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IJ掺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氧化二铁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1)验证加热Kclos时放出o:的情况,(2)验证加热Fez0,是否有0:放出,(3)加热两者混合物,观察Kcl0,放出0:的情况. 在此要注意的是:描述现象时语言的表达要准确,而且现象和结论要一致. 首先要看清题意:本题是要证明Fe2(),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次要能看出命题的暗示:题目已给出三个实验步骤.暗示要设计三步实验. ★答案★★:(1)加热Kcl0,,并检验是否有0:放出 反应所需温度较高,有0:放出 (2)加热Fe20。,并检验是否有0z放出加热后,没有0:放出 (3)加热KclO,和…  相似文献   

2.
刘继群 《高中数理化》2004,(1):46-48,F003
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 1或 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对于A2 3B2 2AB3 这一可逆反应 ,以下为在一定时间内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其中速率最大的是 (   ) .A vA2 =0 .4mol·L-1·min-1;  B vB2 =0 .8mol·L-1·min-1;C vAB3 =0 .6mol·L-1·min-1; D vA2 =0 .0 1mol·L-1·s-12 .在一个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 :A(g) B(g) 2C(g) ,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 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1 2mol·L-1·s-1,则 1 0s后容器中的B是 (   ) .A  2 .8mol;  B  1 .6mol;  C  3.2mol;  D  3.6mol3.Na2 S2 O3 …  相似文献   

3.
试题 :向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2 .4g ,加热使氯酸钾完全分解。当冷却到t℃时 ,向试管中加入 10 .0gH2 O ,充分振荡后 ,有 5 .0g固体未溶解。再加 5 .0g水 ,充分振荡后 ,仍有 3.3g固体未溶解。通过计算求出 3.3g固体未溶物的组成。分析 :氯酸钾加热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应是KCl和作为催化剂的MnO2的混合物。将此混合物溶于 10 .0克水有 5 .0g固体未溶 ,再加 5 .0g水后仍有固体未溶物 3.3g。由此可知加 10 .0g水后得到的是KCl的饱和溶液 ,后来再加 5 .0g水溶解的KCl的质量为…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分 ,共 6 0分 .)1.设集合M ={x|x +m 0 } ,N ={x|x2 - 2x - 8<0 } ,若U =R ,且CUM∩N =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2    B .m≥ 2C .m≤ 2D .m≤ 2或m≤ - 42 .下列四个图形中 ,与函数y =3+log2 x(x 1)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形是 (   ) .3.方程 35 x +log3 x =3,则实数x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 .A .(3,4 ) B .(4,5 ) C .(5 ,6 ) D .(6 ,7)4 .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其底面积的 2倍 ,则该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 .A .30°  B .4 5°  C .6 0°  D .75°5 .若 (x +23x…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1.与8gSO3中氧原子数相等的是A.0.2m olH2O B.6.6gCO2C.6.4gSO2D.6.72LCO(常温、常压)2.在反应3Cu2S+22H N O3=6Cu(N O3)2+3H2SO4+10NO↑+8H2O中,1m ol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6m ol B.8m ol C.10m ol D.12m ol3.将5m ol/L的M g(NO3)2溶液am L稀释至bm 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ba m ol/L B.1b0am ol/LC.a5b m ol/L D.ba m ol/L4.在等体积的NaCl、M gCl2、AlCl33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 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3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B.3∶2…  相似文献   

6.
一、KClO3和MnO2混合加热的问题例1 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混有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m表示质量)(b中混有MnO2)( )  相似文献   

7.
例1单独加热氯酸钾至熔化后,才能缓慢地放出氧气,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会迅速放出大量氧气.现有两份氯酸钾样品a和b,其中a混有少量二氧化锰,b为纯净的氯酸钾.所取样品a和b均为10g.同时加热至反应完全,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8.
2 操作过程 1.取用氯酸钾18g;二氧化锰1g;细铜丝15g;无水乙醇10mL;加入附图中相应的装置中。 2.用酒精灯Ⅰ预热催化管,然后在催化剂部位加热约2~3min。 3.用酒精灯Ⅱ预热大试管后置于底部加热。一分钟后,生成的乙醛蒸气和水蒸气在导气管管口形成大量白雾,充满收集小试管,这时可  相似文献   

9.
一、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氧气的制法》一节 ,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通过三个实验 ,分别进行三次操作才能得出的。该实验有如下弊端 :操作次数较多 ;因分步实验对反应速率的比较 ,明显度较差 ;第三次实验给氯酸钾加热到未放出氧气 ,再通过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 ,尺度难于把握 ,且该实验仅能说明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放出氧气 ,而无法证明反应速率快慢这一问题。对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 1 ) ,在变形的具支试管内装入氯酸钾 ,而在里面的小试管中装入等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  相似文献   

10.
一、反应速度与时间的问题例1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混有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m表示质量)(b中混有MnO2)  相似文献   

11.
种子萌发放出热呼出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采用课本49页的装置 (河北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第一册 )操作时只能观察放出热 ,不能同时观察释放二氧化碳的现象。我在实验教学中作了如下改进。a.将保温瓶改为锥形瓶(2 5 0 m L、 45 0 m L 或 5 0 0m L ) ,这样不但可以看到装入的种子萌发放出热 ,而且可以观察到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且在实验台上摆放稳当。b.在锥形瓶中的胶塞上安装温度计 ,这样可随种子的萌发观察所放出热量的多少。c.把保温瓶改为分液漏斗并设有开关 ,可根据需要随时将分液漏斗中的水注入锥形瓶。d.将通入石灰水的玻璃管末…  相似文献   

12.
题目:取20克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加热到恒重量,在一定温度下,将残留物加入10克水中,有7.9克固体未溶解,再加入5克水,仍有5.3克固体未溶解。则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克。 A.14.7 B.6.9 C.12.1 D.17.6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我向学生提问:本题辐射到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学生积极思考,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 (1)催化剂的概念及特征(特别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特征); (2)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李昌青 《甘肃教育》2007,(4X):55-56
例1 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混有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m表示质量)(b中混有MnO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微波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 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性能等材料结构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微波3 min、5 min、7 min、15 mi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较佳的合成条件所合成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 Li Ni1/3Co1/3Mn1/3O2结构是α-Na Fe O2型,为二维层状结构.在2.0~4.8 V的截止电压范围、17 m Ah·g-1的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284.6 m Ah·g-1,20个循环容量的保有率为75.6%.通过微波高温烧结合成正极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里一个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既可巩固已学过的基本操作知识,又可为今后气体制取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欲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一抓反应原理1.所用药品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2反应原理氯酸钾在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较低温度就能迅速放出氧气。其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锰u?I。O,)氨酸钾——氯化钾十氧气而6…加热火和mf高锰酸钾一般加热到较低温度就可以迅速分解放出氧气C其反…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分 ,共 5 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只有 1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空间四边形的 4条边所在的直线中 ,互相垂直的直线最多有 (   ) .A  2对 ;  B  3对 ;  C  4对 ;  D  5对2 .在正方体ABCD A1 B1 C1 D1 中 ,EF是异面直线AC和A1 D的公垂线 ,则EF和BD1 的关系是 (   ) .A 相交不垂直 ;  B 相交且垂直 ;  C 异面直线 ;  D 平行直线3 .已知a、b是 2条不同的直线 ,α、β是 2个不同的平面 ,且a⊥α ,b⊥β ,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 若a∥b ,则α∥β ;      B 若…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光线沿直线y=2x 1的方向射到直线y=x上,被y=x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A y=x/2-1/2;  B y=2x 1/2;  C y=x/2 1/2;  D y=x/2 12.已知(x0,y0)是方程x y=2的任一组解,则圆x2 y2=x20 y20的最小半径是(  ).A 1;  B 2;  C 2;  D 423.若直线l过点(3,0)且与双曲线4x2-9y2=36只有1个公共点,则这样的直线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图14.如图1,阴影部分的点(x,y)满足不等式组x y≤5,2x y≤6,x≥0,y≥0.…  相似文献   

18.
2.掌握计算三状态反应速率的计算常常从列出起始态、变化态、即时态的量进行计算的。【例1】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mol H2,3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 倍,在此时间内v(H2)是( ) A.0.2mol/(L·min) B.0.6mol/(L·min) C.0.1mol/(L·min) D.0.3mol/(L·min)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理化》2005,(2):42-44
~~  7. 设F1、F2 是双曲线x24-y2=1 的 2 个焦点,点 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0, 则|PF1|·|PF2|的值等于A 2;  B 2 2;  C 4;  D 8 【  】8. 已知点P为椭圆x245+y220=1在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它与 2 焦点连线互相垂直,若点 P到直线4x-3y-2m+1=0的距离不大于3,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 [-7,8];  B [-92,212];C [-2,2];  D (-∞,-7)∪[8,+∞) 【  】9. 把函数y=22(cos3x-sin3x)的图像适当变动就可得到函数y=-sin3x的图像,这种变动可以是A 沿x轴向右平移π4;  B 沿x轴向左平移π4;C 沿x轴向右平移π12;  D…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实验 .掌握好它将 1为以后学习制取其他气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个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固体法来制取 .其药品有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其反应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二种方法1 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 验满和检验方法( 1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