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红果 《新闻传播》2012,(6):145-147
本文选取大型电视纪录片《敦煌》为研究案例,以视觉符号重塑历史信息为切入点,对视觉符号在时空中的运动进行分析,以此阐明视觉符号于意义重构的过程中带来的图像转向与观看隐喻问题。论文包括绪论、研究方法与设计、《敦煌》视觉符号分布与分析、研究解读以及结语。从视觉符号的历史性与空间性着手,关注视觉符号与历史叙事、视觉符号与文化交流的逻辑关联,探讨视觉符号的"相似性"、"拟像性",以此明确视觉符号与物理世界、视觉符号与文化空间的共生关系,由此构建观者与图像符号的时空存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1)
图像符号所传递的某种"视觉意象"(Visual Images)通常和特定的情感诉求、历史记忆或身份想象之间存在某种象征性联系,这就涉及图像符号的社会建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1949-2017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图像叙事变迁,指出领袖图像向领袖符号转变的象征体系建构与政治秩序确立过程,以及政治仪式与图像表征中的政治记忆刻写功能,并进一步指出基于图像表征的政党媒介形象具有"技术表征"、"视觉迁移"和"影像增值"特征。  相似文献   

3.
戚婧 《东南传播》2020,(12):24-27
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受众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视觉符号,在构建集体记忆的过程中,视觉叙事必不可少。本文通过探究集体记忆与图像叙事的关系,发现新闻媒体可以运用图像唤起人们脑海中的集体记忆,获得认同感;通过蒙太奇等技术手法,人们脑海中的集体记忆也可以被塑造与重构;一系列集体性记忆的活动也会反作用于图像进行叙事。在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图像叙事能解释历史、治疗伤痛,释放情绪;但大量使用图像叙事会造成的视觉奇观,让人们忽视视觉符号背后的深层含义,停留在认知记忆的表面。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图像的喜爱源于人类自古以来对视觉的偏爱和依赖,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视觉传播大行其道.此议题通过聚焦媒体的图像报道文本发现,媒介技术制造的形式上视觉化和文本表达浅白化的泛视觉化图像,除了能迎合大脑的认知惰性以外,别无其他.要使图像符号具有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话语构造力量,使受众从感观意识上升到理性认知,视觉修辞的基本策略是在图像符号中植入带有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向.  相似文献   

5.
视觉图像在当今的不同文化的传播中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视觉图像作为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只极具人气的充气大黄鸭成功环球旅行,受到不同民族种族的人们的追捧,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取材于小孩子洗澡时的橡皮鸭子基础上形成的充气大黄鸭,这个极具特色的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本文旨在研究充气大黄鸭这个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减少不确定性和意义差异,从而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交流传播以及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璇 《编辑之友》2021,(1):87-92
文章依托修辞学中视觉隐喻与言辞隐喻、图像与语言共生关系理论,立足实践分析图像转向语境下文学插图中语—图关系转换的视觉思维.以言辞隐喻为参照,从喻指、图像符号、生成机制等角度,探索文学插图中的隐性表达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图像中心时代,具有视觉性的图像、视频正占据着人们的生活。从视觉符号入手探讨李子柒视频中的行动、演员、展示、资源、空间符号元素,归纳了归隐、陪伴、怀旧与审美的四种文化意象。这些意象建构了现代人对田园生活的浪漫化想象,具体内涵包括优美而宜居的乡村景观、简约而诗意的劳作过程、和谐的人与世界关系与留住乡愁的怀旧记忆的田园想象。李子柒视频是当下视觉化传播语境下构建的媒体景观,它超越了当地性,而使不同文化、不同符号系统的人在现代性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建构了相似的田园想象。  相似文献   

8.
莫漠 《视听》2023,(9):49-52
视觉修辞关注图像的意义体系,强调对符号信息意指形式的挖掘。导演程耳利用极具个人化风格的量子纠缠式叙事,引出空间隐喻的社会表达、生态表达以及精神表达。在视觉修辞视域下,《无名》通过土地、领带、楼梯等意象的表意性、多面性和象征性展现了文化衍义的层次感,使得影片具有修辞性意义与视觉文化意涵,从而实现悬疑历史电影文化认同的符号建构。  相似文献   

9.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图像化的传播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传播现已成为当今传播媒介发展最具活力的方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基于图像时代、视觉符号的文化传播理论与方法,对当下图像时代中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舒竞 《东南传播》2021,(2):140-142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视觉修辞是指借助图像和影像符号向受众传递劝服性信息和话语,以达到心理认知层面上意义的生产与建构的传播行为。本文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认同观"理论,从舞美设计、视觉符号和影像叙事的三个维度来探讨视觉景观上的创新性表现,以及对受众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蔡长虹 《传媒》2007,(7):62-63
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能指系统,视觉图像的确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文字符号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文化建构中的地位,视觉符号的存在与大行其道也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但视觉语言并不排斥文字思维,视觉文化也并非要与自然语言决裂,那些认为视觉传播将要和势必取代语言信息的视觉中心主义者,无疑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夸大.我们有必要从语言文字符号的角度,对视觉文化在传媒时代的含义和走向做一番厘清和规正.  相似文献   

12.
人类通过图像形式交流信息始于原始社会,但电影诞生后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才得以出现.人们生活在以影像为媒介建立起来的虚拟世界中,视觉符号取代文字符号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审美方式和标准,同时也诱发了消费主义的盛行.  相似文献   

13.
高颖 《出版广角》2015,(14):92-93
广告图像传播的历史是媒介技术与视觉体验的合谋,其中又掺杂着消费者需求的驱动和对其他领域图像的借用.基于视觉文化视角研究广告图像传播可以发现,广告图像传播是视觉符号的叙事结构,背后更包含着对应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4.
印刷技术与摄影技术的高度发展,优化了图像表意传统的内涵,促成了"图像叙事"时代的来临.尽管在人类交流方式中,图像叙事相较语言叙事长期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但是在文化、新闻、出版领域,以图片为主的视觉符号正在挑战文字符号的主导地位.随着新媒体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图片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已成为当代新闻媒...  相似文献   

15.
肖晓明 《新闻窗》2010,(5):69-70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不再热衷于纯粹的文字表达,而是转向对图像等视觉符号的痴迷,从而导致文字与图像的一场大战。在这场大战中.图像的“霸权主义”正在侵蚀着文字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图像信息符号是一种新型技术符号。随着当下新型图像技术的持续演化,各类新型数字图像不断产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新型图像技术与图像信息除了专业化发展之外,还重点向视觉设备移动化、小巧化、一体化与应用个人化、社交化、智能化等方面高度发展,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各种图像传播渠道与海量图像信息融合覆盖,图像可以异常迅速方便地制作与传播,由此形成当代视觉文化传播新的巨型格局,促进视觉文化时代向更复杂的层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11):52-59
在《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一书中,埃德蒙德·卡彭特提出了媒介偏重概念,认为只有通过某种媒体,我们才能以最佳的方式获取和交流这条信息和见解。文章分析了埃德蒙德·卡彭特媒介偏重概念与伊尼斯"媒介偏向"概念的异同,并借用媒介偏重概念,分析了文字与图像两种大众媒介的媒介偏重。研究发现,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文字与图像的媒介偏重各有不同,在意义的传递与表达上也各有侧重。主要表现为文字是抽象的,图像是直观的;文字是联想的,图像是强迫的;文字是间接的,图像是直接的等。同时,二者又相互渗透,在某些情况下,二者互相补充,为意义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文章同时指出,文字与图像的媒介偏重还指涉为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在表意上的差异,以及文字所代表的印刷文化与图像所代表的视觉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初阳 《新闻传播》2023,(3):118-120
现如今,视觉文化在崛起与快速传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像信息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繁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选择简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因此,新闻摄影在履行传播职能的同时,也需要对传播效果加以关注。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传播中重要的视觉信息生产部门,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交往是构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印刷书写时代的文字社交逐渐过渡到视觉时代的图像社交.以图会友成为网络社交的共识.当对完美图像的追求演变为对自身身体的焦虑,一款强制遮脸、以衣品结友的社交软件的出现对身体神话会产生怎样的意义?图像符号生产者调动符号编排自己的形象展演,通过游戏化的图像语言释放个性,能否摆脱传统社交的权利束缚而实现自我主体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翟国鹏 《青年记者》2022,(18):72-73
读图时代,视觉体验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可视化新闻报道方式层出不穷,视觉符号成为媒体提高用户感官享受的手段,新闻故事化特征更加凸显。但如何提高时政新闻可视化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以新闻图像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视觉符号、图像叙事手法及图像修辞等层面分析时政新闻可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