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建构人本化教材新体系;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加强教材的实践性特征;注重教材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建构语文与生活的教材新模型。语文教材的人本化、整合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几种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3.
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性质与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即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靠什么"交际"?当然是语言;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好"人类文化"?必须让学生在获得语言"交际工具"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建构,即进行大写"人"字教育.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身也就是"人的精神教育,就是母语文化教育,就是进入世界的教育"(<教坛之友>2001.10/24).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新理念,就是对文化传承工具观念的反拨与批判,把语文教材作为特定的文化存在形态,对其进行文化设定,赋予它一种文化主体地位,彰显语文教材的文化特质与品性.这种新理念下的语文教材既是一种文化的文本建构,又是一种培育的文本建构;既是一种整合的文本建构,还是一种开放的文本建构.  相似文献   

5.
加强人文主义教育对改变社会不良风气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教育,首先在教材建设上要精选富有人文价值的作品,其次在教学中要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提高版)的正式启用,拉开了新世纪中专语文教改的序幕。众所周知,老的中专语文教材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重要的问题: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趣味,重知识积累而忽视艺术审美;重传统理念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轻视表达热情。语文教材的选编,应立足于鲁迅先生所说的“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这个基本原则。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提高版)以新颁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从全新的角度,以大胆的尝试,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1.内容上将29篇课文分为4个板块,按照阅读、写作、文学作品欣赏、文言…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教学中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思想教育的变形,而且这一主张很容易导致以学习“民族文化”为理由造成人的思想的“同一”,拒绝多元文化的介入,从而造成新的蒙昧。另外,把“人文主义”作为“科学主义”对立的概念,有将“人文主义”排斥在科学认知的范围之外的危险。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为文化规范的“人文主义教育”不能解决学生言语能力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起源于16、17世纪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它是一种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其主要内涵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及自由、独立、超越精神等。可以这么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人文精神的弘扬程  相似文献   

9.
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提高版)以新颁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大胆的尝试,使人文精神凸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一、内容上将29篇课文分为4个板块,按照阅读、写作、文学作品欣赏、文言文阅读编排,比以往的教材在编排上更简洁、更明了。二、每个单元的单元指要改变了过去从鉴赏、批评的角度来行文,用与学生交谈、述说的方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拉进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居高不临下,深远不深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领悟。三、单元练习更显活泼新颖,努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内容上不再拘泥于固有的答案,而是试图打开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我们创编了一套中职语文校本教材,以期能从内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论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实现语教学目的的核心手段,语教材在语教育过程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当前兴起的语课程改革也以语教材改革为切入点和关键环节,相关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方兴未艾。但语教材的改革决不仅仅意味着选标准、价值取向、练习设计和评价方式等具体细节的更新、完善与平衡。笔认为,对现今语教材改革而言,更为重要的革新在于对教材的自觉的化建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是进行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利用好语文教材,仔细品味,透悟人文素养 新编后的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中规定注重文化、人性的熏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由此可见,人文性是新编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13.
14.
李俊峰 《语文天地》2011,(11):46-47
当前中学生的语文素质普遍不高,总使人感叹今不如古,一代不如一代。究其原因,是语文学科缺乏人文精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使语文教学进入美好的境界,这:是一个应当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指出:“其他各科的教材教法,内容工具,似乎都还可以借鉴于他国先例的地方,独有国文,非有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则进一步指出:“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这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2007,(7B):7-7
曹明海、史洁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上撰文提出了语文教材文化建构的三种模型:第一,人本化教材。所谓人本化教材,就是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格本位,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角度,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发展,促进学生文化人格的建构。从教材结构的角度来说,应当摒弃过去按照知识能力结构的逻辑来组织教材内容的非科学的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不管是为国家民族繁荣的建设还是对人的价值存在的追求以及对语文教育的有效实施,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都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高中语文教材肩负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学修养的重任,从教材文本中来发掘、研讨人文精神,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获得人文关怀的最佳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特教师范,是培养具的专科程度、高素质特殊教育师资的摇篮.特殊儿童由于身体的缺陷,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殊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这个特殊的群体最终能够回归主流,溶入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学概念的提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对高师的现当代学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章意在对如何建构20世纪中国学课程体系提出设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王惠 《现代语文》2007,(10):12-13
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