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智趣题     
一.添字得驴三国时,东吴有个大臣叫诸葛瑾,字子瑜。一天,他带着六岁的儿子诸葛恪去参加吴王孙权举行的宴会。诸葛瑾长了个长条脸,孙权有意打趣他,叫人牵来一头驴,用笔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四个字,众人大笑不已。只见诸葛恪连忙上前拿起笔在“诸葛子瑜”四字下面  相似文献   

2.
添字得驴     
三国时,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吴国孙权手下做事,因其脸面狭长常被人取笑宴请文武百官,戈岁席间,略带醉意的孙权突然叫人牵来一知阵砚你们看看这是谁呀?主公少说有八汾醉。 一这不是头驴么?孙权故意卖了个关子。把这张纸挂在驴头上。,/主公,我想在 妙认{驴脸上添两个 产....)、字,您不会反黝谊舀嘲笑顿时变成了惊讶与赞叹!回今磷瓢淤既然是你的驴你就带回去吧!料孙权见刁诸葛如此聪明就顺水推..…rOO添字得驴@刘然  相似文献   

3.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10,(7):81-84,171-174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人,长检其面,题日“诸葛子瑜”。恪跪日:“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  相似文献   

4.
诸葛瑾简评     
诸葛瑾在治国理政上有其长处,但少有发挥余地,一生虽戎马倥偬,位至大将军,“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以风雅声名光国。其特殊身份成为孙权一枚随时协调孙刘联盟的棋子,所幸深蒙孙权信任,诸葛瑾又小心谨慎,所以一生无虞。诸葛瑾自己虽然很有修养,小心谨慎,但在家教方面却远不如兄弟诸葛亮。  相似文献   

5.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相似文献   

6.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于隆中躬耕陇亩,后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为其所用;其兄诸葛瑾,避乱江东,经孙权妹婿弘咨荐于孙权,受到礼遇。初为长史,后为南郡太守,再后为大将军,领豫州牧。  相似文献   

7.
看谁聪明     
23将来时考你一道英语题……“弟弟上学校”这句话的将来时怎么说?弟弟的儿子上学校。编绘:陈红喜他在“子瑜”后面又添上了“之驴”二字。请给我一支笔。好一个聪明的孩子,这头驴就赐给你父子二人吧。在场的人个个拍手叫绝,孙权也哈哈大笑,当场把驴子送给了诸葛瑾父子。苏秦是敌国派来的奸细,我正要把他五马分尸,刺死他正合我意,我要奖励刺死苏秦的人。齐王回到宫中,决定尽快抓捕刺客,便召集群臣。齐王的话传出后,刺客很高兴,立即来拜见齐王并叙述了刺杀苏秦的经过。齐王遂令处死刺客。巧《添二字》答案捉《刺客》答案看谁聪明$粹介动漫工…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排调》: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余嘉锡说:“凡以二名同言者,如其字平仄不同,而非有一定之先后,如夏商、孔颜之类,则必以平声居先,仄声居后,此乃顺乎声音自然,在未有四声之前,固已如此,故言‘王葛’、‘驴马’,不言‘葛王’、‘马驴’,本不以先后为胜负也。如公谷、苏李、嵇阮、邢魏、徐庚、燕许、王孟、韩柳、元白、温李之类。”(《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792页。)准此,《楚辞》中兰蕙、兰芷、荃蕙、草木、云霓、霰雪、鸾…  相似文献   

9.
诸葛瑾、诸葛亮,祖籍东汉徐州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兄弟二人成年后分别服务于不同的政治集团。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显功于三国时期的蜀汉;诸葛瑾则是三国时期吴国主孙权的重臣。那么,诸葛瑾、诸葛亮何时、又是与谁一同离开故乡阳都的呢...  相似文献   

10.
巧笔得驴     
三国时,东吴大臣诸葛瑾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è)。  相似文献   

11.
古人的雅量     
五代人冯道,在相位40年,可谓官高权大。一天,有人在集市上牵着头驴,用一块布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冯道”,贴在驴的脸上。冯道的手下人把这事告诉了他,冯道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很,怎么就会是指我呢?我想可能是谁捡了驴,在驴身上发现了驴主的名字,所以写得大大的,以便寻找失主吧。”  相似文献   

1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苏词”)下阕:“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句中的“了”字,究竟应该断入何句?数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早在清代,朱彝尊在《词综》卷六中就指出:“至于‘小乔初嫁’,宜可绝。‘了’字属下句,乃合。”但因他仅从合律的角度提出问题,而未指出“了”字属下旬后该作何解释,故此正确见解反遭后人非议。为张宗  相似文献   

13.
前人常用“龙虎狗”品评“三杰”——三个在某方面成就相去无几的同时代人物。如《世说新语·品藻》: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龙”是传说中的图腾生物,具有神性,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自是当之无愧:“虎”为百兽之王,龙虎并称,不相上下,有“弘量”的诸  相似文献   

14.
你道是“为马开户口--打一字”,我说是 “一‘驴’字”,你道是“马到芦边草不生,--亦 打一字”,我说“还是一‘驴’字”。主客二人,一 道一说之间,可谓闲人有清福,“驴”字有雅趣。 然而生活中怕不是这样的。夫妻相骂,一 方说另一方不听忠言相劝,则往往说:“你耳朵 塞了驴毛了?”忘本就说成:“把好心当成驴肝  相似文献   

15.
对仗而已     
1、儿解犬字 有教小儿者,初,教以“大”字;翌日,以“太”字问之,仍日“大”。(师)乃诲(教)之日:“中多一点,乃太公之太也。”又明日,教以“犬”字,儿笑日:“吾得之矣,此点在外,乃外太公之太也。”自作聪明者,难免不闹笑话。  相似文献   

16.
备课摘记     
同“因”异释初中语文第一册《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一句,其中两个“因”字,教材无注。前一个“因”,应作“因而”讲;后一个“因”,则应作“于是”解。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看了《三国演义》,想当然,我这么大的人把这本书看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是不大可能的。这本书给我的总体印象除用智用谋,还用智用谋,实在经典!尤其是诸葛大人使我更亲近。诸葛亮德才皆备,知天知地知人,实在难得!也不枉刘皇叔三顾茅庐,委以重任。《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表出了一个忠字,表出了一个信字,此等人物,青史自然留名,也自然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留名,或许这就是用人字搭出的丰碑。在赤壁之战前,诸葛大人,一退再退,惹得周瑜疑窦丛生,想是诸葛自投罗网,还志在必得似的想“既生瑜何生亮”。不曾想,诸葛先生翻云覆雨,巧知三…  相似文献   

18.
古人有一名一字,起源于周。《札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出生三个月予以名,弱冠之年予以字,五十则加上伯仲,死后定谥,这是周代的规矩。后来加伯仲的习惯逐渐没有了,而一名一字却一直保留到近代,如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名与字经常在意思上有联系,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意思上相近。字比  相似文献   

19.
<正>诸葛亮采纳张无计的妙计,提笔写下一封信,派人送给西凉名将马超。米小扬凑过去问:“诸葛先生,你为什么要给马超写信?”诸葛亮捋着胡须笑道:“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的儿子。想当年,曹操用奸计诛杀马腾,马超想报杀父大仇,苦于一直找不到机会。如今曹操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孙权,后方空虚,正是天赐良机。只要我写封信鼓动一下,马超就肯定会挥师直捣曹操的老巢……”张无计插话道:“曹操必定放弃进军,回师北上,你们的老朋友孙权自然就安全了。”  相似文献   

20.
《刘公嘉话》记载:贾岛首次进京赶考,一天在驴上作了这样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这个字。又想用“敲”这个字。反复思虑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于是在驴上吟咏起来,并不断地作手势比划着。走着走着,恰巧遇上了当时吏部任上的京兆尹大文学家韩愈。在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将驴上作诗的经过进行了详细的陈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