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列维上台后,伊朗同美国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为了维护美国在伊朗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艾森豪威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文从对1956-1960期间美国政府从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对伊朗进行的援助入手,探讨美伊关系进一步加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巴列维上台后,伊朗同美国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为了维护美国在伊朗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艾森豪威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探讨了美国对伊朗进行的扶持和援助,分析了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伊朗政策及其对巴列维政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战格局下的美国与伊朗特殊关系(1945—197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冷战格局下,从二战结束到伊朗发生革命,美国和伊朗逐渐形成了“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是依靠双方的武器和石油交易来维系和加强的。美国希望利用这层关系推动伊朗的政治、经济改革以维护伊朗的政治稳定,确保美国在波斯湾和全球的利益。但伊朗国王认为美国需要伊朗及其丰厚的石油作为遏制苏联的工具,不会向他施加太大压力,因此没有完全听命于美国。由此产生对美国、伊朗以及两国之间的关系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核问题是美伊矛盾的焦点。美国在核问题上坚决打压伊朗,甚至有意动用武力,这与美国的战略利益及其感受到的威胁密切相关。伊朗对美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1)从地缘政治角度讲,伊朗北靠里海,南临波斯湾,分别与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西亚的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南亚的巴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年代末,伊朗掀起了石油国有化运动,伊朗和控制伊朗石油的英国从而陷入了激烈冲突状态。在这场英伊交恶中,美国起初是倾向于伊朗的,但是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逐步调整政策,并且在1953年和英国一道颠覆了伊朗摩萨台政府。在此后对伊朗石油国有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处排挤英国,最终在1954年签署了对美国最为有利的伊朗石油协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为什么对伊朗实行贸易制裁?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29日晚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对伊朗采取新的经济、贸易制裁措施,包括断绝美国与伊朗的一切投资和贸易关系,严禁所有美国石油公司及其海外分公司同伊朗进行任何石油交易。美国之所以制裁伊朗,克林顿总统强调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当代日伊关系处于非对称性依赖的友好状态,其一在于日本与伊朗之间没有发生过重大矛盾;其二在于日本一直是伊朗最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对象国。本文认为日伊交好的原因是:两国历史上没有恩怨;在冷战格局下,日本跟随美国的外交战略与伊朗交好,但在美伊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日本出于国家利益尽量与伊朗友好交往;在现实中,伊朗日本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需要、相互依赖。尽管日伊之间的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但日伊交好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和伊朗之间的交往是非常少的。那时对伊朗影响最大的外部国家是英国和俄国。虽然伊朗领导人有意把美国吸引到自己的国家,以抗衡英国和苏联给自己造成的巨大压力,但是因为相距遥遥,而且当时美国在伊朗也没有足够多的利益值得它冒与英苏对抗的危险,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伊关系只是停留在相当低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伊朗核危机仍有随时升级的可能。尽管美国并未掌握伊朗制造核武器的确凿证据,但伊朗的现政权及其核前景触及了美国的核心安全利益,不排除美国对伊动武的可能。而伊朗因其手中握有石油、军事、政治三块盾牌,始终对美持强硬态度。除美国外,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张和平解决危机,但政策出发点各不相同。尽管危机似已发展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妥协、让步仍将可能是伊朗核问题最终解决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9,(3):52-56
随着各方对叙局势的介入,叙利亚危机逐渐演变成俄罗斯、美国、伊朗及沙特等域内外国家博弈的竞技场。面对美国及其逊尼派盟友咄咄逼人的态势,俄罗斯和伊朗在并不完全信任对方的情况下选择了合作。这种合作关系的背后是两国在伊核问题及能源问题上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叙局势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巴列维国王时期(1941—1979年),军事援助和武器交易在美伊关系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特别是在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对伊朗执行了几乎是不加限制的武器出售政策,大规模武器交易构成了这一时期美伊关系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巴列维向美国等国购买大量武器,固然增强了伊朗的军事实力,提升了伊朗的国际地位,但是他把大量石油美元花费在武器上,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对伊朗更为重要的经济建设的投资,这不仅为他的倒台埋下了伏笔,也为此后的美伊关系发展造成了难以消除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英国和苏联出于战争需要,出兵伊朗。伊朗为了保卫国家的统一,采取引进第三国势力的外交策略,向美国求助;在罗斯福的全球主义外交战略的指挥下,美国势力大举进入伊朗。伊朗因此摆脱了被英国和苏联分裂的命运,为二战后美国与伊朗建立同盟关系、美国控制伊朗、伊朗成为美国的海湾宪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英国和苏联出于战争需要,出兵伊朗.伊朗为了保卫国家的统一,采取引进第三国势力的外交策略,向美国求助;在罗斯福的全球主义外交战略的指挥下,美国势力大举进入伊朗.伊朗因此摆脱了被英国和苏联分裂的命运,为二战后美国与伊朗建立同盟关系、美国控制伊朗、伊朗成为美国的海湾宪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曾出现过蜜月期,其主要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发展动力是两国各自所需:美国应对苏联扩张并排挤英国需要伊朗的合作,而伊朗为了摆脱苏联的压制和提升国际地位也需要美国支持。为了取悦西方,伊朗政权进行了西化改革,这致使伊朗国内政治力量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起来,最终导致19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和人质危机的出现。美伊关系遂陷入敌对。80年代,伊朗实施革命输出政策,美国利用伊拉克遏制伊朗,两国关系继续恶化。90年代,美国对伊朗和伊拉克同时进行遏制,并制定了针对伊朗的新的制裁法案,尽管两国均时而不时地表达善意,但两国的利益冲突始终严重制约着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布什第二任期,美国对伊朗的政策依然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布什政府将继续推行其“新中东战略”,以伊朗“核问题”为突破口,对伊朗进行打压,试图和平演变或颠覆伊朗现政权,把它纳入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伊朗保守派坚决捍卫伊朗的“神权政治”,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美伊关系很可能将在演变与反演变、颠覆与反颠覆中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6.
冷战初期,对伊朗的争夺是美苏冷战斗争的一个焦点。为了让伊朗服务于美国的全球冷战战略,成为遏制苏联南下的桥头堡,美国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除了采取军事、外交、经济策略外,还采用了"第四种选择",即以宣传为主的心理战来实现对伊朗的政策目标。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加之以僵化的冷战意识形态应对复杂的伊朗局势,美国对伊朗心理战只取得了短期和局部的成效,无法取得美国冷战决策者们预期的终极效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借助近年来解密的美国政府档案文件,对冷战初期美国对伊朗心理战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美国对伊朗的心理战略、实施过程、特点、成效以及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1979年到199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20年里.伊朗与沙特关系总的特点是从紧张敌对走向缓和合作.呈现出明显的“U”字型结构。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霍梅尼时期、“黑暗时期”和哈梅内伊一拉夫桑贾尼时期.伊朗对沙特阿拉伯的政策经历了从意识形态主导到逐渐注重实效性,从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到更注重国家利益的演变。从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看.伊朗始终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地处中东战略要地的伊朗一直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在二战期间,轴心国和同盟国都力争伊朗,巴列维政府再次提出了"第三国外交"战略,在战争初期引进德国势力失败后,又引进美国势力,最终取得了成功,保卫了伊朗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伊朗引进美国势力期间,美伊之间开展了紧密合作,伊朗配合盟军的军事行动,并在运送盟国对苏联的战略物资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战后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与伊朗的对峙中,美国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武力和恐吓达不到目的,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萌生了借助伊朗反对派制约伊朗现政权的想法。在伊朗核问题发展过程中,美国越来越倚重包括支持伊朗反对派,通过以色列对伊朗的政府官员和核科学家进行暗杀等在内的手段达到瓦解伊朗现政权之目的。美国对伊朗的"秘密战争"加重了双方彼此间的仇恨,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加强了伊朗的民族凝聚,它还可能促使伊朗领导人由目前追求核技术发展为追求核武器。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论述了中伊关系的悠久、丰富、平等互利的特点,阐述了伊朗开发核技术的复杂原因以及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分析了中伊关系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伊朗共同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