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齐国和鲁国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史称“长勺之战”。教材选自《左传》中的《曹刿论战》,记载的就是长勺之战,文中写鲁国打败齐国的战争过程只用了52字。战斗紧张而激烈,作者为什么只用了如此少的文字呢?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作。本文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齐国(在今山东省中部)强大,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弱小,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因为战争发生在鲁国的长勺,故称“长勺之战”。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中,对《曹刿论战》作了极其精辟的分析:“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曹刿论战》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包括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评论),只用了二百二十二个字,做到言简意明,写得恰到好处。 全文共三节,自成段落。  相似文献   

3.
《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公元684年),齐国和鲁国在长勺交战的史实,塑造了曹刿这个卓越的军事家的形象。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齐鲁两国投人了大量的兵力,战斗异常激烈,可写的东西自然很多。但从文章的整体内容来看,本文的写作重点不是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具体过程,而是通过此次战争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军事思想。对于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只不过是证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正确的一个事实,所以作者对此采取略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这里有一个一直让我困惑的问题:当时齐国剑拔弩张,鲁国的形势千钧一发,庄公和曹刿此时最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即如何退敌,而曹刿却在大敌当前之时与庄公讨论"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如果鲁国此  相似文献   

5.
<正>《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全文仅二百余字,记载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长勺之战。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是全文的核心,短短的三问三答交代了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关键因素,透过这些简短的话语,我们看到的是鲁庄公在曹刿的一次次否定下政治思想的转变。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庄公好力",《曹刿论战》  相似文献   

6.
钻研《左传》和《楚词章句》,参阅各家注解,得益不少。对词义的解释偶有不能同意的地方。谨择其要者以商榷之。 一长勺与殷民居地无关。 “长勺”与“长勺氏”先后出现于《春秋左传》。前者是鲁国地名,鲁庄公十年曾败齐师于此;后者是复姓,是鲁定公四年所载周初分给鲁国的股民六族的一族。谨慎的词典编者虽把他们列在同一词条之下,但分别作了不同的注解,没有把他们联系起来。自《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根据《春秋汇纂》说长勺是殷民长勺氏的居地,以后采用其说的颇不乏入。尽管《春秋汇纂》引《路史》为据,但是《路史》也没有提供什么好材料,只是想当然而已。我认为这样的说法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7.
《曹刿论战》一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言经典作品之一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二百二十二: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近来再教这篇课,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我认为长勺之站的首功应归于那位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知人善用的鲁庄公。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8.
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庄公指挥的著名战役之一,但从后人的评价看,鲁国的胜利不仅没给鲁庄公赢得声誉,反而使其成了“肉食者鄙”的代言人。这实于历史不符。本文通过对长勺之战和鲁庄公“文治武略“的分析,企图还鲁庄公以公道,并希望能作为对鲁庄公评价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名篇。其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其功首推曹刿。曹刿的取胜之道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先看曹刿的"知己"1.知肉食者"鄙",挺身而出从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曹刿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  相似文献   

10.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曾先后提到这一点,并把这次战争跟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韩信破越之战、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蜀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一向被看作“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审诸历史,这种说法未必准确.在人们的印象中,春秋时代的齐是大国、强国,鲁是小国、弱国.这种想当然的看法并不合乎齐、鲁建国以来直至长勺战役时的史实.说长勺之战系“弱军战胜强军”,是把后来的历史观念(鲁弱齐强)误移于前了.首先,在齐、鲁立国之初,两者都是雄踞山东半岛的大国.且鲁优于齐.因为周初封建诸侯是周公主持的.周公之封建,“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其厚于姬姓近亲是显然的.何况鲁的始封者乃  相似文献   

12.
备课资料作者《曹刿论战》是从《左传》摘录出来的短文。《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史官左丘明。现代学者有人考证,《左传》的作者是战国初期人。背景《曹刿论战》所写的故事,是春秋时代齐鲁长勺之战。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齐在北,鲁在南,齐强鲁弱,齐大鲁小。在齐鲁  相似文献   

13.
《殽之战》选自《左传》,题目是后人加的。《左传》是编年史,它以鲁国的纪年编次,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矛盾斗争。《彀之战》选自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下面就这篇文章谈几个问题。一、殽之战的前前后后。《殽之战》记述了秦郑之间、秦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前面说过,《殽之战》是从一部编年史  相似文献   

14.
周桃红 《学语文》2008,(1):20-20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相似文献   

15.
一、题解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原文并无此题目,标题是后人加上。内容是记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并赞扬曹刿的爱国思想,重视人民力量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长勺战役发生于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二年。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鲁桓公十八年,桓公亲访齐国,因其夫人与齐襄公私通之故,而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  相似文献   

16.
《左传》当中描写长勺之战时,极力渲染曹刿出众的才华,而我认为,长勺之战鲁国之所以取胜,最关键的原因并非是曹刿的才华,而在于鲁庄公海纳百川”的宽容心态。曹刿在进见之前,曾说过:“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曹刿虽有才,但为人不谦逊,若让君王听到,往往被排斥。楚怀王仅仅听信小人谗言,就将楚国左徒屈原贬为庶人,使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对比而言,鲁庄公所创设的环境,的确是十分宽松的。况且,曹刿本是一芥草民,对鲁庄公循循善诱地教导时,鲁庄公并未觉得他傲慢,反而虚心接受,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鲁庄公对臣民十分宽容、和善。…  相似文献   

17.
《曹刿论战》一直被列为中学教材,也为各种古文读本所选录,人们对它的理解、分析,大体相同。但是笔者经过一番考索,却感到对鲁庄公旧评价存在较大的问题。今提出供讨论。《论战》记述了春秋齐鲁长勺之战,战争结果齐败鲁胜。现在几乎所有的分析文章(包括史学方面的)都这么说:由于鲁庄公在战前实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措施,取得了人民支持,因而鲁国取得了长勺之胜。对整个作品的分析都离不开这个“基点”;有的还进而发挥出许多“古为今用”的道理:小国可  相似文献   

18.
长勺《辞海》注为:“古地名。春秋鲁地。因商遗民长勺氏居此得名。今地不详。”近查《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找到了古长勺的方位,它在齐长城以南鲁国牟县的北面,在今山东省莱芜县东北。长勺的东面有鲁山,西面有泰山,东北面有淄水,西南面有汶水,依山傍水,可算得是举行反攻的有利地形。赤壁苏轼在《赤壁赋》中误把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壁当作“赤壁之战”的故址,这一点已由《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楚材所否定。吴  相似文献   

19.
《曹刿论战》记述了春秋前期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此文是雅俗共赏的名篇。史家往往把这场小小的战役与井陉、淝水等大战并列,作为历史上一个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龚维英同志《“长勺之战”不是“弱军战胜强军”》一文(见《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对俗解提出质疑。然拜读之后,却觉得水越搅越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光辉著作中,引用了《曹刿论战》一文,生动地论述了战略防御原则,批判了军事冒险主义。现就这篇文章的人物分析,谈谈个人的肤浅体会。 文章写两个人物:一个是曹刿,一个是鲁庄公。 鲁庄公是鲁国的统治者,对军事鲁莽无知。你看,他对这场关系到鲁国生死存亡的战争,采取多么轻率的态度: “齐师伐我”,他不管自己准备如何,“将战”; “战于长勺”,他不问敌人士气盈竭,“将鼓”; “齐师败绩”,他不顾敌情真伪莫测,“将驰’。 “将战”、“将鼓”、“将驰”三个词,便把急躁冒失的鲁庄公描绘得形象、逼真。加上战前他的“小惠未遍”,“小信未孚”,不懂得取信于民,以及战后他还昏头胀脑,不知何以制胜而“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