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风格是书法家作品表现的主要思路和艺术特点,它的形成受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书法风格的品评有一定的标准。风格各异的各个时代的书家和作品各美其美,评品的标准也应广博多元。  相似文献   

2.
书家总是把独特的风格作为艺术美的追求目标。书法艺术美既可以与文辞联系起来欣赏,使书法美与文辞美交织渗透,也可以撇开文辞去领会它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
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如书写主体、书写工具和社会文化心理等,这些方面前人都多有论述。然而,对于文字载体这一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却鲜有人进行专题分析。文章以先秦时期书法风格的演变为研究范围,以文字载体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甲骨文、金文、盟书、简牍、帛书等书法艺术风格,探讨在中国书法艺术风格演变过程中文字载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风格,类似于面目,人人都可以有,只是要想出类拔率、让人欣赏就难了。书法的风格,不光是要追求新奇独特,更需要丰厚的文化内涵。书法风格评判的标准,也像其他类艺术一样,模糊而不确定、主观而不客观,同时,还要受到社会的和经济的等多元因素的影响。由生到熟、无人为主、胜者为王、从众心理,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识,人们看待书家其名气和风格的眼光,也大多如此。某家风格,起初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口八是其作品发表的多了,人见多了,习惯了,也便成了风格,犹如鲁迅先生说的一地上的路***遗憾的是,对于书法艺术的思辩和深层…  相似文献   

5.
徐渭以狂为指归的书法风格源于他独特的气质性情、心性修为的境界和与之相应的书法实践.本文以徐渭书风成因作为中心论题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气质侧重对狂与敏感的辨析;心性修为集中从儒释道三家切入;而书法实践则具体着实在师法古人和创作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6.
欧阳询在初唐四家中,以其强烈的美学风格卓然独立。他在继承魏晋六朝书法美学特点的同时,自觉吸收北朝康健爽达的美学风气,形成重法尚意的美学思想。其书作亦表现出质妍互重、骨韵兼并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历代书法风格转换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传统书法的创新不论是字体形态的改革,还是审美风格的创新变化,都必须基于汉字的结构规则之上,必须基于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如果离开了这一发展轨道,也就是孙过庭斥骂的:“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者”。这样所谓的创新是不会有成就的,即使标新立异,风火一时,也终不免会被历史所淘汰。  相似文献   

8.
唐代书论明确提出了“风格”概念。针对不同的书法作品,唐人沿用并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意向批评方法,试图以不同的“词”来概括、区分其风格的细微差异。在取法谥法的基础上,唐人通过《字格》的形式,确立了风格论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9.
晋代是书法史上的重要时代,被认为是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象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伟大书法家。后世以“晋尚韵”对晋代书法风格作了概括,并以此来和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来区分。这种简洁的概括有一定的作用,便于效仿与识别,但是它只是印证晋代书法风格中的某一部分——即以王羲之为首的“南派”书风,而在晋代占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18,(1):49-52
为进一步推进对晚清名臣翁同龢书法艺术的研究,概述了翁同龢生平及艺术成就,继而提出问题,运用文献法、图版法对翁同龢书法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及成因进行梳理:通过科举需要及文人思想对翁同龢前期书法风格的影响,剖析了翁同龢前期以"馆阁体"为主的书法风格;通过取法、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了翁同龢后期表现的尊碑崇古、用笔朴拙、结构跌宕、章法灵活的书风特点;最后,在梳理翁同龢书法风格的基础上探寻其书风形成原因,得出了晚清"尊碑重颜"的书坛发展导向及翁氏家族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翁同龢书法风格形成的两大重要因素。为翁同龢书法艺术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与尝试。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风格多样。书法各种书体的形成和风格的衍变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学习古人书法是为了继承传统,化古为新,那么就必须正确掌握研究、分析古人书法风格的方法。客观地分析影响书法风格的诸要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风格的形成,达到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透过当今书坛的繁荣现象,抓往较为薄弱的十大环节,力图告诉人们申遗成功,只是对过去中国书法成就的总结。我们不仅要为以往而自豪,更需要的是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李白看作是豪放诗人的代表,认为豪放是其诗歌的主导风格。其实,李白是痛苦的诗人。忧郁、软弱是他性格中的主导方面,悲怆是他诗歌的主导风格。豪爽旷达是李白个性中的非主导方面,豪放是其诗歌的次要风格  相似文献   

14.
苏轼黄州词因词人心态的不同,前后期存在着差异,但主导风格仍是旷达。黄州词的旷达风格主要是通过刻画主人公旷达的形象、描写清旷的号色以及哲理妙悟式的放旷体现出来的。黄州词旷达风格的形成与苏轼个人的性情气质及偶然的人生遭际有关,同时也与整个宋代文化精神的浸润分不开,特别是佛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成为其词风旷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透过当今书坛的繁荣现象,抓往较为薄弱的十大环节,力图告诉人们申遗成功,只是对过去中国书法成就的总结。我们不仅要为以往而自豪,更需要的是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1黄庭坚曾说他年青时读陶诗味同嚼蜡,我想这绝非他有意危言耸听。陶诗中既少使人昂奋的刚烈豪气,更没有叫人心醉的蜜意柔情,人们多少有点迟钝的感觉,只能感受有强烈刺激的东西,而对陶渊明那种恬淡的情感却近于麻木。的确,无论是穷是达,是成是败,陶渊明都没有表露出相应的大喜与大悲,见不到他剧烈的心灵骚动。从应世观物的情感态度、内在的心境到诗歌的音调旋律,无不烙下他同一种体验模式的印记:恬静、冲和、节制。这种情感体验的特点就是人们所常言的静穆。陶诗的静穆首先表现在诗人应世观物的情感态度。子不成龙没有什么气恼,期友不至更不可使他烦躁。《停云》的序文称这是一首“思亲友”的诗。一切都准备停当了,只等挚友来共享促席谈心的快乐,但不巧碰上了“时雨蒙蒙”的鬼天气,弄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终因“舟车靡  相似文献   

17.
18.
<正>地理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在地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其风格的形成一方面与书写时所用材料等有关,另一方面与书法家个人气质和性格有关。而无论是书写材料还是书法家个人秉性,又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表现出地域的差异。由吴慧平著、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文化地理研究》一书尝试运用文化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书法作出较为独特的阐释。该书指出: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由此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南北分流的地理格局。本文在分析中国南北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书法艺术南北分流的风格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张瑞图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他反传统的书法艺术名垂中国书史。其书法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中、晚三期。早期以临摹、研习为主;中期达到成熟,从笔法、结体、章法一反传统,个性鲜明;晚期以禅学入法,平淡自然。  相似文献   

20.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事情,也是中国书法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了晚明,传统的书法审美意识逐渐受到了挑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以及转型变革时期文人心态的变化,晚明书法呈现出奇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