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题激疑设下悬念先让学生读题,紧接着提出问题:“这天上飞的和地上行的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使学生看题思文,激起迫切想了解课文内容的心情。二、整体感知激发兴趣待学生强烈地想知狐狸和岛鸦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之后,让学生听朗读课文的录音,对全文初步有一个整体印象,从而激发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三、幻灯投影激情引趣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故事内容,接下来读课文1——3自然段。出示幻灯图片,图中清楚地显示了狐狸和乌鸦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边读边看边思考如下问题:狐狸和乌鸦很熟吗?从哪儿看出来?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学习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学习准备1.教师搜集课文中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观察和收集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配乐展示各种鲜花,交流:你认识哪些鲜花,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2.出示“花钟”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联想)3.出示课题:读题后有什么疑问吗?二、整体感知1.自己读课文,说说读…  相似文献   

3.
《师生情》是篇看图学文。课文语言朴实,感情丰富。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抓住语言文字,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我们不妨紧扣“情”字,指导学生边看图,边阅读课文。一、指导观察感知图意 1.揭示课题出示课题后,教师进行启发:从课题上,哪个词是关键词?师生之间的感情具体体现在哪里?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认真地看图学文。  相似文献   

4.
一、提问激趣审课题 开课,教师提问:1.什么叫补丁?2.大家看看,谁的衣服打了补丁?穿打补丁的衣服好看吗?3.毛主席是国家主席,为什么还穿打了补丁的衣服?(暂不回答) 二、初读课文理思路 1.认读生字,解释新词。逐个出示生字卡片,注意“补”“袜”“警”“净”的字形分析。如教师用“俭朴”多造范句,学生在课堂上广泛说句等,让学生透彻理解“俭朴”的含义,并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2.初读课文。读后提问:①全文有几自然段?中心句在哪里?(第一节是中心句)。②全文讲了毛主席艰苦朴素的几件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乌鸦受骗上当的经过,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狐狸图片,问学生听过狐狸的故事吗 ?觉得狐狸怎样 ?(生答后板书:狐狸 )出示乌鸦图片,问学生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乌鸦聪明吗 ?(生答后板书:乌鸦 )然后板书“和”字,把课题连起来。   2.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学习要求: 1.让学生看着拼音,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2.要求学生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6.
《六个孩子七个坑》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第二册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教学时要突出教材编排的特点 ,可以采用激疑、议疑、解疑的方法进行教学。一、以题生疑这篇课文题目很独特。教师出示课题后提问 :“同学们 ,你们会读课题吗 ?”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不经思考 ,连读二三遍。然后教师有意识地问 :“好读吗 ?有问题吗 ?”学生经教师点拨和自己的感受 ,会突然醒悟不对劲 :读法不相同 ,问题也不少。一连串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主动进入了议疑、解疑的学习氛围之中。二、以文议疑第一步 议“异”学生默读 1、2自然段后 ,知道是…  相似文献   

7.
《小竹排在画中游》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韵文.它短小精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如画风景,语言优美、流畅,琅琅上口;插图把诗的内容形象化了,更激发起学生对这篇短文的无限遐想。教学这篇短文.着重指导朗读.重视教具运用,创设情景,激发想象。教学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内设悬念.激发兴趣。浓郁的情趣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润滑剂”。出示课题,讨论“小竹排”的形状、用处后.教师问:小竹排在哪里行的?这问题很简单.学生不用思考,答案便随口而出。紧接着,老师可提出:课文的题目为什么是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是真的能在画中游吗?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一定急于知道答案。带着这个悬念.让学生边听民族乐曲,如江南丝竹,边看挂图(放大的课文插图).图上一位白胡须爷爷与一个搂着一只鸡的小朋友对坐在竹排上亲切的谈话,任凭载着丰收粮食的竹排顺水漂流,两岸树木葱郁、禾苗绿油油,江中鱼儿悠闲  相似文献   

8.
课堂写真你认识分数吗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并顺着“认识”这个话题进入了教学。“你认识分数吗?你能说几个分数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几位学生分别说出310、21、14、86等分数,教师随机板书并出示1个正方形、8个西瓜的图片(每排4个,共2排)等让学生说说12、41的意义。学生说过之后,教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谁来画一画、分一分?”接着又追问:“这里是把什么看做整体‘1’,一份是几个西瓜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  相似文献   

9.
【教学流程】一、读文看图,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彩那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大家。2.师:请找出插图中的“父亲”和“我”,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他们的表情吗?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表现插图的相关部分吗?找出来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板书:“我兴奋”“父亲神情严肃”)【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既检验了学生的初读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新颖。】二、默读勾画,理清线索1.师:正像大家刚才看图所说的那样,贫穷的“我”家突然中了大彩,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了一辆豪华奔驰车,你说“我”…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然后教师放映配有古典音乐的相关荷叶、荷叶池的图景供学生欣赏。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 ,听得专注 ,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二、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主动参与1 出示与课文相关内容的图片文字课件 ,教师范读课文一遍。2 学生们听后评议。学生甲 :“老师 ,您读得很有感情 ,真好 ,我想像您一样读。”学生乙 :“老师 ,你读‘荷叶是我的摇篮’对‘是’字读得没卷舌 ,请重新跟我读一遍。”学生丙 :“老师 ,我想加上动作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教学挂图 ,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 ?觉得狼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狼 ) ,问学生听过有关小羊的故事吗 ?小羊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小羊 )然后板书“和”字 ,把课题连起来。2 .让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提出学习要求 :1.让学生看着拼音 ,读准字音 ,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 .要求学生通读句子 ,读通课文。三、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始认读 ,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 :课文里狼想干什么 ?(生答后 ,师板书 …  相似文献   

12.
战玉香  谢毅 《山东教育》2004,(25):44-44
一、创情激趣1郾引入教师先板书“()+98”,请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加数,教师脱口而出说出得数;再板书“()-98”,请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减数,教师迅速说出得数。学生提出:为什么老师算得这么快呢?师: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小窍门,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好吗?2郾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评析]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奇”,感到“疑”。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悬念,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学习活动。二、合作探索1郾出示例1113+59师:仔细观察,第二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放手让学习小…  相似文献   

13.
犤教例一犦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个大大的“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和笔顺。2.学生查字典弄清“鼎”字的意思,懂得“鼎”为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课件出示文中插图)3.让学生说说预习时收集到的带“鼎”的词语。二、揭题导入,诱发期待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介绍“鼎”的课文———《世纪宝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1.解题:学生查字典理解“世纪”的意思,懂得这里指的是21世纪。2.提问:课题中的哪个字道出了“鼎”的不同寻常?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我们学习了课文便知道。…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启发、讨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特色】在启发、讨论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你喜欢海吗?为什么?(领会海的神奇、广阔、美丽、蕴含宝藏和永恒的生命力)那么,什么是“林海”呢?2.范读课文,看录像片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吗?你了解大兴安岭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走进林海了吗?有什么感受?(板…  相似文献   

15.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1.(出示课件)欣赏白天鹅的图片,说说感受。2.揭题板书,教学生字“丑”。3.教师用讨厌、同情、高兴三种不同的语气读课题。4.要求学生说说想问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2)想一想,为什么可用讨厌、同情、高兴三种不同的语气读课题?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检查读的情况:读一读你觉得难读的句子,选一两句最拿手的展示展示。(3)交流。(教师随机板书:丑、可怜、变)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1.再次速读课文,找出分别写“丑、可怜…  相似文献   

16.
下面是笔者曾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看到的一幕:教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教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一共描写了哪几种花?学生1:牵牛花。(教师出示牵牛花图片)学生2:蔷薇。(教师出示蔷薇图片)学生3:睡莲。(教师出示睡莲图片)  相似文献   

17.
1 .出示画面 ,进入情境。2 .出示课题 ,认读“商场”。3.读准课题。1 .以小组形式认读商品包装上面的汉字。2 .展示生活识字。3.小结 ,出示句子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投影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 ,请你们仔细看一下图 ,并告诉大家 ,这是什么地方 ?投影出示课题 :自选商场 (“商场”两字注音 )教师指示“商场” ,问 :谁认识这两个字 ?请你大声读给我们听。在指名读后 ,再让全班同学认读。在我们认识了“商场”两个生字后 ,谁能把课题读得既正确又响亮 ?请小朋友把带来的商品包装材料拿出来 ,先在小组中把自己认识的字轮流读给小伙…  相似文献   

18.
一、以标题设疑,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开始,教师板书课题后立刻设疑:你见到了课题,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①“你们”是指谁?②他们想了些什么?③为什么说他们想错了,错在哪里?④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说的?⑤“你们想错了”这个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弄清标题的来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①  相似文献   

19.
教例:小蝌蚪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师:这两句话中,“迎”和“追”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迎”是“欢迎,迎接”的意思,“追”是“追赶”的意思。生:我有不同意见。“迎”在这里不是“欢迎,迎接”的意思,而是“赶上去”的意思。生:不对。如果“迎”是“赶上去”的意思,就可以换成“追”了。师:小朋友,我们读一读课文,看一看插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一下好吗?(教师适时的引导,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学生读课文,观察插图思考。课文的插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师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选读课文第1篇教学重点:大体了解鲁迅精神,了解绝对对立的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和人民对待他们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学生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愿望。教学难点:体会对比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揭课题,介绍人物1.(出示鲁迅头像)师问:同学们,他是谁?2.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的那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写的?3.关于人民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你们知道多少?(相机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和“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4.教师简介鲁迅先生和诗人臧克家。鲁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