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揣摩本文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揣摩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第七单元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令人难以忘怀。教学应依托单元主题训练,以情激情、以读代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之中,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关注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方法,感受人鸥之间深厚的情义。  相似文献   

4.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了教室。大家都知道,在春天里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就是春雨啦下面。让我们用甜美欢快的声音演唱《小雨沙沙沙》,一起欢迎春雨的到来、春天的来临,好吗?第一遍:跟着录音边唱边表演。第二遍:跟着录音边唱边演奏沙锤。  相似文献   

7.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3,(25):39-40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母子间的哪几件事,体会母亲对儿孙的钟爱之情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节描写,感受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殷殷亲情美。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表达自己敬爱父母的心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母子间的哪几件事,感受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殷殷亲情美。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谁来朗读自己搜集的歌颂母亲的名言或诗歌。3.上节课,同学们初读课文后,觉得这篇课文用《荔枝情》做题目更为妥当,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研读课文,寻找答案。二、自主自学,整…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本节课努力营造开放、和谐的氛围,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教学目标1.感情师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自我设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流行"快餐式阅读"的社会!当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忽视细读文本,对待一篇课文,没细细读完三遍,就忙不迭上网查看教案、获得思路,丧失了自己的宝贵立场,滑行在文本之上,这样的课堂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设计》2011,(4):17-2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教学目标 1.学习第8—10自然段。随文学习7个二类生字(狂、赢、暑、益、穷、将、若)和7个新词(狂奔、暑假、形容、受益无穷、用途、将来、假若)。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对试验现象的推测、试验结果的探究,感受说明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并能积累运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廊”。  相似文献   

17.
18.
魏琴 《辽宁教育》2007,(7):90-92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相似文献   

19.
评析:词串的出现适时、精妙,既检查了字音。又由词想象画面,巧妙地将全文的主脉络梳理清楚,一举三得,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20.
【学习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推测、准确无误、确确实实、本能"等词义,初步感受说明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并积累好词佳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