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的巨大影响,以及大量三·一八惨案的资料汇编,此事似已题无剩义,譬如朱正最新的鲁迅传记《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在第十五章“刘和珍之死”里仍然是政府屠杀、群众惨死、泣血控诉的旧说法。但实际上,这些认识和价值判断都明显受到了鲁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檄文《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的一个重要人物杨荫榆:“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4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祁建 《兰台内外》2008,(3):60-60
1924年春,杨荫榆开始担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之出名,源自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在文中给了我们一个鲜明的杨荫榆形,象:专制独裁,行为可憎,面目狰狞,十足一个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但杨荫榆一生的另一面又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对于杨荫榆.大多数读者是从鲁迅那篇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知道的。在鲁迅笔下,她是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凶兽样的羊,羊样的凶兽”。多年来,杨荫榆一直背负骂名。实际上,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的一生并非那么面目可憎,而且其结局也颇为壮烈,拒绝出任伪职,最后为日军杀害。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初婚     
鲁迅是出现在20世纪中国苦难大地上的一种天才“异象”,他的作品是近现代中华民族苦闷的总象征,这是刘再复先生对鲁迅的总评价。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传记”,第二部分是“评述”。“评述”部分汇集了刘再复先生在海外关于鲁迅的最新思想成果,是经过一番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之后对鲁迅的明心见性之论。  相似文献   

6.
7.
《出版史料》2004,(1):56-56
鲁迅写的文言小说《怀旧》,是用笔名“周卓”发表在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而写成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用“鲁迅”笔名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报刊活动家和编辑工作者。他的一生和报刊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丰富的办报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对穆青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涑水情》两篇通讯进行剖析,以发掘其在字里行间体现出的人民情结,探讨情感因素在文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穆青在塑造人物情感时写作方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激发了幼年鲁迅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汉画像石作为大汉气象的艺术代表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追求影响着鲁迅。神话与汉画是鲁迅终身怀有的两个情结,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对鲁迅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楚辞》中使用君字诗歌有15首,共47句。君字的使用都具有尊崇和赞美之意。君字尊称的使用,昭示了诗作者对神灵、楚王及贤臣虔敬与尊崇的态度,体现了战国时期君字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及人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试论鲁迅对校勘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以鲁迅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校勘《嵇康集》集等为基础,分析了鲁迅在搜集、整理、校勘文献上的成就,论证了鲁迅对校勘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许广平诞辰110年,逝世40周年。怅然撰写本文,以为纪念。 鲁迅猝然逝世,许广平化悲痛为力量,很快就投人了整理和补充鲁迅遗著的工作。她编好了《夜记》。她编好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译丛补》。她最后确定了《汉文学史纲要》的书名。这些书除《夜记》外,又都由她编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许广平的这些工作,为参与编辑出版1938年版全集的胡愈之、郑振铎、王任叔所肯定,也为冯雪峰、王士菁编定的1956年版全集和胡乔木、林默涵最后定稿的1981年版全集所肯定。许广平的这些工作,大半个世纪以来,更为海内外千千万万鲁迅著作的读者和广大鲁迅研究者所肯定。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书目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既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学风严谨和成果卓著的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具有中国学术传统特色的古典文献学领域,内容包括小说文献的辑佚、考证、校雠和整理,并利用这些文献建立内容翔实、体系完整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中国小说史略》既是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考辨中国小说文献源流的学术专著,对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成就,指导古典小说文献的书目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鲁迅最辉煌的杂文创作主要集中于《申报·自由谈》,鲁迅杂文与《自由谈》相得益彰,代表着我国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强强联合。鲁迅杂文借助《申报·自由谈》的商业运作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里程碑,《申报·自由谈》则借助鲁迅杂文达到其传媒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何奉华 《新闻世界》2013,(5):212-213
鲁迅杂文与新闻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为上海《申报·自由谈》所写的杂文,无论外在构成还是内在精神,都与新闻报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鲁迅全集》收录情况看,鲁迅为《申报·自由谈》撰文,大约从1933年1月24日写作《"逃"的合理化》开始,到1934年8月22日写作《看书琐记(三)》。这些杂文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的新闻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言辞犀利的评论,成功引导并构建当时新闻舆论。本文从《自由谈》的新闻舆论构建视角,对《自由谈》和鲁迅杂文在此方面的作用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7.
每年鲁迅的诞辰或祭日,海内外会举办活动纪念鲁迅先生。对于短期内了解鲁迅而言,首推就是其传记了。在众多传记中,莫过如许寿裳先生的《鲁迅传》。连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也是推崇备至,她说:“许先生能在沉痛中淘净出一些真实的材料,为我们辈后生小子所不知不见,值得珍贵,而也给热心研究这一时代一个文化巨人的一点真相。就是吉光片羽,也弥足珍视了。除了许先生,我们还能找到第二个肯如此写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8.
刘云的《“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女吊〉的复仇精神与目连戏的反叛特质》一文,认为在鲁迅之前的传统目连戏演剧中,女吊本身即为复仇者形象,而非拙文所谓鲁迅对女吊精神的创造性改造。而支撑作者此一论述的材料与阐释,未免失之三途:首先,对引用的研究文献时见关键性误读,且文章的论述起点即建立于此类误读之上;其次,对使用的核心原始文献的基本背景和性质失于生疏;最后,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每每将鲁迅明确反对的精神内容安置到对鲁迅的思想阐释中,从而根本性地曲释了鲁迅“复仇”话语的意涵。  相似文献   

19.
林穗芳 《出版科学》2007,15(4):18-28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新版《鲁迅全集》18卷.与以前的1958版和1981版比较,编辑质量在多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标点体例混乱,往往导致标点用法失范.本文在具体探讨新版现存问题产生的根源之后,就《鲁迅全集》编辑工作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阿q正传>为例分析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取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二是散体记的结构;三是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