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秋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夏商周时期建立起来的较为完备的古礼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即所谓“礼崩乐坏”。但“礼”没有就此消亡,“礼”在治理国家、对外交往、个人生活等方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左传》作为传释《春秋》经而做的一部可信史书,大量记载了当时“礼,,的情况。从《左传》关于“礼”的丰富记载中可以看出其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春秋左传》中比较完备地保留了春秋时期的大量战争史实。这些翔实的战争记录显示,春秋时期频繁复杂、充满残酷杀戮的战争中却有着一整套与后世迥然不同的战争礼。这些战争礼不仅折射出当时战争不同于后世战争的温情与体恤,而且反映了人们尊王、从礼、敬德、重仁等思想。两千多年前中国战争的原始状况借助于战争礼得以真实展现。  相似文献   

3.
礼是中国传统化的主要模式,儒家继承殷周以来的礼化传统,并有所创新;墨家对儒家所继承的礼化传统予以批判,这必然受到已深入人心的传统化的抵制。儒家继承了礼化对秩序追求的特点,对社会秩序的整合符合了统治的需要;而墨家的秩序结构缺乏理论的建构,其兼爱思想更是难以实现的空想。儒家重视礼的饰作用;墨家却认为超出人基本生活条件之外的饰活动都是不必要的,从人认识自己的存在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儒家的理论比墨家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礼是中国上古神权时代最根本的思想观念,"以礼治军"是上古时期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代以来"以礼治军"的战争实践充分证明了其历史的必然性。成书于西周初年的《军礼司马法》,就是"以礼治军"的理论总结。春秋时期,以礼治军的理论原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认可。春秋中期的宋楚泓水之战,则在事实上宣告了"以礼治军"时代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面对“礼坏乐崩”的现实,孔子提出仁礼统一的思想。他试图使礼的内容与形式实现重新的统一,以恢复礼原有的人道精神。仁和礼是孔子学说的两个基本范畴,仁与礼既存在着人道精神与非人道精神的对立关系,同时二者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先秦两汉文学观念背后,礼起着支配作用。一些文学作品的起源与祭礼有关,最早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兴”也与最早的祭礼有关,春秋时期采诗用诗都被赋予了礼的内涵,孔子的文学观与礼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战国秦汉,文学领域仍深深地渗透着礼的思想,不论写实还是抒情,都以服务服从于礼的政治功能为核心。这一点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九命礼是先秦时期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用于国家对官吏进行等级不同的册命和赏赐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有严格等级的职官制度。从金文有关册命和赏赐的材料来看,传世典籍记载的先秦九命礼是基本可信的。汉代以后,九命礼逐渐演变成九锡礼,它是中国封建王朝给予勋臣的一种最高等级的赏赐活动。魏晋至五代时期,九锡礼成为权臣扩大自己政治影响乃至改朝换代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随着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九锡礼逐渐衰弱乃至最终退出了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8.
师生之礼作为我国传统"礼"的一部分,在清末新政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进入民国时期,师生之礼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师生之间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在关系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本文从"礼"的角度,来探讨民国师生之礼的变迁历程,从孔颜师生之"博文约礼"这个层面来探讨"师生之礼"的博文之非难,约礼之为难。从而体现出师生之礼的时代色彩和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虽然“礼之文”和“诗礼相成”皆说明“诗”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礼之文”到“诗礼相成”,反映了“诗”从礼乐文化的附庸发展为礼制重要载体的逻辑演变过程。周公“制礼作乐”之后,“诗”的产生、流播皆依附于“礼文”,最初《诗》的文本也借此而结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于是出现“诗礼相成”的文化现象,《诗》这一文本获得与“礼”同等重要的地位。孔子对《诗》育人效果的关注,春秋“赋诗言志”的传统,发掘了《诗》的文本义和引申义,拓展了诗的社会功能,推进了《诗》的经典化过程,从而指向经学一路。  相似文献   

10.
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墨子熟悉儒家的礼乐传统典籍,对礼的态度与儒家有联系,更有明显区别。其联系在于他并不反对有益于治理社会的礼,其区别在于他主张节礼。他在反思西周礼乐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非乐""节葬"等主张在内的节礼思想。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春秋时期,儒墨两家同样出于现实关怀而反思礼,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儒家力主"克己复礼",回复西周礼乐之大统;墨家则反对一切繁文缛节,主张"背周从夏",走上了"节礼"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