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俊 《幼儿教育》2001,(11):12-13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中。幼儿也同样生活在这样一个技术世界中。我们不能说幼儿对于技术一无所知,即使他们并不能意识到技术的存在,却也无法回避技术在周围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幼儿享用着技术,操纵着技术,谈论着技术,也幻想着技术。问题是如何让幼儿真正理解技术。然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公众对于技术的理解大多是非常含糊的,对于技术是什么、技术和科学的区别、技术的发生和发  相似文献   

2.
父母重视幼儿的学习,为他们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可让父母苦恼的是,孩子明明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为什么不想学习,总想着玩呢?原因是许多父母只看重幼儿记住了多少知识,而不管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全面的开发;或只注意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他们个性、自尊、良好情绪、悟性及脑健康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使得父母对幼儿的学习教育事倍功半。怎样让幼儿爱上学习,我们和父母分享三种观念。观念1把握孩子最想学习的时刻。什么时候教孩子最好?心理学家的答案是,孩子最想学的一刹那。怎样把握这“一刹那”呢?也很简单,当幼儿主…  相似文献   

3.
王玉 《早期教育》2000,(5):24-24
有句格言为: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但究竟应该培养幼儿哪些习惯呢?下面的几位读者谈了他们的看法,您赞同吗?  相似文献   

4.
朱勤 《学前教育》2009,(4):28-30
幼儿天生喜爱假装和幻想,他们是导演、是演员、是剧作家,但幼儿戏剧表演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并不是他们自发的戏剧性游戏所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创造一种教育氛围和空间。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图片可以成为小班幼儿创作戏剧的一个载体。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他们依赖于生动鲜明的形象,容易通过视觉冲突发现事物外部的特征来展开人物与情节的想像与创造。本文以小班系列活动“想吃苹果的小老鼠”为例来谈谈如何利用图片支持小班幼儿戏剧创作。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幼儿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充满了好奇、疑问和幻想,他们渴望了解、渴望尝试、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非常强烈。〔镜头一〕语言课上,小故事《聪明的孩子》讲完了,孩子们没有像往常那样快速跑出教室,有的仍坐在座位上摆弄上课时做实验的镜子和蜡烛,有的围在教师的实验桌前问这问那……〔镜头二〕烈日下,幼儿三五成群趴在地上看蚂蚁,半天不动,任凭教师喊叫而不应……幼儿的这些表现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何不搞一个科学实验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满足其心理需要,进一步培养其主动…  相似文献   

6.
徐慧 《幼儿教育》2000,(11):23-23
以“汽车”为主题的方案已接近尾声,我打开观察记录本,孩子们的活动情景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幼儿内在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幼儿是否真的以我们所了解的方式在学习?幼儿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传统的教学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大?孩子们的行为让我想了很多、很多。每个幼儿不一样在实施方案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幼儿的兴趣都不一样。在探索轿车的那组孩子中,林冠晖最感兴趣的是刹车和排档,他不厌其烦地问司机:“这叫什么名字?”“怎么用它?”“你能用给我看吗?”计欣感兴趣的是车  相似文献   

7.
现代玩具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连给幼儿学画画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着色本便是其中一种。幼儿画画就在那些一幅幅半成品的画上面着色,不一会,一幅很漂亮、甚至是很唯美的画就呈现在家长的面前了。但是幼儿这种学习绘画的形式是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呢?有人认为利用着色本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因为着色本会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学会握笔;幼儿一下子就可以画出这么漂亮的画,会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培养。虽然这种说法表面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它经不起推敲,细问: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握笔就一定要用着色本吗?用着色本真的有利于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比如石子和铁很重,为什么军舰和水泥船会浮在水面上?太阳、月亮和地球那个大,那个小?电是什么?灯泡怎么会发光?电视机为什么能看到图象……。这些问题,反映(?)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幼儿对科学探求(?)有着强烈的要求了解的欲望,他们好学,好问,也好幻想。由此不能不联想到我们(?)的幼儿教材,有关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实在  相似文献   

9.
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时期。我们要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以适合幼儿并为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去组织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观念和礼仪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新学期伊始,孩子脸上有的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有的是初来乍到的羞涩。面对他们,教师们亲切地送上柔柔的微笑和暖暖的拥抱。“我们爱孩子,也同样希望他们爱我们。”是啊,幼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来实现的。做孩子喜欢的老师,可以说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你是幼儿喜欢的老师吗?如何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呢?本期“特别策划”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的基础时期,让他们有一个安全、快乐、幸福的人生,是我们教师和家长的美好愿望。可是,幼儿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危险的时期。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真正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园开展了《幼儿安全自我保护教育的实践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陶蕾 《考试周刊》2013,(64):176
<正>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把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主动精神置于突出位置,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的理念。一、打破禁锢幼儿头脑的枷锁幼儿有着跟成人不一样的世界,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幻想,简简单单的一个圆形,在他们眼里可能是一个皮球、也可能是一块饼干……可是有些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却用许多条条框框限制和抹杀了幼儿独具创造性的想法。我曾经看过一位  相似文献   

13.
何莹  陈海霞 《教育导刊》2003,(10):45-46
一次,我园组织大班幼儿到白云山鸣春谷写生时,只见一群小鸟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幼儿们不约而同地大声呼喊:“小鸟,你真幸福,真自由!”这时,一位平时胆怯的孩子悄悄地对老师说:“我们平时也能像小鸟一样不用排队吗?”孩子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慨,引起了我们的反思: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是不是有太多的约束、太多的知识灌输、太不了解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在反思中,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对刚入园的3岁的幼儿,美术意味着什么?他们能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吗?他们是怎样参与进来的?作为教师,该怎么做才是适宜的,才能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呢?种种问题困扰着我们,促使我们去观察、了解、探索、寻找……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观察、记录、对比、分析,了解小班3岁的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特点,寻找适合该年龄幼儿创造的美术教育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幼儿教育,常常囿于现实功用和流行价值观,往往忽视或轻视幼儿幻想的呵护与培养.其实幻想和想象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尤其是处于幼儿时期的儿童.幼儿道德、知识和技能培养结合幼儿的幻想体验,保护、引导和强化幼儿幻想,则有利于他们道德、知识和技能的养成,更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儿童真正需要计算机吗?他们是否能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获益?很多家长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有关的专家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需要放缓将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置于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学习生活的进程,需要进行一次广泛的公开讨论,探讨先进技术在幼儿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他们认为,儿童真正需要的技能是在和他人直接交流和接触中获得的。1.幼儿的发展无需助推启动。未发育成熟的大脑既不需要也不能从“助推启动”(jum p-start)设备中获益,成功地向幼儿销售产品的事实表明我们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忽视。早期儿童教育正在经历一个激变过程。这种…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掌握口语的关键时期。口语不仅是幼儿与同伴交往,与老师沟通的工具,而且是学习书面言语、发展内部言语的基础,关系到孩子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说会道呢?经过尝试,我得到的结论是这样。  相似文献   

18.
你要让幼儿喜欢上音乐课吗?那就首先要有亲切的教态,让幼儿喜欢你。教师这个职业,固然要研究各种教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教师和幼儿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有类似妈妈和孩子的亲妮关系。这种关系在音乐课上也要  相似文献   

19.
每到夏季,一些年轻的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为了让幼儿凉快,干脆把衣服一脱,光起膀子,这在室内还可以,可有的在户外活动、外出游园时也是如此。这种做法,不但不会使幼儿解除炎热,还会使幼儿引起多种疾病和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幼儿健康。其原因是: 一、日光皮炎往往是阳光照射造成的。不是提倡日光浴吗?怎么又能得日光皮炎呢?不管是什么都有个量和度的问题,一定量的阳光和紫外线有益于健康,照射在皮肤上形成维生素D。但日光量超限,尤  相似文献   

20.
姚海霞 《成才之路》2014,(17):95-95
正绘本又称图画,是作家、画家专为幼儿创作的图画书。儿童是富有幻想的,他们常常凭借着自己还不多的体验,进入到想象的世界中去。在书中可以让孩子写、剪、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幼儿教程展现重大的"蜕变"。其重点在于不再以成人的观点与角度为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话、孩子的心思、孩子的创意。有了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如何让幼儿快乐阅读呢?在实践中,我发现可以从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