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是否已经过时了?它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有的同志认为,“把扩大再生产下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作为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正> 六十年代初和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斯大林提出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展开了讨论。这两次讨论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坚持斯大林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这个结论,一种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而不是唯一源泉。后一种观点虽然强调在不增加生产要素情况下的扩大再生产,但仍然是把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看作是“源”与“流”的关系。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既没有看到马克思把积累当作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思想。也没有看到马克思把积累当作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的论述。积累包含哪几种含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不是“源”与“流”的关系?对此,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学界正在热烈展开有关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问题的讨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计划中的重要比例关系之一。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是确定这两大部类比例关系以及党所制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依据。同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是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机器生产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有效,但是,它所发生的作用有极大区别。所以,研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问题具有很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入讨论,学术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又一次展开了真理有没有阶级性问题的热烈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对于自然科学的真理没有阶级性,看法比较一致;而对于社会科学的真理,特别是反映具有阶级性的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意见分歧很大。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正确处理生产和需要的关系?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文拟从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大部类生产同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公式辩证地反映了生产和需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是马克思在写作1861—1863年手稿、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这部手稿的过程中,在分析批判“斯密的教条”和吸收魁奈《经济表》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马克思在1863年7月6日给恩格斯的信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但是,我国学术界对此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所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手稿是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最早研究,或者说是他的再生产理论形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现有的关于内含和外延的两种扩大再生产的区分方法都欠全面,应重新讨论两种扩大再生产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横向经济联合的实践,不仅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扩大再生产形式:联合型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曾在分析如何把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时说:“固定资本价值中这个转化为货币的部分,可以用来扩大再生产”,“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他又在分析积累资金的使用时指出:“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只有外延型和内涵型两种。我们现在实行的联合型扩大再生产,是一种新的形式,它是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学说为建立保险基金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扣除”理论中可以看出。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必须首先从社会总产品中作三项扣除。其中,第一项“扣除”是建立补偿基金.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资金。这是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第二项“扣除”是建立扩大再生产和非生产基本建设的资金源泉。是积累资金的第一部分;第三项“扣除”。即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是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资金源泉,社会后备基金又称“社会保险基金”,是积累基金的组成部分.它是国民收入中用于防止再生产过程中断和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付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需要而储备的资金。由此可见。保险基金是社会后备资金的一种,是由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而形成的、以保险经济形式建立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货币资金。它来自国民收入。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因此,建立保险基金是社会再生产的物质保证;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所进行的一项必要的“扣除”。是任何社会赖以发展和从事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如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合理地组织社会主义的再生产,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战略问题。三十年来,陈云同志在这方面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本文主要想谈一点自己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和陈云同志有关论述的一些体会。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关于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划分,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学说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横向经济联合的实践,不仅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扩大再生产形式:联合型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曾在分析如何把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时说:“固定资本价值中这个转化为货币的部分,可以用来扩大再生产”,“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他又在分析积累资金的使用时指出:“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  相似文献   

12.
一扩大再生产有两条途径:一是外延扩大再生产,即依靠增加积累,追加投资,建设新工厂,增加新的生产资本,来扩大再生产,一是内含扩大再生产,即依靠节约挖潜,提高资金利用率,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来扩大再生产。最近,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报告中说:“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仰韶文化”的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仰韶文化”的研究目前正在迅速开展,讨论的重点集中在“社会性质”和“分类型、分期”两个问题上。一关于“仰韶文化”社会性质的讨论我国各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诸文化所处的社会性质问题,目前考古学界正在开展研究,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便是其中研究得较深入和讨论较热烈的一种。讨论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绘图说明和集中表现,搞清楚再生产公式,对于掌握再生产理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全面高涨,实现经济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公式问题,谈些看法,以请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积累量的大小取决于积累资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积累率的高低。因此,马克思指出:“在积累时,首先要考察的是积累率。”那末,积累率该如何确定呢?这是一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63年7月6日给恩格斯的信中附了他的“包括全部再生产过程”的《经济表》(见图一)。在这个《经济表》中,马克思勾画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全部过程,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它概括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为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当时研究社会再生产问题的全部成就。然而,马克思《经济表》的内容及其对再生产理论的贡献是什么?这个《经济表》是怎样形成的?它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下见图1)  相似文献   

17.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当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产品的比例,以及两大部类的有机构成和上一周期(上一年度)的剩余产品已经确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量是不能任意制定的,积累在两大部类间的分配也不能任意制定,否则扩大再生产将不能顺利进行。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出发,以数学形式探讨积累量、积累率与社会总产品中各有关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积累在两大部类间的不同分配所将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我国经济学界最近几年来关于这一理论的讨论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争论。近来重读《资本论》,有些收获,现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生产资料供应要不要充分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是当前经济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运用马列主义来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确立我国新的高效能的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自动地、有计划地和高速度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职业教育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我国教育界、经济学界再度对教育产业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许多理论工作者从教育的属性、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特殊规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深入探讨教育是不是产业 ,能不能产业化。对于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门类的职业教育 ,是不是产业 ,能不能产业化的问题 ,在讨论中则尚未专门涉及。作为一个课题 ,职业教育产业化问题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密切关系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极具现实性与实践性的问题 ,因而更能引起做实际工作的管理者与办学者的兴趣。不同观点的讨论可以促进认识的深化与提高 ,这里编发两篇文章 ,旨在引起职教同仁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