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艳  吴贻刚  苏彦炬  李玉章 《体育科学》2012,32(10):64-68,97
附加振动刺激的负重半蹲运动成为一种新兴的下肢力量训练手段,但是,负重半蹲运动中附加不同频率的振动刺激对下肢肌肉的激活特征研究较少。以1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在不附加振动、分别附加频率为30、40、50Hz共计4种振动刺激条件以及无负重和负重30%最大力量两种负荷条件下完成10次半蹲起的大腿表面肌电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经双因素方差分析,振动刺激对所有被检肌肉肌电均方根值(EMGrms)有显著影响(P<0.05),负重对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EMGrms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对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无显著影响;振动刺激和负重对各被检测肌肉肌电交互作用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50Hz的振动频率可以显著提高被检肌群的EMGrms。结论:30%1RM负重可以提高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肌肉激活,但不能增加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肌肉激活。无论是否负重,半蹲起练习时附加振动频率为50 Hz的振动刺激可以显著增加大腿肌肉激活(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振动模式中小腿肌肉的诱发激活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力量训练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但是,低频率的垂直振动与多维组合振动对下肢肌群激活特征的研究结果尚不明确。 分析不同振动模式下、不同振动频率的全身振动刺激对小腿肌群的表面肌电影响。对20 名健康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振动刺激能够增大肌 肉的放电量;但在多维组合振动中,随振动频率增加,肌肉的激活程度呈阶梯状递增,存在明显的强度梯度,并且在对肌肉的协调激活和针对性激活 上优于单维垂直振动。这为今后如何运用振动训练提供参考,为人们正确认识振动训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形式振动训练中下肢肌群的神经肌肉激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半蹲姿势下,垂直振动和多维振动刺激所引起的下肢不同肌群的神经肌肉激活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振动刺激均能诱发激活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募集,增加肌肉的EMGrms值.但多维组合振动改变同群肌肉内和前后肌群间的支配比例关系,为科学运用振动训缘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谢辉 《精武》2012,(14):10-10,12
表面肌电是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的电位变化,其在运动员肌肉训训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肯定。研究运用文献综述的方珐分析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的热点,分析认为我国研究主要集中于现象研究(各种机头训练的肌电特征)和运用研究(运用肌电促进肌肉训练)两个方面,在未来研究中应该关注例如疲劳肌电图产生的确切机制;表面肌电图在动力性运动训练中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NE6000T16道便携式无线遥测表面肌电测试系统等仪器,同步对不同等级的跳跃类运动员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下落高度的跳深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跳深时,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的大部分肌肉均已“预激活”;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因人而异;运动员下肢肌肉“预激活”的个体模式,不随跳深下落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下肢肌肉疲劳会导致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董泽华  毛文慧  王婷 《湖北体育科技》2022,(11):982-985+1002
目的 北欧腘绳肌训练是增强腘绳肌力量、预防腘绳肌损伤和复发的常用手段,本研究将着重分析屈膝肌群在北欧腘绳肌训练中的表面肌电特征。方法 招募9名男大学生作为受试者,运用红外高速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表面肌电测试仪同步测试实验,测取受试者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过程中的运动学、肌电学数据并处理分析。结果 在进行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中,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肌(内、外侧头)、比目鱼肌的肌电变化趋势呈现较高一致性,半腱肌最先激活,腓肠肌(外侧头)激活程度最高。结论 在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中,小腿三头肌与腘绳肌肌电变化趋势相近,屈膝肌群在动作运动控制中存在一定协作关系。腓肠肌作为远端双关节肌,在动作过程中能够向近端关节肌肉传递力量、分担内部力矩,配合腘绳肌稳定膝关节,增强运动中的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7.
跳深着地阶段下肢所测肌肉的表面肌电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ME6000T16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2名一级运动员和12名三级运动员在正常状态下和在相对疲劳状态下(完成较大负荷练习后)完成不同下落高度跳深的完整动作进行了同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状态完成不同下落高度跳深时,同一名运动员下肢所测肌肉所表现出的表面肌电活动变化趋势和肌肉的协调模式是一致的;不同运动员在同一下落高度跳深时,同名肌肉的表面肌电活动的强度和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尽管这块肌肉在下肢肌肉活动时所起的作用相同.相对疲劳状态下(完成较大负荷练习后)跳深时,着地阶段运动员所测肌肉的表面肌电活动变化趋势和所测肌肉问的协同关系发生了较大改变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PHYSIO PLATE振动训练台,对北京优秀垒球、女子游泳及女子跳水运动员进行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并采用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实验前后以及实验中运动员下肢肌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抗负荷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负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同振幅下,次高频(35Hz~50Hz)振动刺激对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的训练效果显著高于中低频(25Hz~35Hz)振动刺激。  相似文献   

9.
王翔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6):104-106
通过等长背伸运动负荷诱发腰部竖脊肌疲劳并记录全程表面肌电(sEMG)信号,分别以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计算平均功率频率MPF和非线性RQA方法计算确定性线段百分数(?T)。结果显示,MPF随着肌肉疲劳的发展而逐渐下降,而?T呈现反向变化趋势,提示肌肉疲劳时的sEMG信号规律性在增强。?T的变异系数CV比MPF的小,说明?T作为腰部肌肉功能状态的评价指标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男子赛艇运动员进行测功仪2 000m全力划测试,了解赛艇运动员在测功仪2 000m全力划中肌肉的发力顺序、各主要肌群力量分布比例情况、疲劳以及用力特点。研究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2 000m全力划,测主要用力肌群的表面肌电图。结果:在测功仪2 000m全力划测试中,赛艇运动员一个完整的动作中肌肉的发力顺序为胫骨前肌>股四头肌内侧头>竖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i EMG值在比赛一开始就瞬时升高,随着比赛的进行i EMG值开始下降,到1500m处下降到最低值,而在最后冲刺阶段i EMG值达到最大值,左侧i EMG值大于右侧;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MF和MPF整体表现为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和运动疲劳的出现呈下降的趋势,在最后冲刺阶段MF和MPF都有所增加,总的来说其下降幅度较大,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负荷伸膝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法,以南京市56~72岁社区居民5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负荷伸膝运动,测定比较运动前后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负荷伸膝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运动组中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负荷伸膝运动可作为中老年人改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中老年人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的改善效应.24名年龄≥65岁的健康老年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参与研究.实验组采用全身振动训练与阻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振动频率为25hz,振幅在5mm,对照组采用常规阻力训练方式.训练时间为每周3次,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结果表明:全身振动训练与老年人的自身阻力练习相结合,对老年人的下肢膝关节伸肌群、踝关节屈伸肌群的肌肉力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野  戴维  聂金雷 《体育科学》2003,23(2):124-129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对离心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主观体力感觉及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方法:24名男性大学生分别完成10组负荷,每组负荷由15个蛙跳(最大用力)和30外负重跳(10kg)组成。运动后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电刺激治疗。运动前及运动后分别测定肌肉酸痛程度、主观体力感觉及肌肉等动力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运动后24h,48h及72h肌肉酸痛程度明显降低,但各组间肌肉力量及主观体力感觉无显著差异。结论:经皮电刺激对肌肉酸痛的消除有积极作用,而对肌肉功能及主观体力感觉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ctivity patterns of four major muscles were studied in the support leg during a standard one foot balance test. Electromyographic (EMG) activity of the tibialis anterior (TA), peroneus longus (PL), gluteus medius (GM), and adductor magnus (AM) was recorded from 10 boys (aged 7-9 yr) during 30 s balance trials. Rectified, low-pass filtered EMG data, converted to percentages of maximum contraction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muscle activation patter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teral shifts in balance were primarily mediated by the ankle musculature, while the hip muscles appeared to stabilize the pelvis. Immediately prior to lateral shifts of the center of pressure (COP), the activity of each ankle muscle was similar to the activity of the following pose. The hip muscles, however, were not consistently linked to ankle activity. Thus, the control of one-legged lateral balance does not rely on fixed hip-ankle synergies.  相似文献   

15.
全身振动刺激对肌肉力量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制振动台 ,对运动员进行半蹲起力量训练 ,膝关节角度控制在 110°~ 12 0°。振动刺激的频率为 2 0~ 2 5 Hz,加速度为 15~ 2 0 m/s2 。通过对振动台力量组和传统力量组的比较研究 ,发现力量组能够在相对较小的负荷下有效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缓冲能力和弹性势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踢球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其中,脚背内侧踢球、正脚背踢球、脚内侧踢球及脚背外侧踢球是4种最基本的踢球方法.4种踢球方法踢球腿的摆动具有相似性,运动生物力学手段对其进行研究比较发现,脚背内踢球摆动腿的大腿前摆角最大,脚内侧踢球小腿前摆角最小,脚触球时,正脚背踢球与脚背外侧踢球的小腿角速度最快,脚内侧最慢.摆动腿的摆动存在鞭打动作,但不仅仅局限于鞭打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