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教育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于教育起点和终点的探讨,涉及到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三者的关系问题,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课堂组织的载体,那么,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如何组织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一、"问题"的埋设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亦是教学的终点,我们预埋的问题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同时亦要控制好问题的难度,因为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够回答的问题是已知的,不是教学目标所在,学习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究过程,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通过问题的设置,  相似文献   

3.
犹如一段旅程,课时教学也有它的起点、过程和终点。所谓教学的起点,简单地说就是“现在哪里”,即学生现在已实际具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情感态度基础。所谓教学的终点就是“要到哪里”,即教学目标,学生上完课后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有了多少实实在在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课堂教学就是在摸准教学起点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到达教学的终点,达成教学目标。而当前教学常由于起点不清、目标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最终导致高耗低效。因此,有必要重视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设计,在终点思考,从起点出发,以期达成和谐高效的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4.
要真正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必须直面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现在究竟在哪里?数学教学究竟从哪里开始?学生究竟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即必须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否则,“以生为本”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发展亦无从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学生的现实起点在哪里?针对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的差别以及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如何进行教学调整?找准学生起点,并基于学生起点实施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教学中努力尝试,使数学课堂更具实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一节例3为例,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飞机起航,帆船出海,都有一个起点,语文教学也有一个起点,那这个起点在哪里呢?沈大安先生说:"要上好课,文本细读是基础。"语文教学的起点在文本解读,因此,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潜心涵咏,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把握教学内容,并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哪些视角去解读文本呢?不妨从以下视角开始。  相似文献   

7.
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站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达那里?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参加了无锡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研讨会,在会上进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必须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研究。根据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我觉得应该格外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起点”问题。何谓教学起点?简单说,我们每一节课的教学从哪儿开始进入,在什么基础上生发,便是教学起点。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我常在想,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比不上城市的小学生,问题出在哪里?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是生源?还是师质?还是教学条件?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丁莉 《四川教育》2012,(9):29-29
怎么激发孩子的活力,让班级幸福地动起来呢? 首先,要让孩子动起来 何处是起点?何处是终点?起点也是终点,终点亦是起点!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形式让孩子动起来,这是起点,以此激发孩子内驱力,这又是终点。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甚至是负效?在我国,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也已经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着力点。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它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具有导向的作用,而能否对教学目标的性质加以正确定位自然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探讨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问题,应该要在与原有的一般教学目标作一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来认识,但这并不要求我们以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分析,而应是一种统合的思路来理解。具体来说,可以从六个维度来剖析:  相似文献   

12.
开学了,你为你的本学期教学工作制定好目标了吗?如果没有,你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将走向哪里呢?你是否认为按教材一篇又一篇课文教下去。教完了选用的课文,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了呢?你是否拿到一篇课文,眼里就只有这一篇课文了,只想着如何寻找一个最佳教学切入点,既能突出课文的重点,又能解决难点,并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可是你想过“为什么而教”吗?你教学的终点在哪儿?你可能真的不知道,因为你没有为本阶段的教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辛晓 《广东教育》2011,(10):39-40
教学从哪里开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力求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对象和目标,明确当前教学起点与确定合适的教学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标,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相似文献   

15.
如今,大型的公开课很少有教师上习题课,除非有要求,否则大多数教师更愿意上新授课,因为习题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几乎没有。什么样的习题课是好课?标准参差不齐,正因为这样,习题课多年来无人问津。从学生到家长,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都在为减负呼喊施政的时候,我们一线教师是否认真思考过减负?负从何来?如果中、高考的指挥棒不变,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增效,而增效的空间又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是提高习题课的质量,因为习题课的意义非同小可,每学期习题课占总课时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所以习题课的好坏对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习题课更易显现出教师的数学功底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说话、作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基础却在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首先应当关注些什么?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学生作文写了有什么用处?学生的习作价值在哪里?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问题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方法。学生的问题从哪里来?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参加“国培”,聆听赵亚夫教授《历史教育的起点与历史课程改革》、齐健教授《历史是不懈的追问——一个历史教育边缘者的观察与随想》的报告,引发了我这位从事历史教研工作多年仍艰难跋涉的历史教研员的不断反省与自我追问。因为赵亚夫教授抛开纷扰,直截追问历史教学的起点,看我们的研究实际不实际?看我们在教学中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问题?齐健教授从一堂引发争议的历史课说起,追问当今的历史教育,究竟要向学生教育什么?历史课上,我们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才是最具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培养人和用知识来培养人,这就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然而,教学的问题就出在这个起点上.我们是否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是否用真知来培养人?这几乎是全部教学问题的根源.其中,真知问题具有先在性,因为,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加工处理以及对待知识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知识与人的关系、人在教学中的命运以及教学对人的命运的影响.的确,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实际上,学生的人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具有人性化意义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朱惠珍 《宁夏教育》2010,(10):58-58
生物学知识取自于自然,源于人们的生活。可以说起点是生活,终点也应该是生活。只有将知识的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生物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将生活融入生物教学使其变得更加有效?笔者对此做了以下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