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才常的社会思想是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其思想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社会模式以及社会内容等方面,兼具"新时代"和"旧时代"的双重特点。唐才常社会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受到"心力"论和"公理"论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社会变迁、理想社会、社会整合思想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唐才常社会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唐才常社会思想的内涵,简述了唐才常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并对该思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高等教育产品也从"社会中的高等教育"产品转化为"社会的高等教育"产品。本文对二者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认识"社会的高等教育"产品的特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架构模式的形成,经历了古典时期,共同体社会高度政治化的浸润;中世纪教会与国家的分立;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领域"的划分。使得市民社会与国家二者之间的关系愈加迷离。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阐明了"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的变化与发展。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对立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那里才能找到理想的归宿。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进入一个大转折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社会行动秩序呈现出双面性特征,社会心态与文化价值也发生深刻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急需解决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思想脉络。在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中,力避"国家—社会"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已是明显的学术主调,而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却极大地丰富、凝练和升华了"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国理念"。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当代中国的社会巨变不仅规模空前而且质性独特,使得"国家—社会"关系面对从未有过的实践背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配置问题也更为尖锐。因此,"中国理念"和"中国经验"是应对现实考量的郑重选择,而如何回应这些前所未遇的现实考量也不断激发了"中国经验"的实践活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治理变革,既是一部社会成长史,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文明化进程。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形态发生深刻变革,逐步实现了从"社会管控"到"社会经营"再到"社会管理"最后到"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实现了从"包办社会"到"经营社会"再到"管理社会"最后到"治理社会"的发展历程。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的历史成就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在长期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活力获得空前释放和增强;在不断扩大社会体量的基础上,社会质量获得明显改善和提升;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的基础上,社会公平获得积极维护和促进;在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的基础上,社会自治实现有序推进和发展;在不断优化社会结构的基础上,社会体制实现有效重塑和完善。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积累了宝贵经验,集中体现在"十个坚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实行法德共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社会治理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不仅要处理好历史遗留的老问题,而且要面对现代化发展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打造社会治理新型格局,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设"自2004年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的重大理论课题。对"社会建设"的认识是否准确与深入是能否准确把握"社会建设"概念的关键因素。因此,笔者搜集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社会建设"概念描述的论文及书籍,做了认真的整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所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论述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探析了"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新内涵;关于"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的观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的新境界;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9.
当前日本已经进入超高龄高度消费社会,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人口结构的超高龄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即时性。社会的发展促使其本身放弃了以连续性和一贯性为基础的自反性特征,在工业社会形成的社会惯例与思维方式也与超高龄社会不相适应。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高龄者的"社会参与"和"发展"内涵也有了很大不同,甚至高龄者的"存在"本身也呈现出了新的特质,表现为一种非自反性的存在。为了顺应超高龄高度消费社会的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和老年教育的全面展开,需要全社会正视"高龄者"内涵的重塑与革新,这对我国终身学习与老年教育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沃尔泽的主要论著,从政治哲学角度深入探究了他的社会正义与社会批评思想,重点考察其正义观中的"共享理解"和"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导致了他对社会批评"关联度"的强调,以及他对社会批评家为何必须诉诸所批评的共同体的公共语言与信念的认识。对他而言,社会批评就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模式或延伸,是"公共不满"的一种"参与式"或"关联式"表达。本文提出的主要问题是,沃尔泽是否过多地强调了社会批评的内在性,并通过考察韦尔奇和魏斯特的社会批评思想来回答这个问题。后两位思想家所提出的社会批评思想,避免了沃尔泽所批判的普遍主义与分离主义,而且他们对"边缘化"的理解以及对宗教共同体的参与,使他们获得了比沃尔泽更大的批评效度。  相似文献   

11.
"向好而在"的社会理想信念,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价值追求。科学社会理想是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精神意识发展中的"总开关"。传统社会理想信念与科学社会理想信念之间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概论"课因其独特的课程优势,在向青年大学生传播社会理想信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为反"复古"而"骂人",体现了进步的社会发展观鲁迅"骂人",主要是着眼于社会的,尤其是针对封建传统意识中抱残守缺、停滞保守思想而发,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进步的社会发展观。我们先来看他"骂"圣人孔子。在鲁迅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始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44年以前,马克思使用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伴随的,主要指"资产阶级社会";1844年以后,随着法哲学批判转变为经济学研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则指"物质关系总和"。市民社会概念内涵的变化体现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范畴存在着一个历史的逻辑演进过程。1844年之后,曾经在"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使用的市民社会范畴,日益被归约为"物质生产关系"。从逻辑的角度看,马克思的这一"变化"是对市民社会理解的"深化"。"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基于外延上的描述性理解,属于外延定义;"物质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基于内涵上的分析性理解,属于内涵定义。从外延描述到内涵分析,是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逻辑演进理路,充分体现了逻辑学与认识论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龙献忠  许烨 《高教探索》2012,(3):119-123
在农业社会,教师职业依附于统治阶级存在,接受"师道尊严"、"师云亦云"的社会伦理要求;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的工业社会,教师被动接受"春蚕"、"蜡烛"、"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美誉;而在学习型社会,经历了同行竞争与道德危机的缓慢发展过程,教师角色逐渐在扭曲的社会伦理要求中开始回归自我的批判与反思。教师必须踏踏实实做好一个自然人、社会人,才能做好一个"伦理人"和"道德人"。  相似文献   

16.
“客商”的社会责任及其渊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商"崇尚诚信,热心公益慈善,是近现代中国"实业救国"、支持民主革命和建设国家的主要力量。"客商"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承担起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追求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给社会的贡献远远超过物质本身。"客商"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文化、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追溯:客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生存法则的需要和时代进步的要求。社会责任意识为"客商"构建了和谐的经营环境、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为"客商"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体现了"客商"管理思想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景中"来,幼儿不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体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绪情感和态度,为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环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多种形式引入社会用人单位等"显性"或"隐性"的资源并嵌入高等教育中,目标是培养出能快速和社会对接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文章分析了社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功能,并基于嵌入深度、嵌入广度,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层面,提出了"两维三向"的社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九型框架,并以河南省高校为例进行了实证调研。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并把它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形成了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确立"人民为本"社会价值主体思想;坚持共产主义方向,确立"共同富裕"社会价值目标思想;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价值尺度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立"集体主义"社会价值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人的社会化指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该过程将人与社会联系起来,实现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由于职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群体文化"、"社会角色"中当然不能没有"职业的文化"、"职业的角色"。若不包括有关职业的成分,那么生活在职业社会中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不可能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人的职业社会化是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