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董玮倩  昝飞 《中学教育》2011,(4):113-118
特殊教育安置是实施有效特殊教育及服务的重要前提,重度身心障碍学生的安置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对一些无法到学校中进行常规学习的重度身心障碍儿童实施了在家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台湾在家教育体系已经日渐成熟、完善。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在家教育中特殊教育服务的介绍,以期对大陆地区送教上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制建设也逐渐完善.根据特殊教育法立法情况,现将台湾特殊教育法制体系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来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及对大陆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的特点是:特教对象种类齐全,分类体现人文精神;特教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立法理念先进;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培育体系健全,资格鉴定程序明确;特殊教育的课程具有个别化、人性化、生活化特色.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的经验对大陆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是:加强特殊教育立法,规范特殊教育对象分类,进一步完善融合教育,超常教育应回归理性,课程改革应推陈出新,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在高等特殊教育的学科体系内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和残疾人高等教育从办学模式、规模、层次及专业发展、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20多年来所取得的经验、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困难,并对今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韩国特殊教育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普通教育的普及化 ,韩国特殊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普及化的阶段。现在韩国特殊教育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系统的特殊教育体系 ,从学前特殊教育到中小学特殊教育以及高等特殊教育 ,都为残疾儿童提供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本文从韩国学前特殊教育、中小学特殊教育、高等特殊教育方面入手 ,探讨韩国特殊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台湾地区早期疗育的发展1895年至1945年间,英国长老会牧师William Cambel建立了第一所特殊学校(台南盲哑学校),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开始起步。1984年,特殊教育法颁布,之后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重视弱势群  相似文献   

7.
由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托、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现代特殊教育》,创刊已经20周年了,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20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现代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办刊质量还是杂志的事业规模都在逐步提升,在全国特殊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年来,《现代特殊教育》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特殊教育发展服务的宗旨,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大力宣传报道有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规划和工  相似文献   

8.
中韩现代特殊教育都兴起于20世纪晚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两国在特殊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本研究通过比较中、韩两国特殊教育立法、机构设置、教育对象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期望为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准,办好特殊教育,必须构建与完善现代特殊教育的三个体系,即特殊教育自身发展体系、特殊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和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现代特殊教育的三个体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但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完善是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主要涉及政策法规、特教师资与专业支持、信息资源与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特殊教育自身发展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会巩固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殊教育(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节 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在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今后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洪湖革命老区的教育长河中,又驶出一叶扬帆疾驶的小舟,这就是洪湖市特殊教育学校。该市本着“办好特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被评为省特殊教育先进市,特教学校被评为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还受到国家教委的通报表扬,被定为省普教——特教“一体化”教育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争取教育权利的平等和使每个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都获得满足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大爱无言、无私奉献,使众多城乡特殊儿童受到特殊教育关爱,但还有许多乡村特殊儿童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关爱。为使人间大爱更好地温暖乡村特殊儿童,国家持续推进农村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特殊教育研究也应特别重视通对过国家特殊教育政策的咨询研究和舆情调研、舆论引导,推进农村特殊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快速增长,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科研滞后和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要在思想意识、课题研究与师资培训上取得突破.相关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要突出课程设置的特殊性、针对性和特色化,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十三五”,也是我国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的“十三五”,特殊教育学校数及入学人数大幅增长,融合教育更是迈向新时代。这一切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十三五”期间党和政府坚持“特教特办”,以“办好特殊教育”为总方针,修订完善《残疾人教育条例》,坚持推进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并将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标准列为特殊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铸造了“十三五”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是根据当今中国之国情及未来发展之要求而提出的。近年来,随着国家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推广,特殊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特殊教育学校)已不能适应发展了的特殊教育内容,新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普通学校附属特教班、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应运而生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它的出现有其深厚的理论与哲学基础和很大的实践意义,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选择。内容与形式的原理又要求在发展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时候既要发展其数量又要关注其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系统梳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国际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聚焦特殊教育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中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中的应用三方面,为我国当前在信息化背景下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思路和经验。未来应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研究,实现特殊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均衡化;根植本土情境,依托技术赋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开发与评估多样化、精细化的信息技术,搭建适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历来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一直积极通过改革实验破解发展的一系列难题。2021年在总结以往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福建省教育厅基于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针对问题,全盘考虑,系统提出了深化特殊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融合教育实践探索的试点工作方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和融合教育试点校遴选培育工作的通知》,推动新时代全省特殊教育工作实现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特制定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标准(试行)》。特殊教育教师指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专门对残疾学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严格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的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特殊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导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中国特殊教育开始进入由外国人创办向国人自办的转折。在特殊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特殊教育立法逐步完善,政府逐渐成为设办公立特殊学校的主体,创设了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推进特殊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以及师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给予当今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以重要启示: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从法制和财政两方面提升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建设科学化、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