绪,在社会层面相互作用和影响。不同教育群体“教育焦虑”具有明显差异,教师“教育焦虑”是基于职业体验和教师角色价值思考而产生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是源于教育竞争压力和对子女教育过高期望;学生“教育焦虑”则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体察感受。  相似文献   

10.
赵瑞莲 《班主任》2002,(1):16-16
提高教师教育行为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而在互动过程中,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到另一方的行为。这就需要老师摆脱学生的消极影响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大家普遍认为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气氛,气氛的好坏直接体现出人们的情绪。情绪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明显、短暂强烈的主观体验;它是一种潜在的内动力。情绪具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增力与减力的两极性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体验到:学生情绪高涨时就会表现出专心听教师讲解,全神贯注的观看教师示范;在练习时,个个兴致勃勃、  相似文献   

12.
焦虑和抑郁是人们常常会体验到的两种典型的消极情绪,教师的焦虑和抑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所处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初中教师会常常体验到这两种消极情绪。为了了解初中教师焦虑和抑郁情绪现状,笔者对部分初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引起人们对初中教师情绪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焦虑和抑郁是人们常常会体验到的两种典型的消极情绪,教师的焦虑和抑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所处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初中教师会常常体验到这两种消极情绪。为了了解初中教师焦虑和抑郁情绪现状,笔者对部分初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引起人们对初中教师情绪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许乐瑾 《现代语文》2009,(7):116-117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更有激情。教师通过情绪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将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如何使学生能够安心守纪,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的沟通格外重要;沟通是理解的基石,是实施针对性教育的前提,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当教师与学生有了心灵的沟通,当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一片爱心时,他就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就会有一种情感满足的体验,就会有一种向上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就可以挖掘出内在潜力,产生出努力向上的自我教育力量。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是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注重成效的沟通策…  相似文献   

16.
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取得成功,心理就会有强烈的满足感,以至喜形于色,兴高采烈到手舞足蹈,这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因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情绪体验。这种满足和兴奋,会促成进一步追求探索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亦是如此。所以教师要进行愉快教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学生创造产生积极情绪的条件。一、愉快教育的教学内容愉快教育是充满情趣的教育,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从教学内容上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新颖性。新颖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表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明确自己的教学态度,出现抱怨式的教育现象。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的时候,教师没有采取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身的错误,而是一味批评指责学生,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对教师也会产生怨恨,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我行我素,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尤其是得到老师的承认与认同,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由此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情绪表达是教师由外在情景或事件引起的生理、心理过程,以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经过调节或者不经调节外显出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已有的经验表达情绪,很少关注学生对此的体验,情绪表达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因此,顺应这种问题的诉求,在对教师情绪表达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学生认为的"好脾气"老师中隐含的教师正面和负面情绪表达的亲和自然、有因适度、协调真诚的学生之维,提出教师应该升华情感增加正面情绪表达、历练言行调控负面情绪、秉持真诚协调正面和负面情绪表达,做学生心中"有温度"、"好颜色"、"真性情"教师的理念,可以为一线教师情绪表达时提供指引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岚岚 《考试周刊》2014,(44):94-94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强化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如何使学生能够安心守纪,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的沟通格外重要;沟通是理解的基石,是实施针对性教育的前提,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当教师与学生有了心灵的沟通,当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一片爱心时,他就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就会有一种情感满足的体验,就会有一种向上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就可以挖掘出内在潜力,产生出努力向上的自我教育力量。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是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