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师:你们觉得能用“饱经风霜”来形容我吗?  相似文献   

2.
我敬佩的人     
在我家小区的院子里,有这样一个人——中等身材,经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衣服,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皱纹。因为他走起路来腿脚不大灵便,所以,我给他起了个绰号——“瘸大伯”。  相似文献   

3.
课文《黄山奇松》中有这么一句:“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在教学课中,一位新教师这样处理“饱经风霜”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国,许多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纵横驰骋。后来,这些民族虽然消失了,但在历史中却留下了自己独有的画卷,甚至在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仍然有着或浅或深的印迹。从远古走来的各民族祖先,历尽艰难,饱经风霜,“你从哪儿来”“你从何时起”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对于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下列两位教师有不同的教法: 教法一: (请学生课前查字典,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一、放大细节——力透纸背见真义 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 第一步,(师板书:饱经风霜)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  相似文献   

7.
一、放大细节--力透纸背见真义 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 第一步,(师板书:饱经风霜)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  相似文献   

8.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摆脱机械讲解、生硬灌输、僵化记忆的误区,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笔者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课例,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一联系生活,让词语“活”起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教学片断:(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指导学生理解了其他的词语,但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就是“饱经风霜”。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吗?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下来。我给大家开个头“:…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当读到“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象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  相似文献   

10.
《家长》2011,(4):4-4
老师阅卷时,经常会看到一些答非所问的回答。然而,青岛一名老师在阅卷时却看到一份特殊的“答案”——答题处贴着一张百元大钞。看到这份“答案”,老师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1.
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秘诀”‘秘籍”“秘笈”这三个词。例如:  相似文献   

12.
“老师.蜘蛛在教室后面的绿化带上织了一张网。”“我看到假山旁水池里的水葫芦开紫色花了。”“昨天我看到北斗星了!”“新鲜校园新发现”,是我们班上经常开展的一个活动。  相似文献   

13.
同音的同义词“度”与“渡”经常使用,但又容易用错。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错例:(1)欢渡春节,(2)要使每个同学安全地渡  相似文献   

14.
杨苏英 《海南教育》2014,(18):63-63
在很多教学随笔或论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何指导学生背诵的文章,也经常看到老师通过“范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几乎未见过教师“范背”之说。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每个学段都有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通过30年的教学实践,我体验到了范背的好处。  相似文献   

15.
妈妈笑了     
“母亲”是儿女心目中伟大的女神,她给予我们生命,她是那么神圣,那么宽宏大量,那么纯洁无瑕。我很爱我温柔善良的母亲。自从爸爸出车祸后,妈妈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就再没露出过笑容,甚至变得更苍老了。每当看到妈妈伤心的脸,看到妈妈两鬓日渐增多的银丝,看到妈妈脸上多得数不清的皱纹,我都会偷偷躲着哭。我非常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妈妈的笑容。有时,天上飘过的浮云真像妈妈的脸,这时,才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看到妈妈的笑脸了。一次,老师要我们回家后主动给妈妈洗一次脚,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当时,我心里一愣,这多难为情啊!回到家后我一直心神不定,…  相似文献   

16.
赵丽丽 《语文知识》2004,(12):17-17
一提到“粉丝”.我们便会想到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那种滑滑的、细细的食品。但现在我们在报刊和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的“粉丝”却不是真的粉丝。例如:  相似文献   

17.
童年的山     
每次回家,总要经过我读书的小学,虽然它今天已经废弃了,紧闭着大门,归于阒静,但我依。然保持向里面眺望的习惯,眺望我曾经攀爬过的土山,送去探望,送去问候,送去崇敬和感激。我能从它见证历史和饱经风霜的锈迹斑斑的大铁门看到我们曾经晃动的身影和聆听到穿越时空的老师高喊“注意安全”的叮咛声。  相似文献   

18.
经常看到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做一些“定格的事”:看到孩子成绩太差,就干脆不让孩子上学;看到孩子不服管教,就任其发展……也经常听到一些气急败坏的教师对着屡教不改的学生说一些“定格的话”:你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再费力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就是出苦力的“料”,再学习也不会改变;你没有什么希望啦,扫大街都不够格……可是,许多事实证明类似的育人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育人的键盘上没有设置“定格键”。  相似文献   

19.
经常看到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做一些“定格的事”:看到孩子成绩太差,就干脆不让上学;看到孩子不服管教,就任由其发展……也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着屡教不改的学生说一些“定格的话”:你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再费力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就是出苦力的“料”,再学习也不会改变;你没有什么希望啦,扫大街都不够格……可是,许多事实证明类似的育人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育人的键盘没有设置“定格键”。每个人身上没有永远被定格的“缺陷”和“天分”,因为在不同的“人生网络”里或者生活“频道”上,原本看来是“缺陷”或者是…  相似文献   

20.
黄丽娟 《江苏教育》2005,(1B):47-47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