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关乎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度,宋代以来市民不断在城市公共空间创造着文化文明和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反映出公共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对今后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活性街道作为城市肌理的骨架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车本位的思想逐渐侵蚀着老城区街道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街道旁相互隔离的公共空间的不均衡分布加剧了邻里关系的疏离,街道逐渐失去活力.基于共享街道理念,以南昌市老城区的生活性街道聆江一路为例,总结与分析其现存的空间功能混乱、公共空间分布不...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的象征,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土化设计是保护和更新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当代本土化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探讨,并结合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作品进行多方位解读,并对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本土化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当今城市公共空间本土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更具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空间是公民社会学习的重要场所。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存在过度审美化与审美极化的问题,反映了当前城市生活的空间之争与审美霸权,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缺失。失去了公共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自然无法成为公民学习的场所。恢复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需要审美批判。基于审美批判的公民学习是一种构建以审美正义为价值基础的学习环境的主体化公民学习,是一种旨在建构一个平等交往、令人愉悦的宜居公共空间的民主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5.
城市街道柔性边界是连接建筑临街立面与街道部分的空间,起到衔接建筑空间与街道空间的作用,为建筑中或直接在建筑前面产生城市公共生活提供了可能.有着柔性边界的街道能为公众提供一个宜于交流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空间来开展各种室外公共活动,体验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增加城市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人民城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属于广大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三个方面。国内外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再造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活动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建设要遵循人民城市理念,增强人民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多元空间需求,加强、提升城市的人文关怀、公共服务和空间品质。黄浦江和苏州河作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再造过程体现了鲜明的人民城市理念。上海市“一江一河”建设案例的经验对于探索人民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再造的可行策略具有启发意义:公共空间再造应注重提升空间开放的共享性、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性、促进空间发展的持续性、扩大空间治理的参与性。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再造为城市公共空间再造提供了理论启发和现实指引,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再造要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与治理,为民众创造美好城市生活,应从价值取向、政策设计和行动策略等方面努力践行人民城市思想:首先,要坚持人民城市的核心价值取向,充分调动人民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人民在城市公共空间再造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谐城市应当是具有民主法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诚信友爱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定有序并充满活力的。但目前中国城市中的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领域正在分离中,对公共性、公共生活领域与公德概念是模糊的,和谐城市的建设需要健康的公共空间,同时更需要有社会公德的引领,形成道德共契,由此,市民公德建设成为构建和谐城市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得到推进,普通市民对其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呼声日渐强烈。当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必须既要表达出城市发展及社会文化等要求,还得满足新时期市民的审美观念并使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不仅要从空间物理形式上进行考虑,更要塑造空间美感。本文即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进行设计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公共休息设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公共休息设施的重要性及分类做了具体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公共休息设施设计的原则,即经济实用性原则、人性化原则、与环境相协调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的伦理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环境建设是包括城市功能规划、城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旨在创造便于市民公共生活的空间,同时涉及各种利益矛盾之间的协调与制衡,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决不只是技术与艺术的问题。针对中国当代城市环境所面临的权利审美、社会正义与公共空间、弱势群体、“伪生态”等社会和伦理性问题的批评式解析,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及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涂鸦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存在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它以其自身价值的特殊性在公共艺术中占据着一定的生存空间。涂鸦在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中高调出现,却边缘生存。本文通过分析涂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揭示出涂鸦在城市空间中所具有的价值影响,指出涂鸦在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12.
以龙岩市教育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用地布局为实证,基于市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通过新型网络联通体系在交通网络体系作用下的空间结构分析,指出新型网络联通体系将教育公共服务空间扩展为“集聚与扩散”新模式,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空间扩展为“点状与网状”新形态,提出以“智慧城”为载体的“教育城”与”健康城”等城市公共服务用地空间扩展模式新理念,为城乡建设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艺术就是以城市公共空间为核心,以当代文化为背景,与社会大众形成一定关系的思想方面的艺术,其可以充分表现城市公共空间的民主与开放、交流与共享等,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它一方面可以体现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及制造,它包含于艺术及设计之中。当前艺术设计的主体已经逐渐发展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与研究,将生态、环境、社会、人类、心理及工程等学科综合起来。这其中包含性能与文化、文化消费与教育、氛围等方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的地铁建设为我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从城市的功能结构的角度介绍了城市中心区的概念,简述了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当前的发展态势。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公共活动的内容及其面临的主要制约要素。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公共活动支撑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综合交通支撑系统、综合空间支撑系统、市政设施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城市管治系统。提出了城市中心区公共活动支撑系统的概念,即支持和保障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这一系列的相关的系统的总和。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间的艺术。一件好的城市雕塑作品,应该考虑到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公众三方面的因素。一件好的城市雕塑作品,也应该出于自身的体验和某种心态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6.
地方网络论坛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公共领域。本文结合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对地方网络论坛中的公共领域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网络论坛是一个公众自由交流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形成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舆论,并由此凸显出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萌发。  相似文献   

17.
影院是城市公共文化的传播空间,是观众与电影互动的重要媒介,从影院文化可以了解一座城市文化品位的高低,从影院的发展变更可以认识到一座城市的社会历史变迁。合肥作为中部省会城市,近年来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影院的空间布局等特征影响着合肥影院与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及影院自身的发展程度。合肥影院已经不仅仅是放映电影的场所,还是电影与观众平等互动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合肥公众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更是承载着几代合肥人集体记忆的“筑梦”空间。但是合肥缺少地方性特征明显的影院,这也是合肥影院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提出现代城市公共工程形式和内涵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艺术在城市总体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2个层面上的表达,指出公共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应依据不同的场所地域特色、工程类型限制和民众需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中,体现出以强调"融合"和"公众需求"为主的公共工程艺术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幸福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热门话题,而影响市民幸福感的因素众多,调研小组针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盲区,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切入点,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对市民幸福感的影响为主线,提出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填补该研究领域空白,为政府创建"惠民之州"、营造"幸福惠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环境是一个与地貌、风俗、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重要公共空间。它对外应体现出一定民族地域性的差异和多元化,对内则应融入人文因素的关怀,让城市交通环境这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具有其应该有的功能性,还能在交通环境的公共空间中传达出一种周到、温馨的人性关怀。对厦门BRT交通轨道的视觉改造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其交通环境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