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问题】老师,您觉得怎样做才算是选材好呢?也就是说,选材能力提到多高,您认为这个学生才算基本上过了选材关了呢?您教过那么多优等生,他们选材关过了,作文的主要情况是怎样的呢?干脆,您结合一篇优等文说说好吗?【王老师回答】新接一个班,讲作文选材,当我批评过"胡编乱写"、"千篇一律"等现象后,问"选材应该怎么办"时,许多同学都会说"选新的材料写"。说得不错。你们升到高年级,要闯选材关,得知道选材的原则。理解这几条选材原则并努力去闯关,选材关便在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文章贵在“创新”,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坚持的 ,而且也是应该让学生明确的要求。但是 ,笔者认为小学生练习作文 ,应该从“模仿”起步。从“模仿”到“创新”,是学生学作文 ,工匠学技艺 ,乃至文艺家创作文艺作品的一条普遍实用的规律。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的呢 ?从模仿内容来说 ,诸如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章法和语言 ,我都鼓励学生模仿范文。我认为这些都是写文章的基本功 ,是属于法度的东西。小学生刚学作文 ,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模仿练习 ,才能明白规律 ,掌握要领。教师讲解写作知识是必要的 ,但…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立意和选材。具体来说应充分利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原理,使作文选材和立意"大中求小""小中求大"。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作文往往会出现“跑题”或选材不当等毛病。我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口述作文”的反复训练,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作文指导课上的“口述作文”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剖析了命题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以及怎样突出主题、详写略写、安排作文结构等方面。要求学生把构思的作文内容口述一遍,再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点来完成。其步骤如下:第一步:粗说中心和选材中心是文章的主题、纲和灵魂,它贯穿于全文,统帅全篇。指导课上,我让学生按题目的要求,先在…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标志。但一直以来,"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呢?一、教学生寻找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怎么写作文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这样的素材鲜活,能写出好作文。但小学生受条件限制,很难去体验生活。我为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获取素材,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6.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怎样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首先,用教师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往往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我都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还不尽人意,出现了教师投入多却成效少的怪圈现象。我认为这关键在于小语界作文教学的视觉还习惯囿于认知领域的“教”,而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心理过程这个广阔的领域研究还很不够。要走出这个怪圈,让小学生愉快地学习作文,首先要明确的是人的愉快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愉快,作为人的一种情绪体验,在人们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其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愉快而积极的情绪。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运用各种教学变量,去满足小学生习作的心理需要,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地学习作文。 那么,小学生习作的心理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这正如作文选材。怎样选材?怎样选好材?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写“下水文”并用其作为范文去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鼓励学生写好文章,这是多年来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坚持使用的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出现了教师范文一拿出,学生就机械模仿,写出的文章同老师的范文大同小异的现象。因此,部分教师产生了写范文容易使学生选材千篇一律,束缚学生思维,难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想法。索性不写不用范文了。使用“下水文”,难道说真的有弊病吗?用还是不用?怎样用?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我们的作文教学,面对的是在写作的长途中刚刚学会走路,阅历浅,知识贫乏的小学生。如果在作文指导课上不指给学生“一条路”,把他们“扶”到路口,又怎能谈得上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所以,不但要写好“下水文”,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题材的单一化,模式化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通病,要克服这种毛病,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就不能把那些被人看腻的,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的题材来禁锢学生的思路。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老师怎么指导,他就怎么作文。教师的指导选材单一,学生作文的内容也就单一。为此,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就必须注生选材的求异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利于反映学生真实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如指导《记寒假中的一件事》这篇作文时,在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在困扰着广大语文老师,“怎样教好作文?怎样让孩子对作文不再惧怕?怎样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了广大语文老师一直探索、盼望能够解决的“大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在小练笔上下大功夫,精心设计小练笔,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们的习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用“小练笔”解决了“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创新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热点.升学考试中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教者为之绞尽脑汁.学生为之梦寐以求,可见新意可贵。何谓新?弃糟粕取精华为新,去平庸求特色为新.化腐朽为神奇是新,“万众皆醉宁我独醒”更为新。怎样求新?必须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取与舍陈宝刚袁志华在小学生作文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外,还要指导学生怎样选材。绝大多数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脑子里好像觉得有很多东西要写:各种各样的事和人,迎面扑来的景与物,都一齐涌上心头。此时,假如把自己所要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写...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对小学生作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能让学生自由表达,写出具有想象力和独特感受的文章,是目前作文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写文章,一开始,就象学写毛笔字一样,是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模仿的。课本中二类课文的习作例文就是小学生学做作文的范文。要教会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功,教好习作例文就显得很重要。怎样教习作例文?我作了这样的尝试:1. 明确学习二类课文的要求和方法。出示课题时,就要学生明确。课本中凡带有“*”标记与“习作  相似文献   

16.
<正>"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高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立意呢?怎么去立意才会有创新呢?一、大题小做,小题大做话题作文因给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与特长的舞台而备受喜爱,同时,不少考生面对这些话题却"欲说构  相似文献   

17.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怎样培养小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讲清意义,明确内容。教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有关写人的作文常常出现的毛病是笔下的人物千人一面,写不出人物的特点。因而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教学生写出人物特点呢? 近几年我一直从事六年级语文教学,经常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效果很好。首先,教他们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19.
学生:如何跳出自我,写出大气高远的文章。老师:如今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小气"。选材范围小,琐琐碎碎,且不断炒旧饭;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大气"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20.
教了二十年的小学语文,说的最多的话题是作文,最说不清的话题还是作文。许多家长问我:“孩子的作文到底怎样写?”“写作文有没有捷径可走?”“你是怎样教自己孩子写作文的……”我个人认为,写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它需要长期磨炼、长期感悟、长期积累,需要反复修改,字斟句酌,不可能像掌握数学公式那样一下子就能明白。但请家长不必紧张,这里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与小学生作文是有区别的。新的课程标准把低年级作文叫“说话”,中高年级作文叫“习作”,所谓习作,即练习写作之意。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小学生作文有一种固定思维:作文就是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