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证施钓     
“久晴钓阴雨、久雨钓放晴”,“宽钓窄、窄钓宽(水域)”,“流水钓静处、静水钓动处”等,很多钓谚,都讲究辨证施钓。事实上辨证施钓是垂钓的灵魂,是必须遵循的法则,若不顾实际情况而以偶尔垂钓的成败来肯定或否定钓谚中的一般规律是不可取的。现用民间常用的几条钓谚来做分析,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钓友们指教。“钓鱼面对风、鱼竿弯弯弓”水域下风,水中含氧量丰富,漂浮食物富集,成了鱼儿畅游、聚集之地,是钓鱼的好地方,众多钓手的实绩都验证了这点。但它只指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春、夏、秋季,并不包括寒冬季节;风也是指一般的轻风、小风,不含大风…  相似文献   

2.
垂钓在我国源远流长,我们的前辈通过垂钓实验,总结了许许多多科学实用的垂钓谚语。本文下面采集的诸多钓谚,仅与选择钓位有关,供广大钓友垂钓时借鉴。因时间选择钓位在一天的时间内如何选择钓位?钓谚云:“一日三迁,早晚钓边。”这是依据鱼的觅食规律,栖息地点和生活习性总结出来的。又说:“早晚钓浅水,中午钓深潭”、“早钓近,午钓远”、“夕阳西下,钓鱼最佳”,出于同一道理。为了避开人影和竿影的晃动,防止把鱼惊跑,钓谚还告诫我们:“上午钓西北,午后钓东南”。到了安静的夜晚,河边与池塘仍不乏有诸多垂钓者,此刻下钓则要遵循“夜钓近,晚钓…  相似文献   

3.
颜恒 《钓鱼》2009,(24):44-45
【13】“春冬荤饵好,夏秋素饵钓”一该句钓谚与【12】所述略有差异,我认为更贴近实际垂钓的情况和效果,应是有借鉴和学习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颜恒 《钓鱼》2010,(23):40-41
神州大地地域辽阔,虽南北气象迥异,但冬天能钓到鱼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那条“冬至不停钓,等于瞎胡闹”的钓谚是站不住脚的,至少表述上是不全面的。而另一条“冬钓深”的钓谚,虽然符合了冬季夭象寒冷,鱼易逗留在深水区的一般规律,但在经过了长期的垂钓实践后,我们却得出了另一个切实可行的结论——冬钓浅水鱼情也很好。  相似文献   

5.
类永藻 《钓鱼》2007,(2S):66-67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对钓谚,同样要作全面的分析,钓谚的正确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大多数是符合实际的,具有普遍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在垂钓过程中细心体会、实践、并作出客观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钓事中,谁都知道,因受气温、水温环境影响,夏天不如春秋两季好钓鱼。这期间,早晚虽然相对肯上鱼,但仍需注意五宜五不要:一、宜钓近岸浅,不要太深远有句钓谚:"夏钓深远莫挨边,选用海竿要抛远。"其实,这句本来就很笼统的经验之说,一般只局限于盛夏的中午时分才能推广,要是夏天的早晚垂钓,就很不适宜。  相似文献   

7.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8.
浏览过一些钓鱼报刊,发现关于针对做窝的钓谚较多,如“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药米打窝,鱼来不走”、“诱饵有香味,鱼儿才拢来”“、春钓不打窝,回家没汤喝”等等。这里不评论这些钓谚是否符合“谚语”的章法,而与垂钓中的实际情况比照,也是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古人云:“  相似文献   

9.
金秋钓菊花     
钱邦伦 《钓鱼》2011,(19):37-37
钓谚云“金秋菊花黄,大鱼背篓装”。根据笔者30多年垂钓实践的探索,介绍秋钓菊花时节的经验,供钓友借鉴。  相似文献   

10.
颜恒 《钓鱼》2006,(6):38-39
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钓具的创新,以及钓鱼运动的不断发展,千古流传的钓谚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本期起,将刊载“钓谚新析”,使的钓谚能够“与日俱进”,给钓鱼人垂钓提供更好的帮助、指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颜恒 《钓鱼》2009,(15):40-41
在一般情况下,钓场的选择对鱼获的多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像“有的放矢去钓鱼,选择钓场是关键”、“七分钓场,三分钓技“、“钓场选得对,三岁娃娃钓到鱼”之类的钓谚,正是钓鱼人经验的高度总结。上篇我们剖析了老钓场钓情和应对之策,现在我们再来谈一谈新钓场在垂钓中的优势所在及存在的弱点。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3)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对钓谚,同样要作全面的分析。钓谚的正确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大多数是符合实际的,具有普遍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广大垂钓爱好者在垂钓过程中细心体会、实践,并作出客观分析。——编者  相似文献   

13.
颜恒 《钓鱼》2009,(22):46-47
如今仍在流传的古今钓谚倒底有多少条,我想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说得清楚的,我爱钓数十载,也注重渔文化的创作和收集整理与传播,就目前我所能读到的一些钓谚中,我感觉钓鱼用饵方面的钓谚比较多,但纵观钓鱼媒体对这方面尚无较为完整的介绍。为了使广大钓友对钓谚中关于用饵方面的技巧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想借本栏目分上中下三篇作一些体会谈。目的是想通过结合自己长期休闲钓的经历和体验,把这些用饵钓谚逐一作一些实用性的简述,为大家在实际垂钓中多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颜恒 《钓鱼》2009,(11)
要实现良好的钓鱼效果,是有许多方法可借鉴的,这里笔者想从几条钓谚的内涵说说关于垂钓过程中的"守与走"这个辨证问题。作为经验积累,在守与走的过程中钓鱼人创造了一些很好的钓谚,如:"钓鱼不可死等候,东边无  相似文献   

15.
颜恒 《钓鱼》2003,(16)
在野钓中,夏钓浅水被视作违反“夏钓深潭”规律的。然而与事实恰好相反,经我以及众多野钓爱好者的多年实战体验,证明夏钓浅水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这正好说明了这类钓谚的过时和缺乏科学性,只是目前仍被一些不善实践,埋头案板“钓鱼”的文公,抱残守缺地在垂钓媒体继续误导着我们许多的新手。诚如春天可以钓深一样,夏天照样可以钓浅,只是我们在认识并实施夏钓浅的时候,不能忽略了自然界给我们造就的一些特殊环境和条件,因为只有找到和遵循一般规律中的这些特殊性,才能使我们的垂钓达到认识新知的目的,也才会有意料之中的效果。以下这些条件可以…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垂钓实践中,总结出了“春钓滩,夏钓深,秋钓阴,冬钓阳”的渔谚。这对于指导南方钓友的垂钓活动,丰富他们的垂钓生活,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实用价值较高。对于这一点,我年轻时在湖北的垂钓实践,体会是深刻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的气温、湿度相差甚大,其水域的生态环境各异,水底地质结构又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在选钓位问题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在吉林垂钓二十年来,就有过深刻的经验教训。开钓的第一年,总是固守着在湖北垂钓时的“夏钓深、秋钓阴”的法则去选钓位,其结果几乎总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钓获甚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钓具的创新,以及钓鱼运动的不断发展,千古流传的钓谚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本期起,将刊载『钓谚新析』,使的钓谚能够『与时俱进』,给钓鱼人垂钓提供更好的帮助、指导。  相似文献   

18.
王庆荣 《钓鱼》2007,(10S):48-51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每到一处垂钓,选择钓位很重要,钓位选的好,则事半功倍,鱼获满护。钓位选不好,则事倍功半,难享鱼趣。最近我两次在自然水域垂钓中,选择“一尖两腰”做钓位,皆大获丰收,钓获量远远超过其它钓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刁余仁 《垂钓》2002,2(1):71-71
河北张仁来钓友:“钓鱼钓顶风,顺风钓鱼肯定空。”“钓鱼钓顶风,上鱼无处盛。”这两条钓谚讲的都是垂钓与风向和风力的关系问题。那为什么风向会影响鱼获呢?  相似文献   

20.
于至凌 《钓鱼》2014,(5):22-25
根据多年的垂钓经验和钓鱼日记所记录的实际情况来看;冬天在水库钓鲤鱼宜守不宜走,守钓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