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动画民族化尝试的成功案例《秦时明月》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策略——即应当在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结合当代审美,改变动画受众低龄化的陈旧观念.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创作出多元化的富有创新性观念的动画作品,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民族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动画创作的不竭源泉。中国动画要健康成长,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特色提升中国动画的内涵品质,塑造中国动画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元素在三维动画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三维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以全球化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探讨中国动画人在民族化、国际化的动画创作之路上如何合理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创造性地理解民族文化精神,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国际性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中,不少国产动画质量低下,缺少独特性,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长期错位,有“形”无“神”、以“形”代“神”。正确认识动画民族化的形式与内容,准确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形”、“神”兼备,动画作品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韵味,才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中,不少国产动画质量低下,缺少独特性,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长期错位,有"形"无"神"、以"形"代"神"。正确认识动画民族化的形式与内容,准确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形"、"神"兼备,动画作品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韵味,才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动画艺术与传统元素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和谐相生的。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大众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研究,探寻适合动画创作的艺术语言符号,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动画创作。  相似文献   

7.
民族化是中国动画应对全球化冲击的生存之道,是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实需求,也是艺术发展自身的需要。从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发展方向,至少应包含四方面的内涵:民族化应学习国外动画的资本理念和先进营销策划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赋予鲜明的民族特色、传达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查霞 《华章》2011,(34)
对动画民族化的狭隘理解使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未能真正深入到民族精神本体.中国动画要体现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内涵,一方面需要以相应的人文精神内核作为依据,另一方面只有将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让中国动画真正传达出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动画电影迷失在对美日动画的模仿之中,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叙事上也越来越丧失其应有的民族个性。坚持民族化叙事是当前中国动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动画市场上制胜的法宝。为此,动画创作者要善于从民间文学取材,并深挖其民族文化内涵;要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化;要实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还要善于借鉴中外优秀动画电影以及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策略,并“化”为己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动漫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我国博大精深、鲜明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的创意源泉,在动画创作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能培育动漫产业的民族品性,还能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动画民族化建构过程中应如何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探讨,阐述中华民族诗性艺术精神如何在动画作品中合理运用。分析了大众文化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动画作品民族化特质缺失的原因,以拓展民族化动画之路为目的,提出了走民族之路所应具有的观念和心态,并对创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西方油画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纵观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可以看出民族油画只有根植于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精粹中汲取营养才是中国民族油画的出路。且不仅仅是绘画题材、绘画技法的民族化,更需要画家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刻地认识,并能做到师法自用。  相似文献   

13.
油画传入中国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西方传统的绘画艺术,具有材料工艺不同和造型技术新颖等特点,在与中国文化交融和碰撞中得到了发展。许多著名油画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油画民族化的问题,并且有一大批的优秀油画作品出现,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面貌与绘画风格。本文就基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油画创作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动画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依据动画文化学关于动画的"传承"特性、动画的"文化"体验来论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动画的形式进行传承的优势所在,从而更加肯定了当今探索运用动画的方式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本土文化元素之于现代卡通吉祥物,在人们潜意识中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国内的现代吉祥物设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更深含义。在国内的吉祥物设计中,应融入我们对本土文化的研究与再利用,使本土的吉祥物设计更具本民族的文化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昕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24-26,33
卡通和儿童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卡通是文学和美术、影视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载体和传播形式。卡通对儿童文学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幼儿文学而言。具象化的卡通更易于被幼儿接受。使幼儿更早地独立地接受文学熏染成为可能。再者,在电子传媒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儿童文学文本已不再有昔日的辉煌。借助卡通这种容易为儿童所获取、所接受,深受儿童喜爱的艺术传播形式,能够扩大儿童文学的辐射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儿童获得精神的滋养。  相似文献   

17.
张艺谋的很多影片都是从中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出发,以各种带有暗示性、寓意性的形象构建出一种朴素的中国传统文化风范,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符号。本文即以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载体,从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和元素着手,探讨其以不同形式和状态的异样呈现,分析其在电影美学上的暗示,从而揭示影片中女性的独悲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本土化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如何使中国的包装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包装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是以中国形象为背景的美国动画片,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然而,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到处充斥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严重背离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试析这部作品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并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