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抱着某种特殊目的而故意删改古书和他人的著作,这早在编纂《四库全书》之前,就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乾隆皇帝弘历并不是“始作俑者”。上次《闲话》提到的弘历批评四库全书馆所进的《宗泽集》和《杨继盛集》,其原本都是康熙年间经过删改的刻印本。清初潘耒编刻其师顾炎武的诗文集及《日知录》等遗作,对于原稿也作了许多窜改和删削。章太炎为黄侃《日知录校记》作序,很有感慨地说,潘耒是顾炎武“门下高材,造膝受命,宜与恒众异:乃反剟定师书,令面目不可全睹,何负其师之剧耶!”接着又说,“盖亦惩于史祸有屈志而为之者也!”清初大兴文字狱,图书编刻者  相似文献   

2.
说经典阅读     
说起读古书,我们会想起鲁迅。 鲁迅说过逆耳的话,那是忠言。有人说,他自己读了很多古书,却反对读古书;不让别人读,自个儿躲起来悄悄读。我读过鲁迅的书,他的想法没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续修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型《四库全书》的续编,共收书5213种,比《四库全书》(3462种)增加了51%,从1994年开始启动到完成编纂历时8年,被誉为“八年成旷典”.2002年5月9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主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总结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亲临会场,同参加这一盛举的专家学者、出版者一起座谈、合影,大家都很高兴.我当时讲,是“大功告成”,现在一切情况证明,是“名副其实的大功告成”.但是还要补一句:“尚未尽善尽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年我们通过媒体向出版界和读者公布过,像《四库全书》那样,《续修》也要有《提要》.如果不能兑现,我们就食言于出版界,就对不起读者.所以,同《续修四库全书》配套的《提要》,是非写不可,非写好不可的.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乾隆朝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一说是在编纂此书时,大量抽删、毁损、焚烧珍贵典籍,是我国文化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另一说是征集了许多散佚在民间的图书,使这批图书得以保存传世,季羡林认为其"嘉惠学林,  相似文献   

5.
王竞 《图书馆建设》2001,(1):105-106
纪晓岚先生,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才智型文人。他性情坦率通达,而且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尚书、协学大学士高位。 他才学淹贯,传世著述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阅微草堂笔记》,和其孙树馨刊本的《纪文达公遗集》文十六卷诗十六卷。 1955年夏,我初到哈市图书馆,有一段时间跟随卢乃绪先生整理中国线装旧籍,他告诉我,有时间读一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中国目录学的精要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而《提要》正是这一方面的典范。”又说:“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相似文献   

6.
谈及创作方法问题,鲁迅有一个精辟的见解:“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致赖少其的信,1935年6月29日)在《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中,他说过类似的意思:“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他的《一件小事》就是这方面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曾说:“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白莽作(孩儿塔)序》)被鲁迅称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瞿秋白遇难后,鲁迅悲痛不已,1936年他抱病汇编了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以“诸友怀霜社”名义出版,并亲自写了序言和广告。  相似文献   

8.
书评二题     
(一) 书评是评论图书的一种独立的文体,但在其他文体中,往往也包含有评论图书的内容。鲁迅在给一位青年开列的读书单中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并认为这本书的价值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  相似文献   

9.
华南师范学院李育中教授过去在《试积鲁迅之书》说:“有朋友颇羡慕我那本一九二六年线装印蓝色字的《痴华鬘》,但我却羡慕另一朋友那本金陵刻经处所印的《百喻经》,因为那才是鲁迅亲自‘施洋银六十元敬刻’的最早印本。”(《羊城晚报》,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笔者旧藏鲁迅先生著译初版书中适有此二书,《百喻经》是初印本,而《痴华鬘》一书是鲁迅手书制签本。分别介绍于下。《百喻经》分上下两卷,收譬喻故事九十八则,是宣讲佛教大乘法的寓言性质的经  相似文献   

10.
目录学是一门博览群书,必须具有真知灼见的学问。鲁迅先生在他一万多册的藏书中,就有不少是属目录学的书,这是他写作之余“随便翻翻”的书。有一次,他很坦率地说:“现在有一些老实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的,略谈一下,我也的确好象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却并沒有本本细看。还有一种很容易到手的秘本,是《四库书目提要》,倘还怕繁,那么“《简明目录》也可以,这可要细看,他能做成你好象看过许多书”。(《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鲁迅  相似文献   

11.
鲁迅所译法捷耶夫的名著《毁灭》,从出版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前,鲁迅在给亲密的战友瞿秋白信中曾无限深情地说,自己对于《毁灭》中译本“就象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爱“书”竟然如同爱“子”,这或许会使今天的一般读者感到些微诧异。可是,假如我们回顾在那腥风血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鲁迅的语言和他运用语言的艺术。他的修辞手法,便是应当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致李桦》)又打比方说:“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做文章》)可见鲁迅是十分注意语言的修饰工夫的。这里试着谈谈鲁迅作品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3.
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与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著录书目相比,《四库全书总目》有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者七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四种。这差异性反映出《四库全书总目》成书过程某些原始的面貌,包括门类、次序的调整,收录书目的撤出与补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著录改为存目,存目改为著...  相似文献   

14.
早在未相见之前,瞿秋白与鲁迅就互相敬慕,当秋白看到鲁迅写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一文时。称赞说:“写得好,究竞是鲁迅!”鲁迅看到秋自的译作后,也高兴地表示:“我们抓住他!要他从原文多翻译这类作品!”此后,应鲁迅之邀,  相似文献   

15.
“假洋鬼子”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对于这个称谓,英若诚不仅不反感,还觉得这是大家表达友善的一种方式。他曾请四弟英若智为自己刻了一枚“假洋鬼子”的图章,算是接受了这个荣誉称号。英若诚的确是个集大俗大雅、大洋大土于一身的人。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说:“轼诗文衣被天下,刻本丛杂,较欧阳修集更多,诸家所记,不可殚数”。本文拟将宋代编集、注释和刊刻苏轼著作的情况作一简介。苏轼在世时,其诗文刻本即已层出不穷。他自已说过:“世人蓄轼文者多矣”(《东坡后集》卷一四《答刘沔都曹书》),“市人逐利,好刻某拙文”(《东坡续集》卷四《与陈传道》),“贾人好利,每取拙文刊刻市卖”(《瓯北诗话》卷五)。当时,即使一些边远地区,也有苏轼著作的刻本,如范阳书肆,就曾刊印《大苏集》。大约较早编集苏轼作品的是彭城人陈师仲。他于神宗元丰中期,搜集苏轼在密州、徐州两地任太守时所写的诗篇,编成《超然》  相似文献   

17.
1942年10月中旬的一天,陆定一同志叫我到他和秦博古同志办公的窑洞里去,告诉我说:“过几天,就是鲁迅去世六年了,我们要发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先生;你去准备一下,写一篇,拿给我们看看……”说时,他和博古都望着我,面带微笑。为《解放日报》起草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对我当时那样一  相似文献   

18.
肖东发 《出版科学》2000,(2):49-53,60
佛教印刷品历来图文并重,单页的经咒、还愿词。或上图下文,或右图左文,有的佛像刻在中间,还有的刻在四周,各种装帧形式的整部佛经,乃至卷帙浩繁的《大藏经》,也常以“佛说法图”开卷。我们不妨把这种现象再向前推进一步:佛像雕印要比佛经雕印更早,捶拓和印章的结合点即是佛像,其时约在7世纪初期,文献和实物均可提供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李飞宏 《大观周刊》2012,(43):30-30
鲁迅最早对屈原作品作出评价是通过他和好友许寿裳聊天时表达出来的。据许寿裳回忆,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曾送过他一本线装《离骚》,并对他说:“《离骚》是一篇自叙和托讽之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自此以后,鲁迅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更加全面、深刻的对屈原及其作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古书疑义举例》是俞樾的“小学”名著,他在《自序》中指出,由于语言变迁、文字演变,使得“古书疑义所以日滋”,而他写作此书是要“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据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P1。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由此可见,《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阅读先秦古籍的入门书,“举例”不是“举出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