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媒体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已在大学校园基本普及,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以至于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体网络文化以其多样化传播、海量化信息、开放式互动等特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既有积极作用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文化教育特征、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加强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于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生态,多元价值取向、网络监管缺位和社会行为失范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带来实质挑战。要以"互联网+"思维科学构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对策体系,培育现代教育理念,强化新型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丰满了各类典型人物形象.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敏于接受、乐于使用新媒体.新媒体信息传播放大效应凸显,良莠不齐,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典型人物的影响.因此,要重塑榜样,强化典型人物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正面引领作用;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体验劳动最美丽,助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是成长与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体,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新媒体的重要影响。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必须客观分析新媒体的特点,正确认识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提出的挑战,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健全新媒体监管机制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来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不良社会思潮成为影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干扰因素。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不良社会思潮通过网络占用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在网络领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年学生辨别、抵制不良社会思潮,自觉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扁平化,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造成很大的困难。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要抢占网络阵地,抢占青年大学生,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所认识、理解、接受。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互动传播模式以其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平等性和多元化的特点,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新媒体的开放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新媒体的互动氛围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双重标准。高校要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完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遵循新媒体互动传播规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网络舆论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合力,共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在高校,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占据网络新媒体阵地、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等,促进大学生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对710位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网络生活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身不离网,网络关注度极高,但是网络有效使用率一般,并且在性别、年级等方面存在网络行为差异。网络中正向价值信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契合性,应顺势而为,充分合理利用网络。网络发展创新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与内容,使得核心价值观抽象准则具象化、生活化。教师应该自我革新理念、提升网络信息素养,进而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质量。高校应该完善网络信息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识别性别、专业、年级差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既带来了新机遇,又带来了新挑战。为此,教育者一方面要树立新媒体阵地意识,抢占新媒体舆论高地,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引导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主渠道认知平台和主阵地实践平台的建设,创新网下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培育。  相似文献   

11.
高校承担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理解、认同的重要窗口,是引领主流价值观、振奋大学生精神的主阵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又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境,表现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差异性和不稳定性、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轻视心理、效果评价难度较大、现实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存在背离现象等。高校需要通过引入大数据、利用新媒体、创新评价机制、借助课程思政平台、实践带动等方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支撑,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乎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和交往平台越来越虚拟化,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转变,也促使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出发,当前高校应该从树立网络视阈下的平等对话理念,搭建符合大学生认知需求的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德育主体的合力作用等方面优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顺应时代变化,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立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课堂、新媒体平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探索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文明校园的有效途径、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也对其思想道德素质造成了明显影响。这种情况下,高校要从组织领导、平台载体、工作队伍等方面入手,用好管好新媒体,让新媒体成为引导、服务、凝聚大学生的新平台,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使其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网络、手机和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信息载体,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了新场域、开辟了新渠道。高校应因时顺势,从树立新理念、搭建新平台、建立新队伍和建立新机制等方面统筹协调,牢牢把握新媒体这一教育新阵地,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网络发展打破传统舆论格局,大学生自身群体性、价值观可塑性以及情绪非理性特征易引发舆情危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尽快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加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举措加以疏解和引导,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也正逐渐成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载体。笔者从研究新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趋势入手,细心调查新媒体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分析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变化,就此探索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媒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重要境遇。随着新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形式的普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境遇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应借助主题宣传网站建设、丰富的教育载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步的动态监测、完善的话语机制等途径以弥合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9,(1):73-75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渐渐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新媒体既为培育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机遇,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因此,要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0.
欧珊 《文教资料》2014,(32):107-1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进一步阐释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伟大学说。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正面临西方文化、社会转型、网络碎片信息、教育功利化与"95后"学生特质等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变革、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宣扬及网络渗透等路径做好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