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密不可分.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就是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即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本文就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提出要不断创新.大力整合高校所拥有的各种优势.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具备的条件黄章杰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保护下,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的交流,将科技成果推入社会,长入经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汪向阳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科技成果必须应用于社会生产,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历史的实践和现实的发展都表明,市场经济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鼓励科研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予以保障。但从总体上看,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成果市场适用性差、转化率偏低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必须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真正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  相似文献   

5.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再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包振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许多领导关注的热点,也是从事科技开发工作的同志为之奋斗的目标。近几年,在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把科学技术从“第一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积极采取措施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是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途径。1.转变政府职能 ,制定激励措施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人才、资金、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是企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根本职能就是宏观调控 ,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大环境。1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2制定宏观调控政策 ,引导科技成果转化。 3采取行政措施 ,支持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校的农业科技成果只通过政府农业部门领导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单位推广,一般情况下高校不直接参与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科技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经济责任制的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由单轨制向综合性运行机制转化。这就要求科研单位不但要从事科研工作,还要直接参与成果的转化推广活动。因此,高校采用何种方式将农业科技成果迅速推向社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值得高校各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面对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的需要,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成了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既是加强高校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又是高校自身的一项重要改革,这对于变革传统的教育、科技模式,主动适应我国国情和新形势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兴办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迈上新台阶,实现"211工程"目标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区域概念",在突出依托大学这一"主题"的同时,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协调运作。  相似文献   

11.
在日益扩大的高职教育队伍中,本科院校办高职教育成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亮点.本科院校办高职教育源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社会对能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在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原有高校产权管理体制下,高校科技成果呈现出资源排他性强而使用率低的"反公地悲剧"形态。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就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做出了系列改革。在此基础上,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拓展进行所有权改革且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取得一定成效并在区域内实现政策扩散。职务发明权属改革的"产权共有"为推进创新改革提供了样本,也为解决高校职务科技成果"反公地悲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探讨职务发明权属改革对高校科技成果"反公地悲剧"的破解机制,阐明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引发的高校科技成果产权变化形态,分析今后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可能的实现路径,以期丰富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与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间,高等学校以科研、教学、人才的优势,在充分发挥基础性研究方面的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大力推进科技、教育、经济的密切结合,通过人才、知识及技术转移、产学合作和创办高技术企业,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批校企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好典型、好经验,引起社会的瞩目与关注。一、高校与地区开展全面合作,推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高校在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高校需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同时与社会相关资源相结合,政府与市场参与支持,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内涵式建设发展的主要抓手,各高校应高度重视。纵观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式与转化率,均出自优势特色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并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因此,高校学科群将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环境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影响与分析齐凤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高等院校既是教育的中心,也是科研的中心,我国的科技成果很大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包括法律层面的规制性制度与伦理层面的规范性制度。道德经济关注的是经济活动如何影响道德价值观和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是一种规范科技成果所有权和知识生产行为的道德经济制度,影响高校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不仅激发研究成果的转化,而且也明确了研究成果转化过程中权利和责任的分配。本研究通过论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道德经济性质,展示了道德经济概念在当代大学变革研究中的相关性,从而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推进。基于道德经济视角,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实践需要完善奖酬激励与分配正义机制,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制度改革以及协调开放科学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主体和源头,在以创新科技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国家于2015年颁布了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但目前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转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校应通过科研管理体制、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构建或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和管理的专门服务机构、与市场双向协同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完善和加强,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进转化进程,提高转化效率,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创新链条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过了二十年历程。在这二十年间,高校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努力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作用是通过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来实现的,这里主要讨论科技与经济以及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促进新时代下创新导向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然而研发与商业化之间的割裂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自组织发展的惯性依赖与市场主导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尚未成熟的现实情境下,辽宁政府探索出了"基于政府引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框架",剖析该框架的形成逻辑和实现机制,可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