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师,您的眼里是否真的有学生?请看下面的一些实例———例1:一位教师在上《五彩池》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一位学生读完“明明是清水……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成簇的珊瑚”之后,教师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有位学生评价说:“他读的声音响亮,但是把‘丘陵’读成了‘丘岭’。”这时教师赞扬道:“你听得真仔细!”接着教师又让其他学生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这个过程看上去似乎很注重学生,其间不仅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还有“让其他学生评价”。但是…  相似文献   

2.
据我所知,有的校长批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分场合,似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有人对此向他提意见,他却说:“我说话是难听,但‘忠言逆耳利于行嘛’!”附和者更有之,理直气壮地说:“‘打是亲,骂是爱’,‘良药苦口利于病嘛’!”真的“利病良药”都苦口吗?...  相似文献   

3.
辩析 学生读文后,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铠甲”的本义,提出疑问:“你认为’铠甲‘本来指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说:“‘铠甲’指的是衣服。”“难道是平常穿的衣报吗?”一学生反问。这时一学生马上站起来说:“就是《三国演义》中赵云穿的防刀枪的铁衣服!”经他这一提示,学生对这一概念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4.
巴士卡里雅曾经说过:“教师首先不是教师,而是人,有爱心的人。”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必须有爱生之情,审时度势地运用教育机智进行艺术调节。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就义诗》时,把“还有后来人”误读成了“还有后人来”。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而任课教师却神态自若。她从容不迫地问:“同学们,你们笑什么?这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经她这么一说,教室里静了下来。她接着说:“‘还有后来人’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意思是‘还有人接班’。”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又亲切地说:“当然…  相似文献   

5.
<正>有的……有的……大象老师站在讲台上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有的……有的……’造句,谁能说出一个句子?”大象老师的话音刚落,笨笨猪站起来说:“在学校我有的做数学题,有的写作文。”这时,伶俐猴马上站起来说:“不对,应该是同学们有的做数学题,有的写作文才对。”大象老师微笑着说:“伶俐猴说得对,应该是同学们,人多才能有干这个的,有干那个的啊!笨笨猪,你想你一个人能同时做这两样事吗?”  相似文献   

6.
案例:初三政治教师蔡老师,准备在时政课上作《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的讲座。当他说到“‘WTO’是何意?”时,下面一男生插嘴道:“就是‘打屁股’呗。”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蔡老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示意他说说为什么要叫“打屁股”,这位学生说道“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到2001年才终于加入WTO,这无形中不是被‘打屁股’了吗?蔡老师笑着点点头,告诉学生“WTO”是“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然后要求学生就“WTO”这一缩写随便插嘴,发表自己独创性的见解。有的说:“‘W’代表‘我们’,‘T’代表‘T型舞台’,‘O’代表…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人问一位教师同志:“你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吗?”这位教师面红耳赤,好半晌才回答:“我只听说过‘人造肺’,却没听说过什么‘人造胃’、‘人造心’!”有个小学生跟他母亲去参观了梅山水库,回来写了篇游记;可是他的老师却硬把“梅山水库”改成“佛子岭水库”。这个小学生一再申述他参观的,确实是“梅山水库”,但这位老师却坚持说:“安徽只造过一座“佛子岭水库”,根本就没有什么“梅山水库!”  相似文献   

8.
课例:在一节一年级的识字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午”字。有个孩子说:“‘午’是牛砍去头。”作为记生字的方法.这样说也很不错,但教师却对学生们说:“将牛的头砍去多残忍呀!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于是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小牛口渴了,将头伸进水桶喝水.看不见头了。”有的说:“小牛肚子饿了,将头伸进槽吃草.看不见头了。”  相似文献   

9.
我是这样教《将相和》的我讲《将相和》这一课时,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单读的做法。在扫除字词障碍后,我对学生说:“你们爱听故事吗?”学生都说爱听。我说:“好,那大家就来当‘演员’吧!”同学们愣了,我接着说:“明天上课,就由同学们来讲‘将相和...  相似文献   

10.
<正>十多年前给学生读《钢琴小精灵》上课铃声响了!我拿着书走进教室。“亲爱的同学们好!”我大声向学生问好。“老师您好!”学生如过去一样回敬我。以前,我会如所有老师那样说“请坐下”!这一次我没有说,我说:“亲爱的同学们,我今天加了‘亲爱的’,你们没有听到吗?为什么你们不说‘亲爱的高老师好’?”  相似文献   

11.
<正>春节的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爷爷对我说:“咱们一家都姓金,你是老金家的‘小金子’。”我问爸爸:“我是‘小金子’,您呢?”爸爸说:“我是‘小石头’。”我疑惑不解,直问爸爸为什么。爸爸笑着说:“金子原本也是石头啊!很多金子是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呢!你是我的儿子,你是‘金子’,那我不就是‘石头’嘛!”爸爸的解释,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我又追问爸爸:“爸爸,那您说,做‘石头’好还是做‘金子’好?”爸爸若有所思地说:“你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谁是‘金子’?”  相似文献   

12.
《教师备课手册》在学生心目中,可以说是一本权威著作。教师有,有的学生也有;老师用,学生当然也可以用。有一次,课上我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石拱桥》文后习题:“课文题目改为‘中国古代的古拱桥’是否合适?为什么?”这时一个同学匆忙翻找课本下“藏”着的《备课手  相似文献   

13.
1.一天,朋友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后说:“我发现你最近又……”“停!”我打断她,“不许说‘胖’或‘肥’!”地点了点头.说:“肿了!”  相似文献   

14.
张渊 《内蒙古教育》2002,(10):37-37
一、重视“学会做人”学习新知时,注意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成为思想者、发现者,并为他们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在学习完《我的战友邱少云》之后,我问学生:“对于课中的人物表现,你们有什么感想?”大多数同学都对邱少云赞不绝口,有的说他意志坚强,有的说他有集体观念,有的说他有极强的纪律性,有的说他是一名伟大的战士。这些说法各具见地,我很满意,觉得这堂课有很大的收获。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中的‘我’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我和同学们都很惊奇。他接着说:“‘我’和邱少云是战友,我眼睁睁地看着…  相似文献   

15.
开心乐园     
问 路一对父女在大街上散步,一位乘车的先生从此路过,向那对父女问道:“请告诉我,我现在是在什么地方?”女儿忙说:“多奇怪,您不是正在自己的车里吗?”◎供稿/苏婉蓉广西百色市福利院居民楼二楼左(533000)高兴的虚字眼一位先生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时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说’,高兴;‘乎’,虚字眼。”讲完先生问道:“你们听懂了吗?”“懂了!”学生回答。先生指着一位学生说:“那你连起…  相似文献   

16.
<正>“爱你孤身走暗巷……战吗?战啊!……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暗号核对成功,我可以加入吗?话说,这到底是啥战队来着?“老铁们,我能看到全局,现在由我来指挥战斗!‘眼睛’放无人侦察机,‘土豆’召唤动力机甲,‘肖骡子’上空中炮艇,‘鲍鱼’从A点绕过去偷袭……”周末,我正战得如痴如醉。这时,爷爷走过来,说:“乖孙子,别玩游戏机了,来,看看爷爷小时候的玩具。”我一听,立马关了游戏机,去看看爷爷小时候的玩具有啥好玩的。  相似文献   

17.
一、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富有启发性的疑难问题,会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注意。例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课,教师问:“‘她们找到了老家’,这里哪个词用得好?”学生茫然,无言对答。如教师变换发问角度问:“燕子有翅膀,说‘找’到老家好吗?学生中有的说“找”好,有的说“飞”好,各执一端。究竟是哪个词好  相似文献   

18.
去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济南执教公开课后请同学们谈感受、提意见。一生说:“课上得轻松,老师讲得真好!”魏书生说:“我真的没讲什么呀,我是很懒的。”一生道:“老师‘懒’得出奇!”话音刚落,会场千余名教师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啊,整节课下来,连平常教师写的板书都由学生“承包”了,老师不可谓不“懒”。魏书生惜话如金,只是适时引导、点拨,但学生的学习变得越来越生动、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学习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我们的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学习的不…  相似文献   

19.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20.
史峰 《湖南教育》2008,(8):27-28
一、教师甲教学《皇帝的新装》遇到“突发事件”老师讲读课文:“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这时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问:“有事吗?”学生起立回答:“老师,课文中一个小孩子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是事实吗?”老师笑笑说:“是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